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谢先义  李苹  邱剑  聂启玲 《建筑结构》2020,50(17):40-45
武汉梦时代广场室内乐园为包含了急速过山车、旋转木马等大型游乐设备的超限项目,主体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基础采用平板式(带柱墩)筏板基础。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局部不规则、多重复杂等超限项;介绍了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并对结构进行罕遇地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阐述了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如加强层刚度突变问题、大洞口楼板应力问题、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桁架设计、舒适度分析、跃层柱屈曲稳定分析。对加强层短柱及矮墙采取了加强措施,增强其在罕遇地震下的变形能力;对大洞口周边楼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根据罕遇地震下的楼板应力进行加强;对跃层柱进行了线性屈曲分析、考虑罕遇地震作用的柱自身稳定承载力分析以及考虑几何初始缺陷的非线性分析,以保证跃层柱的稳定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
杨平 《福建建筑》2023,(12):58-62
介绍了国家能源集团福建生产指挥中心的结构设计情况。通过抗震性能化设计、楼板应力分析和楼板舒适度分析等方法,解决了结构设计中跃层柱、楼板不连续、尺寸突变和大跨度楼盖等结构不规则难点问题。同时补充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时程分析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确保了结构设计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某钢筋混凝土高层因建筑使用功能需要,连续多层楼板大面积缺失,局部形成跃层柱。且建筑底层由于层高较高,成为软弱层。经判定本工程为平面及竖向不规则的超限高层建筑。本文详细介绍了针对结构各项不规则所采取的措施,以及为重要构件制定的性能化设计目标。为准确计算跃层柱受力情况,采用了线弹性屈曲分析的方法确定跃层柱无约束侧的计算长度系数。此外还对结构进行了设防烈度作用下的构件承载力、变形计算和楼板应力分析,以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各项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能满足既定的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某中学综合楼—风雨操场单体由于建筑使用空间以及方案造型的要求形成的楼板大开洞、竖向构件局部不连续、跃层柱等不规则项,并探讨了针对各种不规则项在设计中采取的处理方法,其分析过程对类似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兰州某大厦主楼为框架-双核心筒结构,裙房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主楼平面为长方形,通过加强其山墙面框架梁截面保证其抗扭刚度。裙房结构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为特别不规则的多层结构。采用MIDAS Building进行了动力弹性时程分析以及静力弹塑性分析,对中庭处跃层柱进行抗震性能设计和中部楼板应力分析。采取了各种加强措施,保证了结构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武汉梦时代广场地上结构通过设置三道防震缝分为A区、B区、C1~C2区、C3区四个部分,其中A区、B区和C1~C2区均属于特别不规则的超限高层建筑。对超限结构进行了小震、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整体结构均能满足预设的抗震性能目标。阐述了结构设计中遇到的超长混凝土结构、罕遇地震作用下剪力墙损伤严重、建筑高度判定、跃层柱稳定分析等难点。通过分析各区混凝土屋面以上结构的质量对下部结构地震剪力的影响,对各区的结构高度进行了合理判定。通过楼板温度应力分析及跃层柱的屈曲稳定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楼板设计时应根据温度应力分析结果进行针对性加强,跃层柱稳定承载力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
不规则结构中重要部位和关键构件的抗震性能关乎整个结构的安全,为满足规范要求的抗震设计基本目标,体现性能化设计,以某不规则的多层框架结构为例,采用YJK和PMSAP等软件对结构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结构的整体抗震指标,结合弹性时程、静力弹塑性、楼板应力以及跃层柱屈曲分析的结果,综合评价了该结构整体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及其抗震性能,并对关键部位提出针对性的抗震加强措施。截止目前,项目投入使用情况良好,未出现结构性裂缝。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介绍某高层跃层楼板开大洞的剪力墙结构计算分析,阐述了平面不规则结构对结构层间最大位移的影响,以及设计应该注意的若干要点。  相似文献   

9.
