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刘铨 《建筑师》2018,(1):74-80
地块肌理是城市土地划分形态的表达。它作为街道肌理与建筑肌理的联系中介,是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明确定义城市肌理与地块肌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地块肌理在街块、地块格局和地块三个层次上与建筑肌理、街道肌理的关系,并探讨了增强街道与建筑、建筑与建筑空间关联性的土地划分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城市历史街区为对象,在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建筑类型学的原理,探究胍理从原型到类型的演化规律。首先,建立肌理图形的原型概念,包括街巷肌理和建筑肌理两个层次,探究蕴含在其中的历史意义;第二,分析肌理演化的双向过程,即源于自主更新的建筑肌理演化和来自外部干预的街巷肌理演化;第三,归纳出原型、类型、异型三种不同的肌理组织,并进一步提出了相似性类肌理和同构型类肌理的识别方法。本文的研究针对我国历史街区的现实状况,试图通过"类肌理"的概念,来认识那些"非典型"民居建筑的价值和意义,并遵从内在的演化规律,以最小的干预方式,将整治措施控制在肌理的单元内部。研究结果将进一步转化为一种"微创型"的修复术,指导历史街区的保护性修复,把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理念落实到实施层面。  相似文献   

3.
赖德霖 《建筑师》2018,(5):15-22
20世纪中国园林美学研究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众多学者在法、变、境、情诸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明清以来中国园林美学的不同追求,即本文借用清代诗学理论所归纳的"肌理说""格调说""神韵说"和"性灵说"。陈从周以其对生命的热爱,对性灵的追求,在文学、艺术和建筑学诸多领域的精湛学识,对实地和遗存乐此不疲地探访,对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以及对园林营造的躬自实践,在所有这些方面的贡献尤其突出:他以诗法画理和实践经验入"肌理说",以诗词、戏曲品鉴补"格调说",在建筑界开园林"意境"品评之先,带动"神韵说"发展,并通过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国园林的生命和情感表达,在中国园林美学的"性灵说"方面独树一帜,从法、变、境到情,揭示了中国园林美学的一个新境界,并代表了对于"诗意栖居"理想的一种东方式理解和追求。  相似文献   

4.
耗散结构理论关于系统结构演化的涨落与古村落肌理保护与更新存在一致性。文章针对传统肌理受到明显干扰的杭州建德市李村村古村落,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探讨古村落肌理保护与更新问题。通过梳理其传统肌理要素,分析村落空间形态的涨落,面对保护与发展的困境,提出了4点具体对策:控制系统开放条件,保持古村落独特性;重视内部各肌理非线性作用,推动村落肌理有机更新;控制村落系统涨落秩序,以"涨""落"引导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强调系统自组织,加强社区内部管理。  相似文献   

5.
杨怡楠 《建筑师》2018,(6):68-73
"拼贴城市"是由柯林·罗和弗雷德·科特于《拼贴城市》一书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旨在将"拼贴术"的思维和手法从艺术领域拓展到城市和建筑的设计与更新中。本文着重分析这一思想的背景来源,探讨其"城市作为背景"主张背后的中立历史态度。最后以德国法兰克福历史博物馆的设计竞赛为例,解读其如何以拼贴视角对待基地环境,实现当代语境下城市空间的重构和以历史肌理为基础的城市更新。  相似文献   

