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硅胶负载硅钨酸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胶负载硅钨酸为催化剂,通过乙酸与正丁醇反应合成了乙酸正丁酯.较系统地研究了酸醇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乙酸)∶n(正丁醇)=1∶1.6,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6%,环己烷为带水剂用量为10mL,反应时间60min的优化条件下,乙酸正]酯的收率可达96.5%...  相似文献   

2.
以硅胶负载硅钨酸为催化剂,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了乙酸异戊酯。探讨了乙酸与异戊醇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及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乙酸):n(异戊醇)=1:1.6,催化剂用量为0.3g,带水剂环己烷8mL,反应时间45min的优化条件下,乙酸异戊酯的收率可达93.0%。  相似文献   

3.
从以硅胶负载硅钨酸为催化剂,通过苯甲醛与乙二醇反应合成了苯甲醛乙二醇缩醛.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胶负载硅钨酸催化剂是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固定苯甲醛用量为0.20 mol,在n(苯甲醛):n(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0.25g,环己...  相似文献   

4.
对以H_4SiW_(12)O_(40)/硅胶为催化剂,以乙酰乙酸乙酯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苹果酯-B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比较全面地研究了原料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带水剂用量4个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_4SiW_(12)O_(40)/硅胶是合成苹果酯-B的良好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为:n(乙酰乙酸乙酯):n(1,2丙二醇)=1:1.6,催化剂用量0.30g,带水剂环己烷8mL,反应时间75min。上述条件下,苹果酯-B的收率可达89.25%。  相似文献   

5.
以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酸为催化剂,乙酰乙酸乙醇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苹果酯,探讨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酸对合成苹果酯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的研究了原料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吐用量和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乙酰乙酸乙酯):n(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8%,带水剂环己烷10mL,反应时间45min的优化条件下,苹果酯的收率可达66.9%。  相似文献   

6.
以硅胶负载硅钨酸为催化剂,通过苯甲醛与1,2-丙二醇反应合成了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醇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苯甲醛用量为0.20 mol,在n(苯甲醛):n(1,2-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0.25 g,环己烷为带水剂用量为10mL,反应时间60min的优化条件下,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77.4%。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硅钨杂多酸对水杨酸正丁酯合成的催化性能,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水杨酸):n(正丁醇)=1:2、正丁醇为带水剂,催化剂硅钨杂多酸1.5g,回流反应4h,收率可达94.6%,并证明了硅钨酸为该反应良好的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化学稳定性好,重复使用性能佳,无三废排放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酸催化剂,催化环己酮和乙二醇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环己烷、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酸催化剂是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己酮)∶n(乙二醇)=1∶1.5,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为10 mL,反应时间60 min,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0.8%的条件下,产品的收率可达77.5%。  相似文献   

9.
以H3PW12O40/ZrO2-WO3为催化剂,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丙酸正丁酯。探讨H3PW12O40/ZrO2-WO3对缩醛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3PW12O40/ZrO2-WO3是合成丙酸正丁酯的良好催化剂;在n(丙酸):n(正丁醇)=1:1.4,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量总质量的1.5%,环己烷为带水剂6ml,反应时间45min的最佳条件下,丙酸正丁酯的收率可达85.9%。  相似文献   

10.
以硅胶负载硅钨酸为催化剂,通过苯甲醛与1,2-丙二醇反应合成了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醇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苯甲醛用量为0.20 mol,在n(苯甲醛)∶n(1,2-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0.25 g,环己烷为带水剂用量为10mL,反应时...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以稀土改性固体超强酸SO42 /TiO2 La2 O3 为多相催化剂 ,通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戊醇、异戊醇分别和丙酸反应合成了丙酸系列酯 ,探讨了该催化剂SO42 /TiO2 La2 O3 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 ,较系统地研究了醇酸摩尔比 ,催化剂用量 ,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 :合成丙酸系列酯的优化条件为n(醇 ) /n(丙酸 ) =1 .2 / 1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量的 2 .5 % ,反应时间为 1 .5h。上述优化条件下 ,丙酸乙酯的产率为 2 0 .9% ,丙酸丙酯的产率为 64.9% ,丙酸丁酯的产率为 83 .6% ,丙酸异丁酯的产率为 69.7% ,丙酸戊酯的产率为 87.5 % ,丙酸异戊酯的产率为 83 .3 %。  相似文献   

12.
许娄金 《应用化工》2003,32(4):30-32
以TiSiW12O40/TiO2为催化剂,对以丙酸和异丁醇为原料合成丙酸异丁酯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TiSiW12O40/TiO2是合成丙酸异丁酯的良好催化剂,适宜的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1.2∶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2.0%,反应时间1.0h,反应温度106~125℃。上述条件下,丙酸异丁酯的收率可达79.1%。  相似文献   

13.
王高芳 《广州化工》2006,34(5):42-43
以正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固体杂多酸盐TiSiW12O40/TiO2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丙酸异戊酯。探讨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丙酸异戊酯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体杂多酸盐TiSiW12O40/TiO2对丙酸异戊酯的合成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醇酸物质的量比为3.0 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2.5%、反应时2.0 h,产品收率可达91.8%。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丙酸与丁醇在壳聚糖硫酸盐催化剂作用下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等因素对丙酸丁酯酯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丙酸用量为0.1mol,醇酸摩尔比为1.4,壳聚糖硫酸盐用量为1.2g,反应时间为1.5h,酯化率达97.2%,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保持较高活性。无污染产生,具有绿色合成的特点。产品经折光率、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Keggin结构型硅钨酸镧(LaHSiW12O40)复合催化剂,用FT-IR分析方法对催化荆进行了结构表征。以该催化剂催化合成丙酸丁酯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催化剂对催化丙酸丁酯的合成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该催化剂具有制备简单,可重复使用性能良好等优点。在较佳条件下,丙酸丁酯酯化率可达80.0%以上。  相似文献   

16.
谭志斗 《安徽化工》2003,29(3):14-16
以磷钨酸作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微波辐射加热,用丙酸和苯甲醇直接合成丙酸苄酯。研究结果表明:磷钨酸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微波辐射功率及时间、苯甲醇与丙酸摩尔比和带水剂环己烷用量对丙酸苄酯收率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丙酸苄酯的收率可达到93.9%。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7.
四水氯化锰催化合成丙酸丁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四水氯化锰为催化剂、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丙酸丁酯,并确定了酯化反应最佳操作条件:丙酸0.2 mol,n(丙酸)∶n(正丁醇) = 1∶1.2,催化剂为丙酸和正丁醇总质量的8%,回流反应时间为4 h,结果酯化率达92.4%。  相似文献   

18.
以二氧化硅负载硫酸钛[Ti(SO4)2/SiO2]为催化剂,通过苯甲酸和正丁醇反应合成了苯甲酸正丁酯,研究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i(SO4)/SiO2是合成苯甲酸正丁酯的良好催化剂,在醇酸物质的量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2.5g/0.05mol苯甲酸,反应时间为2h的条件下,苯甲酸正丁酯的酯化率可达96.1%。  相似文献   

19.
以铌酸作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用丙酸和苯甲醇直接合成了丙酸苄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苯甲醇与丙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带水剂环己烷用量对丙酸苄酯收率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丙酸苄酯的收率可达到87.9%.  相似文献   

20.
以铌酸作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用丙酸和苯甲醇直接合成了丙酸苄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苯甲醇与丙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和带水剂环己烷用量等因素对丙酸苄酯收率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丙酸苄酯的收率可达8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