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QESICS型离子交换导电网于1986年9月29日在杭州通过技术鉴定。在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中心小试成功的基础上,与余杭县争光化工厂、杭州胜利塑料厂的协作下取得中试放大成功。这种导电网电渗析器用于杭州红雷丝织厂出口真丝炼白用水预软化,其规格为400mm×1600mm,150对,3级3段;工艺参数为淡化水4—5t/h,回收率70%,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叙述了填充床电渗析的基本原理,讨论了树脂填充床电渗析器与纤维填充床电渗析器的研究结果,纤维填充床电渗析器与其它电渗析器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前者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离子交换导电网电渗析是在离子交换树脂填充床电渗析(1—5)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6—8)。该技术把电迁移、离子交换和电再生三者结合起来,具有pH稳定、淡化水质好,极化结垢小、极限电流密  相似文献   

5.
电渗析离子交换膜水解离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对NaCl,CaCl_2,MgCl_2水溶液体系用单膜法或双膜法电渗析时的水解离,提出了pH漂移概念。阐述了电动电位的产生条件、方向及其对膜液界面水解离的影响。凡是将能与OH~-离子形成难溶性沉淀的金属离子加入溶液,均能导致阳膜在水溶液中水解离现象的提前出现并加剧。其影响程度,与所形成的氢氧化物溶度积K_(SP)之相对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树脂静态吸附、常规电渗析及填充床电渗析的对比实验,考察了带有不同离子交换基团的树脂对发酵废液中L-Lac-和L-Glu-分离的影响. 结果表明,碱性树脂201′7和WA30对2种组分的静态吸附量、L-Lac-/L-Glu-选择吸附比例均比酸性树脂001′1.1和WK10大. 与常规电渗析相比,填充001′1.1(强酸型)、WK10(弱酸型)的填充床电渗析体系中L-Lac-和L-Glu-的跨膜迁移量及分离比例均有明显增加,填充001′1.1时分离比例最大可达22.22. 填充201′7(强碱型)时两组分跨膜迁移量及分离比例均比常规电渗析小,最大分离比例分别为5.74和8.28. 填充不同离子交换树脂体系的能耗对比表明,填充床淡室中填充树脂001′1.1和WK10时可促进L-Lac-和L-Glu-的迁移传递、提高二者的分离比例.  相似文献   

7.
均质离子交换导电网应用于电渗析脱盐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用一台SHD-01型电渗析器,其有效面积为165×500毫米,组装五对膜,对1000毫克/升和4000毫克/升两种氯化钠盐水,以自制均质离子交换导电网(简称导电网)和惰性网作对比,前者不仅对低盐度水的脱盐有电耗明显降低和脱盐率提高的效果,而且对较高盐度水的脱盐也有益处。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对原水进行预软化,在电渗析前面设置阳离子交换的作用。重点闸述了电渗析与离子交换改进后的五种不同组合方式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聚乙烯均相膜和异相膜的对比试验及化学接枝法离子交换导电网电渗析器的调试。结果表明,聚乙烯均相膜的脱盐率比异相膜高15%左右,水流阻力也较小;化学接枝法离子交换导电网比普通惰性网的脱盐率、脱氯率和脱硬率均提高10—15%。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是新膜,在使用前需要先在清水中浸泡24 h再进行裁膜。例如聚乙烯异相膜,在使用中会发生阳膜缩短、阴膜伸长的现象,故最好将膜放在1%Na OH溶液中浸泡4~6 h,然后用清水冲洗后再裁膜,这样,运行时膜的尺寸变化小。如果是已经使用过的旧膜,暂不使用时,需要凉干后存  相似文献   

