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王学孝  姚兵 《城乡建设》2002,(10):35-37
"五通理论"是对理想住区的综合概括 1、"五通理论"综述 理想住区就是能够较好的满足住区居民生活居住的需求,所以本文以住区居民需求为出发点来找出一个理想住区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曹时语  薛凯 《建筑与文化》2023,(11):116-118
当下人们对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品质的需求不断提升,场景理论为此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通过分析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的建设目标中蕴含的物质性和精神性两方面的特征,并利用场景理论中主观和客观两大体系与其进行耦合,探究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策略,提出了从空间单元设计、舒适物植入、空间场景组织、居民参与、特色活动开展五个方面的策略出发,营造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3.
张曦 《新建筑》2014,(4):98-101
目前中国大多数住区空间只具有景观上的美化作用,忽视了城市的多样性与人的交往需求。开放性住区的探讨虽指明了理论上的发展方向,但其设计理论与实践之间仍存在着差距,致使中国现有的住区无法找到合适的开放住区空间模型来指导实践。通过建立一个适用于苏南地区的高层住区空间模型,尝试在开放’隆住区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起衔接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董晶晶  金广君 《华中建筑》2010,28(2):136-139
该文针对当前居民健康问题,分析了居民健康改善对住区外部空间的具体需求,阐明了健康导向下住区外部空间设计的三要素以及三者间的关系,形成了确定健康节点、搭建健康骨架、组织健康片区,三方互动的住区外部空间营建策略,目的是为建设健康住区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生活圈的不断收缩,住区逐渐成 为了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然而,既有住区 的建成环境却往往不能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 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品质。研究以大连市既有住区 建成环境为对象,基于扎根理论采用拍照、测 绘、半开放式访谈的方法,结合文献梳理,分析 了住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影响。研究 认为住区建成环境现状问题主要体现于无障碍 设计缺失、规划缺失以及管理缺失。这些问题均 导致了老年人生活品质下降,且主要体现于无法 满足营养需求、安全感需求、卫生需求以及社交 需求。因此,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在进行 建成环境改造时,应该充分考虑导致老年人生 活品质下降背后的动因,并以需求为导向进行统 筹优化。研究认为老年人生活品质是一项综合的指标,通过建成环境的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提升,但只有建成环境与社会环境协同作 用,才能更有效的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6.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合理解释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本文将此理论与城市住区设计相结合,分析了处于不同需求层次的城市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不同要求,指出建筑师应对居住者的心理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并通过住区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等多种手段创造与之相适应的物质空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市场经济规律和特性的分析,揭示了市场意识与住区文化的关系,总结了住区文化的本土性、传承性、融合性、时代性、滞缓性等基本特征。应用人的需求层级理论和市场调研方法,剖析了影响住区文化表现的主要因素及其关系,研究表明:居住环境、户型设计、规划形态、建筑风格等作为物质形态对住区文化环境有着决定性作用。结合环境学理论和艺术设计原理,并通过实例从模仿与再现、传承与保留、描述与意象、积淀与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营造住区文化环境的方法和途径,最后强调了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市场意识对塑造住区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空间秩序需求背景下,人居环境理论由于具备科学性和标尺性而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昆明市麻园地块内住区的调研,分析了其在空间格局与序列、空间界面、空间主题三方面的现状缺陷。文章借助人居环境理论为评价标尺,从城市空间秩序建立的角度提出了住区环境改造的设计策略,以提升地块内的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  相似文献   

9.
依据"社会凝聚力"理论,通过对两个具有一定活力的住区——上海创智坊和曹杨一村主要公共空间户外性活动的类型和强度进行考察,分析住区公共空间特性与住区公共空间吸引力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提出具有社会凝聚力导向的住区公共空间理论模型,即住区公共空间的可达性越高、满足日常性生活需求的功能配置越综合、环境品质越好、场所的氛围越具有特质,住区公共空间的社会凝聚力导向就越强  相似文献   

10.
借鉴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城市住区环境的基本要素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其对住区居民活动的影响,提出了住区环境应能够有效地匹配与支持居民的日常活动。  相似文献   

11.
《Soils and Foundations》2001,41(5):117-127
This paper is part of a Special Lecture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ast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S Yokohama 2000, held in Yokohama in September 2000. It examines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that have been propos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stability of embankments on soft clays. Stability of embankments constructed in one stage is well controlled. However, experience shows that engineers have to be careful when they want to apply in a given geological context an empirical approach that has been developed in a different one. For stage-constructed embankments, there are indications that the methods proposed up to now have a tendency to underestimate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城市边缘区是指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从城市形态上看,该地带位于市区向郊区过渡的地带。位于城市边缘区的村庄是指集镇规模以下的中心村、行政村、自然村等。城市边缘区村庄作为城市发展中较活跃、变化迅速的地域实体,其功能及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与广大的乡村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等方面均有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条件的优势明显:村庄的经济发展之所以迅速,与其所处的良好区位而产生的边缘效应是密切相关的。1、城市边缘区村庄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优先吸收市区经济、技术、信息等,而…  相似文献   

