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筑作为气候和能量的调节器,其围护结构具有对自然元素选择性接收和内外环境交互调控的性能。在与气候环境的适应而不是对抗的过程中,围护结构需具备更为复杂的与环境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机制,本文将其归纳为"建筑围护性能机理"。根据其中主要作用与反馈路径总结出的设计策略——被动式气候调节腔层、热质动态调蓄、生态介质表皮和光热平衡遮阳,构成了交互式表皮设计的关键技术,体现出绿色建筑在表皮层面回归建筑学本体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笔者在2015年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从结构和环境调控两个方面论述了建筑技术史在建筑学教育和研究中的重要性。前者与我国建筑史教学中建筑技术史的缺失有关,而后者则在班纳姆对现代建筑史学技术观之批评的基础上,涉及环境调控的技术史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议题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当代建筑》2021,(10):6-14
"空间—技术—形态"三位一体,以工程技术性引领而凸显建筑学的艺术性、文化性、生态性."工程引导意匠"以工程技术的客观理性约束主观随意的建筑形式追求,利用科技工程原理启发建筑创作建筑的空间、形式、景观创造与结构建造、环境调控、功能工艺、智能设计等工程原理及技术场景密切交互融合,突出艺术性与技术性高度整合的建筑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META-工作室     
正META-工作室主张以"建造+研究"的并行模式探索当代空间,关注如何让建筑成为人文、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媒介,重塑建筑与周边环境之间的联系。我们认为面对当今中国,应时刻保持这样的觉知:建筑实践正陷入对习以为常的"物的营造"而非对差异化环境的敏感回应,我们需要走出路径依赖,重新审视流动的现实。META-以"现实研究-新命题-新原型-实践"为探索方法,采集每一个场域复杂、鲜活、多维度的日常信息,提炼为一种包含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角度的多重认知体验,而后将这种触觉和思考落地,形成不拘一格的建筑实体。同时,我们也非常专注于实际建造:从原型到不断的材料工艺实验,再到空间体验的贯彻,让建筑真正有效地融入当代生活,与之共生。  相似文献   

5.
"基础设计"是赫伯特·克莱默(Herbert Kramel)教授于1984~1996年间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建筑系发展的一套结构有序、高度综合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法,并通过与东南大学之间的"南京交流"(1986-2011)计划显著地影响了中国的若干所建筑院校。本文结合克莱默的生平及其所处时代的各种思潮推演其教育思想与建筑观的形成,并展现其在特定环境下对教学的体系化建构。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以民间的建造—"土木/营造"为基础的,其单体和聚落是人与自然、社会之生态关系的空间呈现,并在历史演变中延续和发展着这种空间的自然/人文生态关系。近现代以来,尤其在近30年来剧烈的城镇化进程中,传统乡村空间的自然/人文生态遭遇着严重的破坏。当下的乡村复兴正是以自然/人文生态保护下的乡村发展为目的,乡村空间的生态发展成为当下建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之核心目标。然而,长期以来的中国建筑学术界的民居研究,脱离真实的"土木/营造"之传统建造体系而过于注重民居建筑的表面形式,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实践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而,拨开"形式风格"之迷雾回到"土木/营造"的传统建造体系中,从传统建造体系的合理内核中探求其现代化路径,是乡村空间得以生态发展的关键。因此,本论文基于"土木/营造"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本质之理论,以闽东北传统建造体系"土木厝"作为对象,研究其在自然地理、社会文化条件变化之中的适应性演变—应变之规律性,认知传统建造体系的内核以辨析其现代化方向和路径之可能性,从而为乡村复兴中将民居和聚落的保护发展联结为连贯的生态系统提供理论视角。福建作为中国历史上汉人移民的集聚地,闽东北区域是移民经陆路和水路迁徙通道入闽的首站。中国传统建造体系"土木/营造"在移民至闽东北的迁徙和定居过程中再适应而演变发展,形成闽东北传统建造体系—"土木厝"。然而,闽东北区域内因地形阻隔而形成相对地理独立、生态差异、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的多个地理文化单元,移民在其间定居和相互交流的发展中,"土木厝"以类型学原理在各地理文化单元中因建造因素的差异而不断应变,形成极为丰富的各种演变类型。本文限定闽东北为空间范畴,以唐末至今为时间范畴,研究"土木厝"的应变规律。"土木厝"依据闽东北移民族群的社会文化因素组织空间,根据自然地理因素构筑居住与礼仪空间并置的单座建筑/院落,依据家庭/族群关系和地形条件组合形成聚落。本文以闽东北人文地理背景下"土木厝"的演变规律定义其建筑学基本类型,在基本类型建造要素分类与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其对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应变:地形、气候和材料是"土木厝"应变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基底、墙体、构架、分隔面和屋顶等建造要素在自然地理因素变化中再适应而发生单体类型的应变;家庭模式、经济模式、宗法信仰、行为习俗和安全防卫是"土木厝"应变的主要社会文化因素,因素的差异造成行为方式的差异,行为空间的变化引发"土木厝"的单体类型和聚落类型的应变。