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自200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至今,"遗产日"作为一个词与文化紧紧相连支撑了一系列富有征程的遗产保护与传承活动,极大促进了国际文化遗产的传播.设立"文化遗产日"缘起于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2005年3月3~12日)的提案集中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等数十人联名的"关于设立文化遗产日"提案.从全球范围看,"文化遗产日"活动源自上世纪60年代的法国,他们将每年6月第二个周日定为"文化遗产日",自1992年起欧洲已有多个国家加入了"文化遗产日"活动行列;到2003年,欧洲的文化遗产日活动已在全球得到普及.但作为文物大国的中国却很少能有意识地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行动中.设立中国"文化遗产日"不仅是彰显我国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作用和决心,也是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新举措.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文化遗产日"推进了11个年头后,国务院对遗产日内涵做出新的调整,自2017年6月第二个周六起,"中国文化遗产日"变更为"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为此要求遗产管理者与执行者们要加大对其丰富内涵的理解与宣传,让自然与文化的"双主题"普惠公众. 相似文献
3.
4.
自2006年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诞生至今,“遗产日”作为一个传播“主体”支撑了遗产保护传承丰富的国家与城市活力,不但彰显政府作为,更成为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举措,这里有“行”的参与,也有“情”的感染,它使每个人都与遗产“家园”紧密相连。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主题正说明了它的广泛性。今年恰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颁布50周年,如何使“遗产日”活动在体现中国精神的同时更具国际化视野是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笔者有三点联想和浅识。 相似文献
5.
6.
7.
建设部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徽志图案征集领导小组 《中国建设信息》2005,(19)
为了做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在遗产地设立徽志,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全民族对国家历史遗产保护的意识,扩大社会影响力。建设部决定在开展申报和评审“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工作的同时,拟对“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徽志图案向社会进行公开,广泛征集。现将有关作品征集办法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津京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6,(13):9-9
本刊讯(记者张津京)2006年7月5日,首批《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暨第六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命名授牌仪式在北京新大都饭店举行。五大连池等30个风景名胜区进入了首批《预备名录》,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等领导到会并发表了讲话。陈晓丽总规划师指出,国家 相似文献
9.
《建设科技(建设部)》2011,(9)
本刊讯(记者肖莉)4月22日,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教工委、市教委、市科委、市少工委及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共同主办的2011北京青少年节能环保系列活动启动暨北京市节能环保志愿者协会成立仪式在京举行。 相似文献
10.
11.
12.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制定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城市规划》1997,(3):19-22
一、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一些国家出现了保护遗产的国际运动思潮。首先,埃及修建阿斯旺大水坝事件引起国际关注,该项目将淹没孕育古埃及文明的阿布·辛拜勒神庙(AbtJSimbelTemples)所处的流域。在埃及和苏丹政府强烈呼吁下,195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开展国际游说。此 相似文献
13.
2024年10月26日下午,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新城新区综合开发技术国际合作交流会\",作为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之一,在山东威海召开.会议围绕\"建设未来城市 共创美好生活\"主题,就中外新城新区综合开发技术经验、案例与机遇等内容深入交流,拉开了\"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技标准国际交流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在2010年11月7日立冬之时,由天津市委规划建设交通丁委、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市教委、市公安局、市消防局、市安监局、市质监局、市妇联和天津市燃气集团9个部门在全市联合开展的“燃气宝宝进家门,平安过冬喜迎春”燃气百日安全宣传活动,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9.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4)
<正>2015年6月29日,2015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李克强总理出席论坛并致辞。这届论坛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欧盟委员会能源总司共同举办。论坛聚焦城镇化\"合作、创新、实践\"这一主题,邀请了中欧双方政府部门、城市、企业、研究机构300余名代表出席,就城市建设投融资、可持续城市交通、智慧低碳城市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标准委等部门,深圳市、佛山市等城市,国家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