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精神的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更应当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将课堂教学融入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1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加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内容的编排上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这也是新课改不断发展的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品质和能力,主要包括道德法治品质、健康生活品质、终身发展品质等。这些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到位。因此探究核心素养的聚焦与培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28)
近些年,素质教育不断提出新要求,道德素质培养、法治意识构建等成为时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主题,它们让中学核心素质教育更加完整、体系更加多元。学生是在特定年龄阶段接受中学教育的,核心素养的形成能使他们终身受益,也能让他们具备更高水平与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立足道德与法治课堂维度,深入分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科学策略,提出切实想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8)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应重视对学生道德理念和法制意识的培养,这对于学生来说是能够让他们受益终身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我们应该深入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好教学活动的有效调整和改进,促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升,为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2)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教书育人的基础课程,地位十分重要。但是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缺乏兴趣。从导语设计、改变教学模式、与时俱进抓热点、幽默通俗语言的运用、多表扬少批评、多媒体运用六个方面浅谈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将来的发展非常关键,是学生良好行为与品格培养的重要时期,在其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最大效果。此外,教师还要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丰富自身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使教学更具时代特色与精神,探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发挥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德育培养的作用,从而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学生人格的健全添动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8)
自立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和立足社会的基本能力之一。对于自立精神和自理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应该从小学生开始,从源头抓起,为他们人生的最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道德与法治课程非常重视对小学生自立精神和自理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从中探讨课堂教学培养自立精神和自理能力的策略,逐渐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新时代小学生的道德新风尚。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1,(3)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起始阶段,也是重要阶段。它注重学生身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上好道德与法治,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大家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28)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新课标的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双边关系,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通过学习培养道德和法治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素材、生活素材等内容为学生打造丰富的教学内容,让他们在情境下进行主动学习探索,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内容。在创新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拓宽了视野,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思考、积极讨论,随着掌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增加,促进了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打造了优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创新教学。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7):83-8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良好品德的养成至关重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只有讲究"情",倾注"情",以情育人,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落地生根,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