依据"土木厝"类型应变的研究和调研,初步划定了"土木厝"在闽东北地域的人文地理范畴。"土木厝"应变的研究思路,是去除闽东北民居形态差异和风格特征理论的干扰而直达其建造实质的途径,对于当下乡村复兴中明晰传统建造体系之核心价值与社会现代化发展需求之间的合理衔接在思想方法上提供指导意义,即:在地形、气候条件无实质性变化而建造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逐步现代化的当下,应循"土木厝"应变逻辑而探求其现代化更新的路径。此外,"土木厝"的应变研究亦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土木/营造"观念的佐证,并作为案例有益于重新诠释中国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7.
动态     
<正>2016年"梁思成建筑奖"颁奖典礼在京举办5月17日,2016年"梁思成建筑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办。生态建筑的倡导者和生态建筑理论的创立者、绿色和生态建筑设计的旗帜性人物、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Kenneth King Mun YEANG)及尊重环境、秉持"相融方式"建造观并推崇简约建造成本的中国建筑师周恺获奖。从2016年开始,梁思成建筑奖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评选活动,奖  相似文献   

8.
赵彬  徐齐帆 《华中建筑》2010,28(8):168-170
该文通过对武汉近代营造厂的考察,研究其特殊的形成背景、发展动因及发展过程,以完善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建筑技术部分的研究,使之更具整体性,同时为近代建筑地域性建造技术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郑红彬 《建筑师》2022,(4):43-50
钢筋混凝土建造技术的发明带来了建筑业的革命。在新的建筑生产体系中,建筑师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建筑 生产的技术把控。建筑师中的大多数,不得不依赖于熟谙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土木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来完成钢筋混 凝土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以及建造施工指导。与此同时,掌握材料和技术之核心要素——钢筋生产及加固技术——的 利益集团及其贸易代表也通过与土木工程师联合,开始以参与设计和建造的方式介入建筑生产中,而不再仅仅扮演单 纯的建筑材料供应商的角色。本研究以钢筋混凝土这一源自欧美的现代建造技术及其知识体系在近代上海的扩张过 程为切入点,尝试分析制度层面随之而来的儒匠关系变革,涉及建筑师、土木工程师、建筑行政管理者、营造厂、建筑 材料供应商等方面,试图初步揭示其关系变革背后的观念冲突与影响,及其各方在儒匠沟通方面所作努力。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工业化建造和智能化建造已成为传统建筑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钢结构建筑具有天然的预制和装配特点,更适合工业化建造的发展之路.对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建筑全过程、全专业、全产业一体化建造技术进行了研究及探索,建立了基于BIM技术的一体化建造技术框架,总结了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建造的指导细则;提出了一体化建造评价理论框架,编制了相应的评估软件;研究了基于产品模式的低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和基于EPC模式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一体化建造技术逻辑,分别开发了相应的一体化建造平台,最后通过工程示范验证了平台的技术与模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沈实现 《建筑师》2006,(5):10-15
现代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虽然处于不同的领域,但却属于同一层面的行为模式,它们是彼此互动,同构发展的。本文结合大量实例深入剖析了现代艺术的创作思想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探讨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现代结构与新建筑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化构成了当代人类生活世界的基本现实。“现代”与“古代”之间存在着一种生存性的张力,表明人类生存品质和样式的变化。这种情形的发生有一个社会和思想的结构性基础,这就是所谓“现代结构”。现代结构以及它所导致的生存品质和样式,体现出的现代性原则,是科学化和民主化。建筑的现代化同社会的现代化一样,代表着一种生存品质和样式,也体现为一种观念形态。如果我们把建筑的现代化作为“新建筑文化”建构的起点,那么同样也应当首先关注和探究它的“现代结构”,关注这种新文化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在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发展的大理论框架下,本文结合实例对建筑美学的转变进行了分析,由此梳理出现代建筑美学演进的大致脉络。  相似文献   

14.
