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宝钢不锈钢公司1780mm热轧生产线上的宽度控制主要采用了粗轧设定数学模型(RSU)及自动宽度控制模型(AWC)。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宽度控制模型的设定计算值和实侧值时常有较大的误差、学习系数经常处于不稳定的波动状态等问题,深入分析了粗轧设定宽展模型,对宽展模型中水平宽展系数及立辊宽展系数进行了优化,并改进了宽度自学习方式。结果表明,1780mm热轧生产线带钢的宽度精度显著提高,由改进前的92%提高到目前的98%以上。 相似文献
2.
一条粗轧热带钢进入精轧区通过六座连轧机架轧制,实现自动化功能代替人工手动操作,轧出符合温度、宽度和厚度目标值要求的精轧热带钢.上述这些都是由精轧数学模型程序来完成的。精轧数学模型有七个功能程序,即轧制策略、轧制表预计算、入口校正、温度再调节、轧制表后计算、轧制表自适应、负荷再分配.对这七个功能程序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9.
10.
为了得到带钢热连轧生产各种设备的设定值,进行设定计算时所使用的数学模型统称为设定模型。主要介绍RSUC粗轧设定模型,详细介绍了粗轧设定计算RSUC流程、板坯温度计算、粗轧区域板坯厚度及宽度计算。通过模型计算,最终得到中间坯的目标宽度、厚度及温度的最优控制。 相似文献
11.
1780轧线数学模型的应用及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数学模型是热连轧过程系统中的关键控制核心,其参数设定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尺寸精度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不锈钢分公司1780热轧厂就采用了东芝三菱先进的模型控制技术。本文对所采用的主要轧线数学模型的控制特点及在实际生产中对参数的确定与优化方法进行了描述,解决了一系列与模型相关的问题,为正常生产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2.
13.
1 780 mm热连轧机带钢头尾宽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不锈钢分公司1 780 mm热连轧机投产二年多来,碳钢与不锈钢的功能考核已经完成,但由于参数优化的原因,各项精度指标在控制上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就碳钢的宽度而言,针对带钢头尾宽度拉窄的现象,通过对模型相关参数的优化调整,有效解决了头尾宽度拉窄的问题,提高了带钢的宽度精度。 相似文献
14.
重点介绍了宝钢集团上海第一钢铁有限公司新建的不锈钢工程中1780轧线过程控制集成技术及该系统的构成、系统功能、数学模型的特点。并对模拟轧钢技术及三菱的软件平台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安刚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轧厂1 780 mm热连轧机组板形设定模型,介绍了均匀承载辊缝计算模型和带钢响应模型、中间机架带钢模型、带钢临界翘曲模型等模型的算法和基本思想.对模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换规格后前几块板形不良、高强系列薄规格板形不良、产品存在潜在板形缺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改进后的模型在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产品板形和平直度指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18.
改进后的志田茂变形抗力模型是比较经典的变形抗力模型,但该模型没有考虑残余应变对于变形抗力的影响,不能完全适应现场生产的需要。作者在分析研究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热连轧厂大量实际生产数据的基础上,在原变形抗力模型中考虑了碳质量分数的影响,增加了对应的影响系数,用于修正残余应变的影响,从而使该模型更贴近于现场实际。模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预报精度明显提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对宝钢2050热轧机架间原冷却控制模型进行了分析,对阀门开启模型以及冷却水控制模型进行了修改,提高了带钢的终轧温度精度,模型投入后7个月内减少性能废钢超过3300t,为同类型轧机机架间冷却模型的改进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1 580 mm热连轧机由国内自主研发设计建造,其精轧过程控制中厚度分配采用标准负荷分配策略,温度计算采用沿轧线分为不同的温区,沿带钢厚度方向分为不同节点的方法,轧制力计算应用四阶Runge Kutta方法求解单位轧制力的Orowan差分方程,辊缝计算充分考虑了宽度、速度、热膨胀及磨损等的影响,同时采用模型自学习提高模型预报精度,通过模型实现高精度的头部厚度控制。模型系统投入使用后,运行状况良好,精轧设定模型厚度控制精度在(±50~±60)μm之间的平均命中率达到96.37%。该项目的成功经验,对国内新建或改造的热连轧项目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