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张永 《北方建筑》2023,(6):9-14
钢套箱是深水基础中常见的临时性挡水结构。本文研究对象为钢套箱围堰,以实体工程为依托,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围堰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形,并以MIDAS Civil 2016建立数值仿真模型,探究围堰结构的力学特性,最终得出围堰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满足设计要求,而顶部沉降量超出控制值,需要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加固;围堰底部与侧板连接处的弯曲应力和剪应力最大;围堰面板底部和上部变形最小,变形由外侧向中心扩张。根据现场监测和数值仿真结果,可以解决深水围堰的安装难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江坪河水电站土石围堰处于古堰塞湖沉积淤泥层上,其最大堰高83.4m。为确保围堰施工质量、安全及进度等要求,结合上游围堰工程特点及现场实际水文地质情况,对弹性混凝土防渗墙成槽及置换区淤泥开挖技术方案进行优化,并采用网格式喷射混凝土替代膜上干砌块石压重施工技术,缩短了围堰施工工期,保证了围堰防渗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舟山普陀区沈家门港海底隧道北岸明挖段基坑的南侧为浅海海域,海域内初步施工采用模袋砂围堰隔断海水。为了分析施工过程中围堰变形情况,对施工过程中围堰的沉降和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并与理论计算相对比。监测数据表明,在海底淤泥质土层上进行模袋砂围堰施工易受海水涨落潮时的水流冲刷、水位变化影响,围堰产生较大变形,最大沉降和水平位移量分别达74.1,216.6 cm;用简化Bishop法计算的围堰稳定性也不满足要求。根据现场监测和理论计算将海域内部分围护更改为钢管桩加既有模袋砂的隔断形式,围护形式调整后,沉降和水平位移得到有效控制。分析结果可为沿海淤泥质土地质条件下深基坑采用模袋砂围堰施工和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当盾构隧道底部是淤泥层和细砂层等软弱地层时,容易在运行中因振动产生蠕变或液化而使隧道沉陷变形。以往的解决办法是从地面采用搅拌桩或旋喷桩进行加固,但从地面加固存在征地、管线迁改、影响交通等诸多问题,而在隧道内采用特制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则可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5.
田野  赵斌 《四川建材》2019,(8):76-79
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具有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及具有一定蠕变性等特点,在地层中一般作为弱力学层的软弱夹层,使得软土地层的强度和变形较为复杂。以含淤泥质粉质黏土的某软土基坑为背景,通过监测桩体的水平位移和周边地表沉降变形,发现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含淤泥质粉质黏土层的地层变形较大,易造成基坑不均匀沉降;利用FLAC3D软件分析了内摩擦角φ和黏聚力c值对软土的变形影响规律,发现随着φ和c值的增加,基坑变形减小,与现场监测变形结果一致;通过分析得出,有效控制淤泥质黏土层的含水率,及时有效地监测基坑变形,是保证含淤泥质粉质黏土软土基坑安全高效施工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揭阳某工程水中钢板桩土围堰为例,在施工区域的淤泥层较厚情况下,比较分析了先插打钢板桩后填土和先填土后插打钢板桩两种施工方案围堰的稳定性,以此来探讨填土对水中钢板桩围堰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稳定性验算内容包括:基坑抗隆起稳定性验算、基坑抗滑稳定性验算、钢板桩稳定性验算、围囹稳定性验算、支撑稳定性验算等。验算结果表明,先填土后插打钢板桩形成的水中钢板桩土围堰稳定性系数较高,满足施工要求,研究成果对相同类型水下淤泥层较厚的水中钢板桩土围堰设计及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鹭江道海滨地下停车场围护结构施工经验 ,分析了海滨淤泥层较厚的基础围护结构选型 ,并着重介绍钢管桩与旋喷止水围堰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工业建筑》2016,(9):71-75
研究对象为两层底部大底盘和主楼底部四层结构试验模型,加载点分别设置在底部大底盘的顶部和主楼底部四层结构的顶部,对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其承载力、位移、延性、刚度、退化过程、滞回特性、耗能以及破坏特征。研究表明:上部结构的承载力和下部结构的承载力相差较大;加载点高度为1 350 mm时,滞回曲线内凹,存在一定程度的捏拢现象,反映出模型存在一定的剪切变形和滑移;模型加载过程中,承载力下降均匀缓慢,具有良好的抗倒塌和变形能力,骨架曲线较为平滑,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弹塑性变形能力;加载点高度为800 mm时,结构刚度较大,滞回环正、负方向不对称,具有一定程度的捏拢,但捏拢程度较加载点在顶部时轻。  相似文献   

9.
