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医院作为城市最基础的服务设施之一,其交通可达性水平是衡量城市医疗服务设施资源配给公平性的重要指标。该文以长沙市七个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德路径规划API,通过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构建了三种不同交通方式下的可达性模型,对长沙市医疗服务设施的交通可达性进行了评价,对比了多交通模式与单交通模式在多个出行时段下对可达性结果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交通改善措施。研究发现:(1)公共交通模式下各时段可达性差异较小,驾驶模式和多交通模式受出行时段影响较大。(2)长沙市医疗服务可达性由中心城区向外逐渐衰减,且呈现出连续的圈层式特征。可达性水平最高的区域为芙蓉区,全区均达供给平衡及以上水平;可达性水平最低的区域为长沙县及望城区北部,达供给平衡及以上的区域占比均不到20%。(3)与驾驶模式Ga2SFCA方法相比,多模式交通Ga2SFCA方法可以反映区域内部的可达性差异状况,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差异较小。公共交通Ga2SFCA方法的高可达性指数呈现沿地铁线分布的特征。研究结果可为提高长沙及其他城市医疗服务设施交通可达性的服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4,(11)
深刻剖析银川市现阶段城市交通现状,思考未来的中小城交通发展方向,总结出适合中小城市交通模式为:"以公共交通为主动脉,多种代步工具为毛细血管"低碳环保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杂志世界     
《北京规划建设》2012,(6):196-197
巴黎积极实行交通体系改革近日,国际车展在巴黎凡尔赛门会展中心落下帷幕。有趣的是,巴黎人其实正逐渐远离以车代步的出行模式。据统计,巴黎市内步行交通占交通总量的54%,居各项交通模式之首。其次依次为:公共交通29%,私家车不到10%,自行车1%,等等。巴黎市长德拉诺埃(Bertrand Delano)堪称引领巴黎"交通革命"的领军人物。自2001年上任以来,他推出了一系列相关举措,旨在鼓励市民积极使用公共交通和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崇明长江隧桥开通后,其公共交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以前单一的水上交通方式变成了"水上+陆上"的二元交通模式。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水陆出行公共交通失衡--水上客流量急剧减少、陆上客流量急剧增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快速公交系统的特点和在巴西库里蒂巴市的使用情况,并从投资成苓、运营成本、规划建设、载客能力、速度和灵活性、能耗等几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快速公交系统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合长沙市交通现状和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轨道交通系统和快速公交系统结合的公共交通模式。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土地开发活动较为活跃,探索站点周边土地利用模式对于预测新建站点土地使用布局状况及规划方案的调整至关重要。以长沙市地铁2号线为例,解释并分析了引入以政府调整土地服务功能为导向的发展(SOD)模式和以公共交通导向的发展(TOD)模式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周边土地利用的必要性,初步探索出不同种类站点适用的土地开发模式。结果表明:城市型、开放居住型、枢纽型轨道交通站点适合TOD为导向土地开发模式,传统居住型、产业型适合SOD为导向土地开发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的土地开发提供借鉴,促进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8,(11)
共享经济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该顺应共享经济的潮流进行转型,构建新的公交服务模式,该模式以乘客体验为核心,以提升出行服务质量为目标。文章在指出目前公共交通系统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新的交通技术、交通工具与共享出行理念对交通行业的影响,进而介绍"出行即服务"这一全新的交通理念,在该理念指导下各公共交通系统在未来将打破系统界限,强化合作和服务资源共享,形成多模式、多层级的公交体系。  相似文献   