6.
以城市肌理为主线,介绍了城市肌理的相关概念,并分析了影响自然肌理和人文肌理的主要因素,从自然环境、场所精神、就地取材等方面,探讨了自然肌理和人文肌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华中建筑》2021,39(4)
该文以区域建筑观解读城市空间肌理的角色与价值,系统梳理了东西方城市空间肌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归纳了空间肌理时空演进过程中的规律与特征。从空间形态角度解析了空间肌理多维生长的进化过程,总结了外部因素影响下空间肌理应激适应的变化规律,对比了多元主体引导下的空间肌理主动控制的组织机制。从城市时空背景的异同中探索了空间肌理形态构成与演变的内在联系,为"后城镇化时代"城市空间肌理优化提质、保护更新与特征塑造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城市肌理组织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先阐述了复杂系统的一般组织原则,然后探索了作为复杂系统的城市肌理的连接方式、相互作用规律和等级组织规则,指出现代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城市肌理的组织不合理表现在连接要素的缺失、对城市相互作用力的倒置、城市肌理的简单并置和平直化处理等方面。最后,讨论了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城市肌理组织思想对我国的启示,认为要提高我国城市肌理组织的合理性,就应当丰富城市肌理的组成要素,充分尊重城市的自组织力量,层层嵌套(分形)地组织城市肌理,促进"虚拟空间"与实体肌理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9.
浅谈城市肌理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盈 《山西建筑》2008,34(4):54-55
通过阅读《Collage city》,在其城市肌理认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肌理功能空间进行梳理,结合海杜克的"假面"城市理论作比较,探索当代多重肌理体系并存情况下的城市设计新理念,并提出城市三维化设计是解决这一矛盾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瑾  谢玲 《华中建筑》2012,30(6):105-108
对城市肌理的研究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城市性格。大连具有浑然天成的城市风貌与魅力,其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城市肌理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特殊性。大连城市肌理的形成历经了原生聚合阶段、跨越发展阶段和跨越扩展阶段。文章通过分析大连的城市肌理演变过程,说明了在城市肌理演变过程中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及统治者的政治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并借此思考未来大连城市化过程中的建设发展策略——即城市肌理保护及传承。  相似文献   

11.
颜慧  杨易栋 《华中建筑》2006,24(1):i0017-i0020
城市中的建筑逃避不了与城市的对话.包括对城市空间的解读、对城市历史的尊重、对城市生活的贡献等等,而浙江省人大、政协办公楼作为浙江省人民大会堂的配套工程.这样的对话应该更为积极、更为全面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住宅区规划实例,提出从项目基地的地貌、形态、肌理等属性导出其特征性,进而梳理出规划的设计方法.通过深入的基地分析、原生态研究,力图实现居住建筑与原生丘陵地貌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霍丹 《建筑与文化》2008,(10):80-83
植物在建筑外环境与外观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综合考虑植物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并在设计中将其纳入统一的设计领域,将会对提高建筑的外观效果,营造更加完善的室外空间起到积极的作用。建筑的质感不同于传统的绘画质感,属于广义的质感现象。植物的生态习性和观赏特征是影响建筑室外整体环境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所有的形式因素和视觉效果与建筑共同构成了建筑的质感。  相似文献   

14.
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如何将旅游产业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是当今旅游城镇化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山东莱州云峰山文化旅游产业区山孙家村改造试验为例,试图探讨旅游开发与旧村改造的关系,基于肌理操作的原理,通过空间改造设计的策略使其具备特别好的产业推进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生命的隐喻、织理性建构与系统性操作三个层面展开叙述,力图构建非线性有机建筑模型,以推动建筑向更深层级递进。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现有规划,在不利的三角形地块和较高密度要求的条件下合理布局,如何创造出令人满意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Image analysis is a technique used in a number of subjects, but to date not extensively used in the geological sciences.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way image analysis is used in the various disciplines and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methods and its potential uses in geology and particularly engineering geology.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way image analysis can be applied to rock structures and textures. It is hoped that this overview will provid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literature, which is published in a variety of related fields. Electronic Publication  相似文献   

18.
在如今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交通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一些城市的发展不仅缺乏人文关怀,也引发了城市形态的割裂。本文从“城市碎片”和“织补”的理念出发,通过对当下的城市片段化的现状问题的分析,从而探讨城市碎片问题的织补整合策略,意在塑造城市形态的完整、城市活力的多元和城市结构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技术令建筑师能够开发出复杂的图案操作方法。这在当前建筑表皮中各种表现的可能性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平滑几何、镶嵌、材料的肌理和层次(比如遮阳)。不过,对FOA的阿里桑德罗(Alejandro Zaera—Polo)而言,图案在文化和政治上的可能性远不止于仅作为一种装饰,它帮助一些新项目在城市文脉方面应对全球化带来的一些关键问题:调和“城市白板”和文脉主义的对立,并在地方和全球间建立连接。  相似文献   

20.
梁雪  孙雪 《世界建筑》2005,(12):94-96
建筑是由空间、形体、材质3大要素构成的,而三者之间,形体是营造空间的客观条件,材质则是建构形体的物质手段,本文将通过盖里和迈耶作品的比较研究,特别是探讨两位建筑师对形体与材质划分的方法,以寻找材质划分、材料使用与建筑形体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