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减小滴定终点变量,适当增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溶液滴定总质量以及混合缓冲液和指示剂于EDTA溶液的手段,运用质量滴定法测定较高浓度稀土离子和钙离子溶液的浓度.得到了重现性较高的实验数据,质量滴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0.05%.  相似文献   

2.
以稻米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过硫酸钾和亚硫酸钠为引发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尿素为助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絮凝剂。分析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助剂浓度对产物支链特性黏度的影响,考察了接枝共聚产物不同添加量对赤泥沉降分离效果。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引发剂浓度各为2.22×10-3 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浓度为2.68×10-4 mol/L,尿素浓度为0.133 mol/L,40℃下反应得到的接枝共聚物支链特性黏度超过1 100 mL/g,处理赤泥矿浆前5 min的赤泥平均沉降速度为0.021 7 cm/h,上清液的浊度为340NTU。  相似文献   

3.
镧-镱改性化学镀制备陶瓷负载型钯膜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镧-镱改性化学镀钯各主要工艺参数氯化钯、水合肼、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镱-镧混合浓度和镀覆温度对钯沉积速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钯沉积速度的动力学方程。经实验验证,该数学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好,对镧-镱改性化学镀钯沉积过程的调节和产物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淋洗剂对土壤铅淋洗效率及养分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个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苹果酸(MA)和柠檬酸(CA)3种淋洗剂对某铅选矿厂周围铅污染土壤进行了模拟淋洗研究,测定了铅的去除效率和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的流失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Pb污染较为严重,平均含量达到1 389 mg/kg。在同种浓度处理下,土壤铅的淋洗去除效率依次为EDTA-Na2>柠檬酸(CA)>苹果酸(MA)。随着淋洗液浓度的增加,铅的淋洗去除效率增加,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的淋洗流失量也逐渐增加。同种浓度下不同淋洗剂淋洗的养分损失量顺序不完全一致。结果表明,在4种淋洗剂中,EDTA-Na2是最有效的土壤铅污染淋洗剂,在强化植物修复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酸浸和焙烧法对硅藻土进行提纯处理,并用SEM和ED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电势滴定(potentiometric titration)、质量滴定(mass titration)和惰性电解质滴定(in-ert electrolyte titration)3种方法测定了精硅藻土的零电荷点(PZC)。探讨了负载硝酸银溶液的精硅藻土对乙烯气体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纯后的硅藻土比表面积显著增大;存在与支持电解质浓度无关的零电荷点;对乙烯气体的吸收明显提高,持液量为0.4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小米多糖的碱提工艺,考察了碱液浓度、提取温度、液固比、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小米多糖收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设计进行了4因素3水平优化,得到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影响多糖收率的强弱顺序依次是:液固比〉提取温度〉碱浓度〉提取时间;碱提小米多糖的最佳条件组合为碱浓度0.8mol/L、提取温度80.0℃、液料比20.0∶1、提取时间1.0h,多糖收率为47.27mg/g。  相似文献   

7.
Sillén最早提出氧化还原平衡的对数图解法。作者曾将此种图解法加以改进,绘制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的对数图。由于使用了当量浓度,图解简化了,对于对称电对尤其简单,不仅可以从对数图上看出等当点和滴定误差,也可由此推导滴定误差公式。赵藻藩也提出使用当量浓度的图解法。在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或沉淀滴定中,我们用摩尔浓度绘制对数图。考虑到系统性和对数图的共性,我们应使用摩尔浓度来绘制氧化还原滴定的对数图。本文提出一种用摩尔浓度绘制氧化还原滴定对数图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无论对称电对或不对称电对,均能适用。也可以利用这种对数图推导滴定误差公式。不过这种滴定误差公式较复杂,本文不准备作介绍。  相似文献   

8.
对HV - 4B型微机碳硫自动分析仪进行了碳和硫的标尺扩展 ,增设补液开关 ,使碳和硫的直读范围扩大 4倍 ,因此 ,此仪器可以进行铸铁中碳、硫直读测定 .减小硫滴定液的浓度 ,提高了测硫的精确度 .增设延时装置和吸收液溢出阻止器 ,使仪器的操作更简便、更安全 .  相似文献   

9.
FDP水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H、电解质、氧化剂和温度对FDP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并用加速试验预测了有效期,结果指出,在pH3.5-4.5及低温下FDP水溶液较稳定;氧化剂会使色泽改变。从实验数据中导出了降解速度方程表观速度常数。有效期为18个月。  相似文献   

10.
用乙醇溶液提取了百香果叶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加热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溶剂浓度4个因素对百香果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L_(16)(4~5)正交试验优化了百香果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即当加热温度75°C,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1∶70(g/mL),乙醇浓度35%时,百香果叶总黄酮得率可达1.835%.  相似文献   

