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10):30-31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入学体制下,少数民族学生的高等教育机会数量大幅提高,但少数民族学生仍然面临教育机会数量偏少和质量偏低等问题。面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问题,我国已经从法律、招生政策、经济援助和教育干预的角度采取措施,保障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高等教育权利,但在广度、力度、操作性上还需要更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是一个动态过程,要用历史、全面和发展的视角来予以审视。从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社会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析中,可知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群体各异,显现出高等教育并非完全公平。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8)
新生入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入口,对学生尽快适应在校、生活未来和高等教育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以三所不同类别高校新生调查结果做样本,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三类高校的新生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美国先进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提出我国高校应重视新生适应性测评工具和评价标准的研究,划分出适合我国高校校情的新生入学教育阶段,重视教育项目的质量,加强新生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准。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2)
新高考改革是否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公平产生影响,应该作为衡量新高考改革是否成功的的因素之一。本研究以上海新高考改革为例,对改革前后3年学生入学机会的性别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上海男生群体的普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相对于改革前大幅提升,不分层次的入学机会和本科入学机会中的性别差异明显减小。在各层级高校入学机会方面,两性群体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男生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多于女生。整体而言,新高考改革促进了男女生入学机会均等,契合了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5.
英国高等教育早已迈入大众化阶段 ,但是目前其发展面临不少问题 ,包括教育经费、教育质量、入学机会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 ,英国政府主要通过增加入学机会、提高财政能力和经费效率、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与评估体系以及引入市场机制等措施来加以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即将实现大众化的目标 ,借鉴英国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0)
<正>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作为当代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维持地域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杨倩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变迁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以及城乡的不同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进行了具体分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新增入学机会的供给主要是通过的两种途径:一是原有普通高校的扩大招生,二是普通高校之外的其它高等教育机构和(新)高职、民办私立高校和一些新升格的学院等的出现。个人基于不同的利益目标,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普遍高校扩招而提供的新增入学机会下。这样新增入学机会的供给与需求出现了借位。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实现高等教育供求的均衡是教育经济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2)
现阶段,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普及化面临着少子女化、教育发展路径有偏差、教育经费投入减少等困境。为突破困境,台湾颁布"高等教育深耕计划",指出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宽高等教育受众面,提升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加强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引导大学自我定位,凸显高等教育的多元特色。该政策的基本特征为: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价值取向;以落实办学自主权,引导大学特色发展为战略路径;以促进高校关注社会,深化高等教育社会功能为重要任务;以建立公平严格的申请及考核机制为政策保障。我国大陆高等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借鉴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21)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划片入学政策的实施现状,探讨这一政策从形成到实施流程各环节中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使其更好地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以期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基础教育政策,进而推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高校也逐渐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但是对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工作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大部分高校还是由学校的领导、辅导员等人员来完成新生的入学教育,由于人员的不专业、时间的缺乏,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生入学教育的质量和成果。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