刘珊珊  黄晓 《华中建筑》2014,(2):173-177
南浔园林作为近代江南园林的一支重要地域流派,曾受到强烈的西洋影响,体现在吸取西方的造园手法,使用进口材料与新建筑材料,以及引入近代西方的建筑技术几个方面。这些都使南浔近代园林带上了强烈的近代特征,呈现出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该文通过对述园、颖园、小莲庄和嘉业藏书楼四座现存园林中的近代建筑的分析,探讨其对于西方建筑文化和建筑技术的吸收以及其中体现的中西合璧的近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董婧 《城市建筑》2014,(8):99-99
伴随后工业时代到来,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日益成为实践热点。本文以获得普遍赞誉的此类型佳作--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具体改造手法,揭示其设计策略,为此类型实践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对成都市区内优秀近代居住建筑生存现状的实地调研究中,发现了一系列其保护利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积极有效的建议与措施,以此呼吁人们对优秀近代历史建筑的珍爱。  相似文献   

17.
童乔慧  孙政  张玲 《华中建筑》2009,27(10):137-140
该文认为青岛城市与建筑的现代转型在1929年~1937年间达到巅峰,这段时期的青岛城市建设和建筑样式都处于转型时期。文章对于转型时期城市格局、建筑样式的论述对厘清青岛的历史文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制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安墉 《工程机械》1998,29(3):27-28
本文讨论了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主要特征。探讨了21世纪制造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寇寰 《华中建筑》2015,(2):168-172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已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而水工业遗产作为工业遗产大类中的一个分支,涵盖了城市现代化与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其相关研究还未完全展开。该文通过对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纲领性文件《下塔吉尔宪章》的解读,界定水工业遗产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对武汉宗关水厂历史建筑遗产——原既济水电公司宗关水厂旧址进行建筑测绘与相关史料的调查研究,试图发掘武汉水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为武汉市工业遗产研究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扩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重构建筑学与国家的关系:中国建筑现代转型问题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家与建筑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这一关联的现代转变及其影响至今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还鲜有讨论。本文考察19世纪中叶以来,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国家性质的变化对中国现代建筑专业的影响。文章论证,在近代中国,伴随着外来势力和文化在中国影响的扩大,多元的公民社会出现并成为建筑商品化和多元化建筑价值取向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建筑的话语权的把持者,即建筑职业标准和审美评判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建筑师职业在中国社会分工中的独立。传统国家与建筑业的主宰与被主宰关系被以租界为代表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取代,建筑形式从传统等级社会的制约下获得了发展的自由。20世纪20年代之后新的民族国家的建立不仅延续了外国租界对于建筑活动的法制化管理方式,还出于国家认同和改造国民的需要,推动了建筑中关于民族风格的探索以及对于政府行政建筑、纪念物和国民教育空间等特殊类型建筑的建造。国家与建筑学形成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以后,限于当时的建设条件,国家与建筑再次经历了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多元化格局为中国建筑业的繁荣提供了新的条件,国家正在重建与建筑之间管理与被管理、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