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初生空化比尺效应的讨论和验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讨论了在常规循环水洞或在减压箱中进行模型空化试验时,关于初生空化比尺效应的不同观点.指出了在减压箱空化试验中使用的相似律存在的缺陷.为了有效研究初生空化比尺效应,规范液体的抗拉强度为零是必要的.用最新试验成果-喷嘴的初生空化特性,再次验证了经验的初生空化比尺效应.  相似文献   

2.
初生空化数比尺效应的修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倪汉根 《水利学报》1999,30(9):0028-0033
在初生空化位置写出了随流运动的球泡动力方程,估计了方程各项在空化初生时的近似值;以现有的实测资料为依据,选择了能识别的气核失稳的临界半径Rc的大小;给出了原型初生空化数与模型初生空化数的简单关系式;列出了碧口水库孔板洞4个不同比尺减压模型的实测初生空化数,这些模型初生空化数的值相差很大,但由这4个模型初生空化数和本文给出的换算关系得到的原型初生空化数很接近,这原型初生空化数与原型观测结果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3.
泄水建筑物过流壁面不平整体初生空化与空蚀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泄水建筑物过流壁面不平整体初生空化与空蚀的研究进展,本文作了扼要的综述与评论。内容包括不平整度的定义及其初生空化与空蚀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比尺效应和理论预测,以及尚存在的问题。文中也包括了作者在上述工作中所作的研究和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液体抗拉强度与空化比尺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讨论了在动水力学法测量液体抗拉强度时小文杜时管中有空化,而喉部却出现了“负抗拉强度”的原因。同时利用小文杜里管作为空化器件,探讨了空化比尺效应,说明液体抗拉强度只是影响了临界空化压力pc,而在产生初生空化时,空泡也同样影响到参考点的压力pu。  相似文献   

5.
初生空化数是衡量过流体型是否发生空化的判别标准。传统的托马公式认为液流负压值达到液体饱和蒸汽压时即发生空化。近来研究表明,气核和液体抗拉强度等对初生空化有重要影响。有学者认为把托马公式中的液体饱和蒸汽压替换为临界压强更为合理。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空化初生机理和影响空化初生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空化仅是气核克服表面张力和液体饱和蒸汽压膨胀而形成的,并没有克服液体抗拉强度,且在空化源附近的液体几乎不具有抗拉强度,并基于此提出新的初生空化数公式。  相似文献   

6.
大型水力机组中空化现象的比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水力机组中的空化比尺效应关系到真机的空化性能和水电站装机高程的确定.影响水力机组空化比尺效应的主要因素有:机组运行水头、转轮直径、液体中的空气含量以及流动介质本身的性质等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真机与模型机之间的空化相似率,提出了水力机械模型试验台上空化试验应遵循的相似准则.以岩滩电站为例,根据其模型转轮的空化试验和流场理论分析结果推算了岩滩电站真机的空化特性.建议在确定大型水力机组,尤其是三峡机组的吸出高度时,较多的考虑初生空化系数的影响,取用较接近于真机实际的初生空化系数值,从水电站的设计和机组安装上保证转轮内良好的流态,避免空化引起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初生空化与液体抗拉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1983年开始以液体的抗拉强度作为其空化临界压强研究初生空化的比尺效应以来,该方法已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完善。本文就研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关于空化灵敏度仪的校正,“零抗拉强度”的概念,试验设备中液体抗拉强度的动态变化以及在空化试验中使用该方法的技术和意义等作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初生空化的对比试验—中,德合作研究项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从1987年10月至19990年12月进行的中、德合作研究项目-“初生空化比尺效应的对比试验”的主要成果,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初生空全比尺效应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表孔门槽的空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霞  李忠义  王永生 《水利学报》1998,29(9):0021-0028
表孔门槽与二维凹槽在水力特性上有很大的差异,这决定了它们在空化特性上也有所不同.由于流动形式和堰面曲率的影响,表孔水流往往在堰面上压力低、流速高;在门槽底部,由于压差的作用,槽内旋涡常常随绕流从下游角隅绕出槽外.堰面、涡心以及绕流区的交汇,使压力剧烈下降,极易在门槽下游边墙底部发生混合型空化,其初生空化数远大于水洞中二维凹槽的初生空化数,应在设计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基于空泡动力学及概率统计理论,本文建议了一种预测绕流体初生空化数的方法。以惯性失稳作为气核空化的标志,定义气核离开绕流体附近拉应力区时恰好生长到失稳临界半径的流场空化数为该气核的初生空化数K_i(R_o),而绕流体初生空化数则视为大量气核初生空化数的数学期望。对不同高、长比的弓形突体给出了数值计算结果,对一特定弓形体给出了实验结果,并对影响初生空化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有限元法来计算管道边墙突体绕流的速度和压力分布,计算了下列各种突体的压力分布和最小压力系数:(1)不同相对突体高度和圆弧半径条件下的圆弧弓形和半弓形突体;(2)不同相对突体高度、圆化半径和坡度条件下的圆化三角形和斜坡形突体;(3)不同突体间距和个数条件下的多个突体。压力分布和最小压力系数的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最小压力系数和变压水洞中实测的初生空化数也很接近。文中系统地给出了最小压力系数与相对突体高度或突体坡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这些曲线即可估算相应突体的初生空化数。由于各种突体圆化后能明显地降低初生空化数,因此对过流表面上的不平整突体应进行磨圆处理。通过计算对比,文中还给出了由于浇筑混凝土的模板等施工原因造成的多个突体,也可按单个突体的数据来估计它的初生空化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水的抗拉强度的新方法,能综合反映水介质条件(温度、压力、气核含量及尺寸分布)的影响,且简单易行。根据抗拉强度的概念,定义了一个新的只与流场结构有关的初生空化数(α_c)i。文中给出了一组实测结果,并据此换算出一矩形绕流体的初生空化救σi,且与实测值吻合。本文的分析表明,将初生空化的模型实验结果换算到原型时,需要考虑两者之间水介质抗拉强度的差异,且不受缩尺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水质对空化初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维洪 《水利学报》1993,(11):48-55
本文着重分析水质对空比初生的影响,提出了以水抗拉强度和表面张力为参数的空化数表达式。证明,即使水体在同一建筑物,设备或物体上,空化初生差别很大,可有不同的初生空化数,为了消除水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准则和准数。  相似文献   