合肥某办公楼为结构高度205.250m的超限高层建筑,采用附带加强环带桁架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结构存在高度超限、扭转不规则、楼板大开洞、斜柱内收、竖向构件间断等不规则情况。利用SATWE及MIDAS对结构进行整体计算和弹性时程分析,采用MIDAS对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采用ABAQUS对跃层柱进行屈曲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相关要求。最后通过概念设计对关键和重要构件适当加强,使结构满足各项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刘以婷  张凤良  胡登先  邹超 《建筑结构》2021,51(21):30-35,63
长沙市某商业办公建筑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平面形状呈菱形,中间部分天井开洞比例达到40%.南北两侧多数楼层缺少楼板,形成典型细腰结构,仅在局部楼层设置空中花园层板连接东西侧结构,为典型的平面不规则结构.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外观要求等对结构体系进行介绍,并针对其中的关键分析要点,如楼板温度应力分析,跃层柱屈曲分析,梁柱偏心节点分析等进行重点介绍.对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良好,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保证了结构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改扩建工程应考虑新建建筑对既有建筑的影响,文章阐述了某大型改扩建医院的结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地上结构抗震缝的设置、不规则性判断和楼板不连续、跃层柱在设计中的处理方法,地下结构因操作空间和尺寸限制时基坑支护与主体结构的整体设计,保证支护结构作为永久支护,且满足主体结构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马鞍山学院新校区图书馆结构设计为例,对结构设计中的难点进行分析。从结构体系选型到诸多不规则项的处理措施,包括超长混凝土结构楼板温度应力分析,抗震性能化目标的选取,中震和大震楼板应力进行分析,对大悬挑及型钢混凝土桁架梁柱的加强措施,跃层柱的屈曲分析以及大悬挑部位的楼板舒适度进行分析,证明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可达到预期抗震性能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文安某文化艺术中心的结构设计,该建筑平面和立面均较为复杂,且结构超长。结构存在扭转位移比超限、楼板开大洞、局部跃层柱等不规则项。通过温度应力分析以及构造措施解决建筑物超长问题。采用盈建科(YJK)和PMSAP两种软件进行了小震下的弹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结构的周期比、层间位移角等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对结构关键部位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并对结构进行了小震弹性时程分析及大震静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综合多种分析表明,整体结构各项设计指标满足规范要求,不规则性问题得到合理处置,结构抗震性能良好,体系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山东港口大厦采用钢管混凝土柱-钢梁-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角部6根斜钢管混凝土柱由下至上逐层缩进,与向上收紧的风帆形态相呼应。结构存在各层楼板局部不连续、跃层柱和高度超限等不规则项,按C级抗震性能目标进行性能化设计,采用SAUSAGE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找出结构薄弱部位和构件,并采取针对性的抗震加强措施。空中大堂采用“刚柔结合”的钢-索网幕墙体系,介绍了支撑幕墙的主体结构。采用ANSYS对钢管混凝土柱斜柱变直柱节点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抗震性能良好,满足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月亮湾广场为超限高层建筑,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结构存在扭转和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楼板错层、竖向体型收进、竖向构件不连续、局部穿层柱和斜柱等不规则项。通过结构布置、小震反应谱和弹性时程分析、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以及重点部位的抗震性能化设计,对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介绍了福建海峡银行办公大楼结构设计特点及结构体系,超限类型及核心筒剪力墙、跃层柱抗震性能目标,超限设计时多遇地震下多个计算程序核对及弹性动力时程分析、设防地震下关键结构构件的性能目标计算、罕遇地震下的推覆计算,以及结构设计采用的空心楼板、型钢混凝土柱、预应力梁等。  相似文献   

17.
深圳某超B级高度的超高层塔楼,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柱+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塔楼相对于裙房部分有较大的偏心,同时因为建筑功能要求存在有多处跃层透空空间。采用盈建科、ETABS等软件对项目进行了整体计算、构件设计及楼板应力分析。针对塔楼偏置、楼板不连续、核心筒收进等不规则项,对于结构构件采取适当的构造加强,以满足抗震性能目标。对于外框梁不闭合的问题,采取对比分析,确保水平地震剪力可有效传递。结果表明,项目结构体系选择恰当,结构布置、构件截面取值合理,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广州南站某商住楼为超B级高度的组合结构高层建筑,并存在扭转不规则、平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竖向构件间断、承载力突变、跃层柱、高位转换等多项不规则及超限情况。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支柱、底部剪力墙、转换梁采用型钢组合构件。介绍了结构的超限设计,包括反应谱弹性计算、弹性时程分析、静力推覆分析、弹塑性时程分析等内容,重点介绍了高位转换对结构的影响及外伸结构之间连接板的不同布置引起的连接板应力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内置型钢后,框支柱、底部剪力墙、转换梁的承载力及延性大大提高,工程虽存在多项不规则及超限情况,但通过细化剪力墙及转换层结构布置、细致的分析及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能实现结构设计所设定的C级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9.
结合交通银行某分行营业大楼的超限结构设计过程,梳理其结构设计步骤,即针对结构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2、塔楼质心偏置、凹凸不规则、楼板有效宽度50%、大悬挑梁上起柱、穿层柱等多项不规则结构特征,提出合理布置抗侧力构件、提高楼板配筋率、楼板应力分析、支撑挑柱、提高穿层柱性能目标等应对抗震加强措施。结果表明,该工程采用的结构应对抗震加强措施是合理、安全、有效的,能实现相关规范规定的结构抗震设防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20.
《低温建筑技术》2020,(3):87-90
某音乐厅主楼框架存在偏心布置、楼板局部不连续、斜柱等不规则情况;音乐厅功能区为带钢桁架屋面的单跨框架;大跨钢结构屋盖表皮依附在主楼上,结构设计较为复杂。针对主楼结构进行了小震弹性时程分析及大震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结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针对楼板应力、斜柱承载力、功能区屋面桁架及大跨度钢屋盖的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楼板、斜柱、屋面钢桁架和大跨钢屋盖设计安全可靠,满足抗震性能化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