13.
葛清 《建筑技艺》2011,(Z6):122-127
这一年BIM发展很快,年初我们以BIM专栏开场,现在又要以BIM收尾。作为同类期刊中最早全面报道BIM的,我们一直关注它的发展态势。不得不承认,它势头强劲,比我们想象的更猛——观望质疑的越来越少,投入其中的越来越多;既有设计大院全员参与的磅礴大气,又有中小院采用团队配合的四两拨千斤,更有越来越多业主的强势要求和强力推进——总包、分包不得不BIM或者说是"被BIM"……,让我们不得不感慨:BIM时代来临了。作为媒体的我们,也只能认清行业发展的趋势,随行就市,推波助澜。为此,本期特精选了2011年欧特克AU大师汇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二届BIM大会的部分报告并邀请更多精彩内容,力争从业主、设计院管理、规划、设计、营建、服务多角度深入探讨BIM的应用,以期给读者更多的启示,也从而推动BIM在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注:BIM=Bilding Information Model,三维建筑信息模型。若您还没听说过或听说过但不知道是干啥的,那就离out不远了,就也快hold不住了,得抓紧跟上了——编者笑批)  相似文献   

14.
利用颗粒流方法,实现了相同条件下混凝土的骨料大小和空间位置对其破坏形态、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和割线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通过对比砂浆与骨料的不同质量比(5∶5,4∶6,3∶7,2∶8)以及不同级配(一级配、二级配、三级配、四级配)骨料的混凝土单轴压缩仿真试验结果,发现骨料有阻止混凝土裂纹扩展的作用,且骨料越大,阻止混凝土裂纹扩展的作用越强,而微裂纹多绕骨料产生和发展;砂浆中加入骨料对混凝土强度和变形特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相对于砂浆的峰值应力5.2MPa和割线模量30.7GPa而言,在砂浆与骨料质量比为5∶5和4∶6时,不同级配混凝土的峰值应力约增加22%~48%、割线模量增加-8%~99%,其平均值基本维持在6.5MPa和7.2MPa,37.4GPa和42.6GPa;在砂浆与骨料质量比为3∶7和2∶8时,不同级配混凝土的峰值应力急剧增加40%~228%、割线模量急剧减小79%~92%,其平均值分别为9.2MPa和15.4MPa,15.8GPa和4.4GPa.当砂浆与骨料的质量比相同时,骨料级配越高,越容易形成架空结构,造成局部不稳定,影响骨料增强效果;级配相同时,混凝土强度随骨料质量占比的增大而增大,且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单峰到双峰再到单峰的变化趋势,这说明骨料空间结构的稳定程度决定了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变化.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内某大型隔震建筑,借助SAP2000建立下部结构—隔震层—上部结构整体系统的空间模型,就隔震结构的振型与频率、质心分布进行了分析和橡胶垫布置的改进计算。以减小上、下部结构地震响应为目的,对不同型号橡胶垫的选用及布置方案进行改进。对改进后的刚心位置、周期与振型、隔震垫扭转角变化、隔震垫面压变化、水平位移限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进,能够有效地减少扭转现象,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为隔震结构设计提供了方法与实例。  相似文献   

16.
项目地点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中心高度632m项目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30 368m2/573 223m2建设单位 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方案及初步设计Gensler施工图设计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上海建工集团动工时间/预计竣工时间2008年11月29日/2014年底缘起我个人接触BIM是在2007年,当时上海中心正处在方案设计阶段.除了超高、超大规模、系统超复杂外,大楼没有一个标准层,项目该怎么表达?参与单位接近40个,而业主团队整个技术管理人员不到10个人,采用什么方法才不会导致因为很多人为的错误而引起现场大量返工?作为这幢楼的技术主管,我内心非常忐忑不安.因此当有人跟我提到BIM理念的时候,我马上意识到它将会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帮助.上海中心从2007年筹划使用BIM到现在已经过去4年的时间了,从我个人感觉来说,有非常多的体会,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17.
王燕 《山西建筑》2009,35(30):290-291
探讨了地下水位变化对路基的影响,分析了考虑地下水位影响的路基高度的确定,研究了高速公路路基综合排水的设计,以不断完善道路排水系统,从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吴亚俊  丁益 《山西建筑》2012,38(9):137-139
主要研究了激发剂与憎水剂的加入对石膏制品性能的影响,通过抗折、抗压强度的测定及软化系数的比较得出防水石膏砌块的最佳配置方案为水灰比0.68,硫酸钠掺量1%,有机硅憎水剂掺量0.5%时,它的抗压强度是3.40 MPa,软化系数为0.789。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定凝结时间和不同龄期绝干抗折、抗压强度,分析研究盐类和碱性激发剂对天然硬石膏的改性效果,对比优选出硫酸钠作为合适单一激发剂.在自制激发剂基础上通过与硫酸钠复配,最终获得掺量小、效果好,对硬石膏制品副作用小的高效复合激发剂.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激发剂的激活下能够获得凝结硬化快,7d抗折、抗压强度分别达9.00MPa、30.0MPa的天然硬石膏建筑胶凝材料.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水胶比和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进行快速碳化试验,使用电镜扫描、压汞测试手段,对混凝土微观形貌、孔结构、孔级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胶比是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决定因素,低水胶比混凝土微观结构更加致密;碳化虽然降低了混凝土孔隙率,但会使临界孔径和最可几孔径增大,孔隙连通性提高,使得外界环境中有害物质更容易进入混凝土内部,不利于混凝土耐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