14.
水工建筑物结构水力设计中通常涉及防空蚀设计,一般规定水流空化数σi<0.3的区域或者流速大于15 m/s的部位要进行防空蚀设计.水工建筑物不同部位结构,初生空化数不同,该值的分析一方面通过理论计算,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减压模型试验,试验不可避免地存在比尺效应.对目前国内外初生空化数的计算公式加以总结,指出不同公式的优缺点及...  相似文献   

15.
该文作者在若干年前提出了用于初生空化试验的"比较法"的概念.方法的原理是:当初生空化数和消失空化数之差达到最小时,试验液体的抗拉强度就非常接近于零.由此;可以在不用专业仪器的情况下,检测不受液体抗拉强度影响的初生空化数.近年来的的研究成果证实了该"比较法"与使用检测仪器得到的成果具有相同的效果,进一步地验证和讨论了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空化机理和比尺效应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空化的形成机理、液体气核存在机理、空化发生的判别指标等进行了总结回顾,综合分析了液体粘性、表面张力、气核含量和压强分布等因素对空化初生的影响,对空化试验中存在的比尺效应,介绍了相关比尺效应的经验公式及应遵循的模型比尺,指出空化机理和比尺效应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7.
脉动压力及压力梯度对不平整突体空化初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六种不平整突体在正负压力梯度状况下的初生空化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根据气泡动力学方程建立了脉动压力与气泡振荡半径之间的关系,讨论了脉动压力及压力梯度对不平整突体空化初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突体在负压力梯度状况下的初生空化数高于正压力梯度状况下的初生空化数;对于非流线型突体,在负压力梯度状况下空化初生时的壁面脉动压力强度低于正压力梯度状况下的脉动压力强度,脉动压力峰值约为七至十二倍的脉动压力均方根值。  相似文献   

18.
根据水流的初生空化特性,对其发生发展过程在模型和原型进行系统的试验观测。试验和理论分析表明,水流的初生空化和空蚀可以利用常压水洞来模拟。与减压箱试验结果的比较可知常压水洞更可信和合理。水流的初生空化噪声频率不仅与汽化压力和流体的特性有关,而且还与流体的环境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有关,与空化类型关系更为密切。试验和计算表明初生空化噪声频率的分布频段为10kHz—12.5kHz。  相似文献   

19.
构皮滩水电站泄洪表孔分流齿坎的空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拱坝泄洪表孔增设分流齿坎可以改善下泄水流流态和水垫塘底板的压力特性,提高消能效率,但由此带来分流齿坎的空化问题。采用减压模型试验方法对构皮滩水电站泄洪表孔分流齿坎的空化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成果表明:该处空蚀可能性较大,而修改方案中,此处空化强度明显减弱且未超过空化初生阶段。  相似文献   

20.
通过模型试验,对中闸室施工修改体型即骤留凹槽方案进行了论证,认为该体型在运用中发生空化的可能性较大,不宜采用,原设计无凹槽体型方案,水流流态较好,水流空化数大于初生空化数,建议采用,对改建施工中需要凿除部分,建议采用降低砼标号的方法来减小施工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