采用卸荷比—回弹模量分析法对砂土、粘性土、淤泥及淤泥质土的回弹变形研究发现,不同性质的土卸荷影响深度亦不同:砂土的卸荷影响深度要小于粘性土的卸荷影响深度,而黏性土的卸荷影响深度又比淤泥及淤泥质土卸荷影响深度小;则在相同开挖条件下,在工程中计算回弹变形量时考虑基底以下土性的不同而引起的计算深度上的差异是更为准确;在相同固结压力下,淤泥及淤泥质土土样的最终回弹量大于同条件下粘性土最终回弹量,砂土的最终回弹量最小。回弹变形随时间的发展与固结压力、卸荷比、土的性质密切相关,同时土性的不同在回弹变形随时间的发展上又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武汉东湖通道湖底淤泥工程主要处理东湖通道围堰区域内的东湖湖底表层淤泥。工程设计首先确定了本工程处理后的淤泥消纳单位和处理后的淤泥泥质及尾水标准,然后在综合分析各种淤泥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本项目的实际,确定对围堰1~3区和围堰4~5区的淤泥分别采用压滤脱水固结法和原位固结法进行处理,并介绍了这两种淤泥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及配套设备。实际处理效果表明其达到了设计要求且淤泥总量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11.
在水泥水化初期,钙矾石的形成对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流动性经时损失等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掺加高效减水剂对钙矾石结晶形成的不同作用效果,分析了产生两种不同作用效果(吸附抑制和吸附促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张乔  习康 《山西建筑》2008,34(17):175-176
主要研究了粗、细骨料粒径、级配以及砂率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测定了在基准配合比下,砂的细度模数变化以及碎石颗粒级配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并就骨料粒径、级配的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城镇化推进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地区地域广阔,各地差异极大,开发不可能整体平面展开,必须有重点,以点带线带面顺序展开。城镇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决定了其在区域开发中的战略高地作用。西部地区城镇建成区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七,但聚集了西部25%的人口和55%的社会生产力。城镇是实现西部大开发五大战略任务的空间集合点。实施西部大开发,应以推进城镇化为主线,带动西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一、以城镇为中心带动区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区域发展理论表明,经济要素由于具有流动性(土地除外)和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在趋利动机的作用下,会向着能够获得较…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以建筑物出口条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建筑物出口条件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得出建筑物的内外出口、疏散指示、疏散门以及疏散通道等均会直接影响人员的疏散效率及人员自身的安全,因此建筑物有必要加强对出口条件的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净砂和粉砂土(粉土含量为10%,20%)试样进行三轴不排水试验,研究了粉土对砂不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如使用粒间孔隙比es,就可以在与砂土相同的框架内描述粉砂土的不稳定特性。  相似文献   

16.
在实地考察体验的基础上,以海南三亚和浙江千岛湖滨水度假酒店为例,对滨水度假酒店在特色表达方面的设计策略和手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界面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界面管理的必要性、界面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和界面管理方法,对常见管理模式下的界面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界面管理方法,并且探讨了信息技术在项目界面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再生细骨料对再生混凝土表观密度、抗压强度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拌再生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与再生细骨料掺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表观密度随着再生细骨料掺量的增加而逐步减小.水灰比为0.55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低于普通混凝土,水灰比为0.35时,再生细骨料掺量为3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且各掺量下均高于普通混凝土.不加任何矿物掺合料的情况下,各龄期的电通量变化规律与相应龄期的强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再生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9.
合同管理对工程造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源 《山西建筑》2008,34(18):249-250
叙述了总价合同模式、单价合同模式、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分析如何结合合同的管理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指出加强合同管理对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Li  Yangluxi  Chen  Lei 《Building Simulation》2020,13(2):419-438
Building Simulation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voids in tall buildings on the surrounding wind environ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ular technology, there h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