11.
以质量浓度为0—15%溴化锂溶液为“工质”,研究操作温度在40~70℃条件下溶液真空表面蒸发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溴化锂溶液的蒸发速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但随溶液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该实验条件下获得的对流传热系数值在700~1400W·m-2·℃-1范围内,且随溶液浓度增大而显著减小。这主要是由于溶液浓度增大使得其粘度显著增加,导致热阻增大所致。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0 .8 % Pd/ C 为催化剂,硫化物为助催化 剂, 在酸性介质中硝基苯选择 催化氢化合成对氨基苯酚的反应条件。该反应 最佳条 件为:氢气 的压力 0 .2 M Pa , 催化剂 用量为 反应物 质量的 1 .2 % ,助催化剂与催化剂用量摩尔比为0 .6 ,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0 .4 m L,反应温度为(85 ±1) ℃,反应时间为80 min 。研究 结果表明,选用易回收、低浓度 的0 .8 % Pd/ C 催化剂,对硝基苯氢化反应具有较高的活性,通过 添加助催化剂可明显提高 反应的选择性。合成产品通过 I R、 M S 确认其结构,并通过滴定氨基值计算出硝基苯的转化率为90 % 左右,产品的选择性达80 % 。该工艺生产成本比传统工艺低,工业污染小,操作简便,收率高,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A laboratory leaching experiment with samples of different grades was carried out, and an analytical method of concentration of leaching solution was put forward. For each sample, respectively, by applying 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for time series of monitoring data, the saturated embedding dimension and the correlation dimension were obtained, and the evolution laws between neighboring points in the reconstructed phase space were revealed. With BP neural network, a prediction model of concentration of leaching solution was set up and the maximum error of which was less than 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 chaotic characteristics in leaching system, and samples of different grades have different nonlinear dynamic features; the higher the grade of sample, the smaller the correlation dimension; furthermore, the maximum Lyapunov index, energy dissipation and chaotic extent of the leaching system increase with grade of the sample; by 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the subtle change features of concentration of leaching solution can be magnified and the inherent laws can be fully demonstrated. According to the laws, a prediction model of leaching cycle period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solution mining.  相似文献   

14.
By micro- and macro-observations, the deterioration mechanisms of concrete under alternate action between repeated sub-high temperature/cooling by water and sodium sulfate solution attack (TW-SA) were studied; meanwhile, the single sodium sulfate solution attack (SA) was also done as comparison. Micro-observations included the analysis of attack products by thermal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sulfate-ion content from surface to interior by chemical titrating method (modified barium sulfate grav...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标准样品液进行滴定,获得的数据与标准样品液的不同配比值提供给计算机.经过迭加和学习参数的调整,构造出网络模型.再对合成样品进行配制和滴定。通过网络的模拟。即可较准确地测出混合体系中各组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两人八平行测试结果,对标准滴定溶液浓度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其不确定度主要来自称量和滴定,通过重复测定可大幅度减少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7.
孔溶液的化学成分和电性能对混凝土渗透性的电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水灰比和粉煤灰的掺量对孔溶液的电导率影响很大.混凝土粉末浸液的电导率与孔溶液的电导率有良好的相关性,浓度为3:1的粉末浸液与孔溶液电导率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8550.利用混凝土粉末浸液的电导率对混凝土的电测渗透性结果进行修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开展恒体积膨胀压力试验与有荷膨胀率试验,研究了孔隙水溶液浓度对膨胀土膨胀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膨胀压力降低;相同浓度溶液制作的试样,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溶液,一种浓度小于制样所用浓度,另一种与制样溶液浓度相等,最终所得的膨胀压力与膨胀应变均很接近.通过对孔隙水赋存状态的分析表明,试验结果均符合渗透压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将二维有序的纳米线阵列应用到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层,用自沉降法在硅片上自组装聚苯乙烯球(PS球)的二维胶体掩膜,分析二维胶体掩膜产生缺陷的原因并对成膜质量进行优化。制备过程中依次改变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的浓度和用量以及小球溶液中水和酒精的配比,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图像进行观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聚苯乙烯小球掩膜紧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去离子水中滴加0.3ml浓度为5wt%的水和酒精配比为1∶1的小球溶液和2ml浓度为6wt%的SDS溶液得到有序的二维胶体掩膜。  相似文献   

20.
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将NaOH浓度从0.20mol/L降低为0.10mol/L,使得超螺旋DNA的得率进一步提高.采用silica法纯化质粒DNA,避免了使用有毒性和挥发性气味的饱和酚和氯仿,使得操作更安全简单.电泳结果表明,提取的质粒DNA质量好,得率高,并且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的酶切、连接及转化等实验.同时,该方法中使用的硅胶可以回收再生进行重复利用,节省了实验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