11.
选择频繁倒极电渗析作为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的处理装置。试验利用电渗析可以在难溶盐过饱和状态下运行以及难溶盐在浓度极化时所产生的垢层可以在倒换电极后溶解的特性进行脱盐处理。试验给出了电渗析最佳运行参数、去除效果和吨水能耗以及化学清洗周期,为其工程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内燃机车冷却用水的除盐方法,阐述了离子交换与电渗析相结合的六种工艺流程及五项主要设备的选择,综合比较了它们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领民  廖莎 《精细化工》2014,31(3):337-341
对1,3-丙二醇发酵液离子交换耦联电渗析脱盐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发酵液小试脱盐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电渗析脱盐实验、离子交换树脂的选型和离子交换耦联电渗析工艺。结果表明,单独采用电渗析脱盐1,3-丙二醇损失率为11.41%;通过比较多种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pH、电导率以及处理能力,确定耦联中试实验采用树脂LSI296和LSI010;采用离子交换耦联电渗析两步脱盐,效率提高到96.2%,损失率降低到5.88%。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粗粒度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水杨酸钠(Na Sal)对聚丙烯酰胺(PAM)与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复合体系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添加的Na Sal浓度增大,DTAB/PAM聚集体经历了球形-棒状-球形的结构变化,且吸附到聚合物链上的DTAB分子数目先增大后减小。在DTAB/PAM聚集体中,聚合物PAM分子链位于DTAB胶束疏水内核与亲水层的交界处,有机盐Sal-插入到胶束内部。聚合物分子链的回转半径(Rg)随时间的变化以及聚集体中表面活性剂数目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均可以分为3个阶段,且形成尺寸较大的DTAB/PAM聚集体需要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渗析装置,对苦咸水脱盐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浓水流量、操作电压对膜堆电流、电阻、脱盐率、系统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浓水流量与加大操作电压均使电渗析的传质通量(脱盐率)和操作电流提高,系统能耗增大。膜堆电阻变化较为复杂,操作电压<20 V时,膜堆电阻降低;操作电压为20~30 V时,膜堆电阻基本保持不变;操作电压>30 V时,膜堆电阻增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31种隔板网的水力学特性及其对传质的影响。在同样的隔室内,无网体系的临界雷诺数是有网体系的50倍左右,后者的极限电流密度约为前者的3倍。临界雷诺数较小的网呈现出较高的极限电流密度。网厚度越薄,极限电流密度越高,极限电流密度反比于网厚的1/2次方。网、框厚度匹配是非常重要的,在最佳配比条件下,传质效率显著提高,并能获得较好的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电渗析-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铜废水装置的设计和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沉淀-过滤-电渗析-离子交换工艺路线处理印制电路板含铜冲洗废水的生产装置经半年运行表明,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系统运行正常,性能稳定,电渗析浓缩液含铜量达20g/L,可回收金属铜。本工艺与中和沉淀法比较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水可回用等优点,适合各种规模的厂家采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隔板网结构对电渗析水力学和传质特性的影响。在相同厚度隔室里,双层网比单层网呈现出较低的临界雷诺数和较高的极限电流密度。网眼尺寸有一最佳值,在该最佳条件下操作,传质效果好,能量消耗低。溶液温度每升高1℃,极限电流密度平均约增加2%。适宜的网丝直径有利于提高极限电流密度和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20.
刘琳  任正博  苏红玉  张强  钱建华 《化工学报》2018,69(10):4324-4334
通过分子自组装技术在铜表面制备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缩对羟基苯甲醛(简称A)和2-氨基苯并咪唑缩对羟基苯甲醛(简称B)缓蚀膜。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两种席夫碱自组装膜在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自组装分子膜能有效抑制铜片的腐蚀,对于席夫碱A,当溶液浓度为15 mmol·L-1,组装时间为6 h时缓蚀效果最佳;对于席夫碱B,当溶液浓度为20 mmol·L-1,组装时间为12 h时缓蚀效果最佳,A、B的缓蚀效率分别达到98.9%和96.73%。表面分析技术表明,席夫碱化合物在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阻挡了腐蚀粒子向金属基底的转移,从而抑制了腐蚀的发生。量化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A、B两种缓蚀剂分子构型与缓蚀性能的关系以及在铜表面的吸附形态,结果表明,两种缓蚀剂具有很好的缓蚀性能,且缓蚀效果A>B,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