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建设具有投资大、无成熟设计施工规范、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定安全风险,开展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施工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施工期安全风险,从洞库稳定性与水封性两个方面,开展了洞库施工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结合中国首座大型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工程对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中,开展了地下水封石油洞库风险因子识别,进行了风险因子重要性和引发功能失效概率调查;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获得了风险因子模糊权重集和模糊评价集,得到了风险因子影响程度排序;总结了某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建设中典型稳定性和水封性风险事故,分析了事故发生原因,并与上文所得风险因子影响程度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不但为提高地下水封石油洞库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支撑,而且还可丰富地下工程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大型地下水封储油洞库规模大、工程施工技术复杂、安全性要求高、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的特点,对模糊网络分析法进行了改进,并应用于该洞库施工风险评价。基于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可行性、客观性等原则,建立了施工风险两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二级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价,得到模糊关系矩阵;经过计算进而得到该洞库施工风险的整体风险水平和各个风险因素相对于整体风险的重要度排序,且综合评价结果为较高风险;针对重要度排序高的风险因素,分别提出了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国内地下水封储油洞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分析与控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1湛江地下水封洞库工程概况 湛江地下水封洞库地下部分为原油洞罐及其配套设施,包括原油洞罐(10个主洞室)、竖井(10个)、水封墙、水幕系统(8条水幕巷道)、施工巷道(3条主施工巷道、15条连接巷道)、监测设施(运行安全监测和储油水封控制监测1等。其中占工程主体的基本都是地下巷道及洞库的施工。由于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地下交通洞在施工原理上与地下水封洞库巷道与洞库基本相似,因此分析与了解其施工技术与结构原理,对湛江地下水封洞库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封储气洞库原理及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结合我国第一座地下水封储气洞库工程, 对水封式地下储气洞库的原理及设计作了简单的论述。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地下水封储气洞库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探讨。为我国地下储气洞库工程的发展、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研究大型地下水封洞库群的施工特点,提出了机械化配置要求,分析了机械化配套施工的优越性,并根据机械化配置原则,给出了大型地下水封洞库机械配套组合。  相似文献   

6.
王刚  段天玉 《建设监理》2023,(12):78-8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全面高速发展,军事、工业等各个领域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长。其中,石油的战略地位尤为重要,因此石油储备体系应运而生。石油储备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意义重大。由于石油自给能力不强,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较高,我国从2000年前后开始研究、建造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技术。该技术成熟后,作为安全可靠的储存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我国目前已建地下水封石油洞库项目很少,尚未形成有效的成套理论体系来指导建设,因此其在建设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始终是国家和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基于此,立足于地下水封洞库施工安全管理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旨在推动地下水封洞库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是影响水封式地下储油洞库群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洞库群的开挖导致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因此储库水封系统必须保证稳定的地下水位。以“黄岛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的设计方案为模型,基于流固耦合分析理论,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主要分析了饱和水状态下,渗流场对洞库周围围岩应力、位移变形和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并确定合理的水封方案和最优的水封巷道高度。文中所得结论对实际地下洞库群的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LPG地下水封洞库在国内已建设7座,由于洞库规模的扩大,我国建设洞库的技术已不能直接照搬国外的技术,必须要有一定的提高。从设计、施工入手提出了9条需要注重和提高的技术,涉及洞库的设计优化、施工方案优化,以及洞库选址及安全施工等方面,供国内建设洞库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型地下水封洞库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点与难点是对地下水的控制,为了给设计与施工工作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与技术指导,结合国内首个大型地下水封洞库项目,在水幕系统内开展了大量的水文试验以及各种水文监测工作。将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得知洞库上覆岩体的渗透系数、围岩的富水程度及稳定静水压力是极不均匀的。利用部分统计数据计算了洞室的涌水量,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得知理论计算量普遍大于实际监测数据,而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计算的洞室涌水量与实际相接近。可为后期地下水封洞库建设提供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首个大型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工程为背景,基于离散介质流固耦合理论,开展地下石油洞库水封性和稳定性评价。通过室内岩石三轴试验和结构面剪切–渗流耦合试验,获得岩石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结构面的剪切模量、水力开度等参数。根据施工巷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和水位变化情况,对围岩参数进行反分析,获得较为可靠的洞库围岩参数。综合上述成果,分析地下石油洞库的水封性和稳定性特征。研究发现,在水幕压力为50 kPa条件下,该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稳定水位位于主洞室上方约60 m,且大于洞内储存介质的压力,满足洞库水封条件;洞库各主洞室位移为9~30 mm,达到洞室稳定相关控制标准;分析8#和9#主洞室边墙附近的水平应力、竖向应力、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的变化,并将其划分为3个区域,即松动区、扰动区和未扰动区,其中洞室松动区范围约为6 m。研究为大型地下石油洞库水封性和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