8.
上海世博会参观游客的集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流集散系统是世博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笔者采用出行行为理论分析了世博游客的交通方式选择特点,根据上海世博园区周边交通条件提出合理的游客集散模式,提出"抑制个体交通、保障提升公共交通、鼓励交通转换、采用信息化手段"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关于加强大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十二五"期间我国大城市交通发展形势的认识和判断,提出了未来五年要坚持"和谐高效、服务民生、节约资源、科学决策"的发展理念,加快实施五项发展策略。为了推进大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转变,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促进绿色、节能、低碳交通方式的发展,就加强大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TOD"模式的解读及其在我国推行状况的分析,提出低碳目标下我国城市用地开发与交通组织的理想模式——"CL—TOD"模式,并进一步提出"CL—TOD"模式下我国城市用地开发与交通组织应为应遵循的三个原则:以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确定用地开发强度、实现土地"有效混合"、划分适合行人与自行车的地块尺度。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上海郊区城镇区交通问题仍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中的"短板"和"薄弱"区域。介绍了南奉公路奉贤段的现况,并预测了未来的客流情况。提出了顺应未来发展的公交系统的思路。城乡一体化公交走廊建设不仅是上海构建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探索郊区城乡公交新模式的关键路径,也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交通"两难"是每一座特大型城市的难解之题、必解之题。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规划一个居民区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TOD发展模式将实现城市交通由传统的"被动适应性"向"主动诱导性"的转变,有利于提高交通设施周边的土地使用效率,引导城市新区合理发展;有利于多渠道筹集交通建设和运营资金,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社区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减少居民的通勤成本。真正要改善杭州,那就交通需要通过倡导"理性增长"的模式;建立多中心分散城市功能的构架;将"四规合一"落实到位;合理有法地限制小汽车的过快增长;以及城市规划和管理都要跟上等发展策略,来实现消除交通"两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以三明市吉口产业园为例,对园区交通需求特征进行了分析,分别从路网布局模式、公共交通组织模式、慢行交通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园区综合交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2019年9月,为统筹推进交通强国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交通强国建设纲要》.20世纪80年代末期"新城市主义"作为一种恢复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在美国兴起,"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即TOD模式也随之产生.文章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主要内容和TOD概念内容及在我国TOD管理的现实问题出发,对《纲要》与我...  相似文献   

15.
2035年,上海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面对新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乡体系规划,需要从顶层设计层面提出公共交通发展策略,支撑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基于上海市公交客流大调查,总结分析上海市公共交通在客流规模、网络设施、系统结构、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特征、存在问题和优化方向,提出适应远景发展需要的公共交通发展目标以及"多层次、多模式、多网融合、区域差别化、设施集约化、管理精细化"的发展战略。同时,提出加强公共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加强一网多模式的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中运量公交,重构地面公交线网,加强轨道站点交通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推进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等6个方面的公共交通总体发展策略,并针对中心城、主城片区、新城、新市镇等提出相应的公共交通分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杨明生 《城乡建设》2007,(11):23-23
以"绿色交通与健康"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9月16日正式启动.在9月16日至22日活动期间,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108个城市将大力倡导绿色交通理念,号召市民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在9月22日"无车日"的7时至19时,以上城市划定一个或数个区域,只对行人、自行车、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开放.  相似文献   

17.
以"绿色交通与健康"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9月16日正式启动.在9月16日至22日活动期间,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108个城市将大力倡导绿色交通理念,号召市民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在9月22日"无车日"的7时至19时,以上城市划定一个或数个区域,只对行人、自行车、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开放.  相似文献   

18.
王贤 《城市规划》2007,31(7):85-88
在公共交通与城市形态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机制。本文剖析了城市形态三个基本要素对公共交通的影响,诠释了公共交通系统对城市形态形成的作用。结合无锡的实际情况,对无锡的交通发展模式、城市结构以及现有规划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30日,备受市民关注的长沙市枫林路,从汽车西站到口湾广场5.4km路段全面放开交通.枫林路通车标志着长沙市西出城口交通瓶颈彻底打通,西长沙交通全面"松绑".  相似文献   

20.
公共交通对道路资源来说是一种最为经济的交通方式。世界各大城市,几乎都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压缩小汽车交通需求,作为城市交通主要战略。根据城市发展特点,上海提出以"公共交通优先"作为城市客运交通基本政策。其中,轨道交通是最为主要的出行方式。预计到2015年,上海市民出行搭乘轨道交通的比例将超过50%。当乘坐公共交通成为我们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时,我们该如何乘坐公交,以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