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柴油机螺旋撑簧油环采用单刮油边结构,并去除环体上的回油孔,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环体的强度,使环体的轴向高度和径向厚度大幅度地降低.新设计的单刮油边螺旋撑簧油环在接触比压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明显地改善了对气缸壁的贴合性,且油环切向弹力下降40%~50%,从而降低了摩擦阻力.试验结果表明单刮油边螺旋撑簧油环可使柴油机保持较低的机油消耗率,并使燃油消耗率降低1.3%~3.2%.  相似文献   

2.
汽油机活塞油环矮型环窜气机油消耗量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因燃油经济性、功率和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带来的机油消耗量增大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减小第1和第2道气环的开口间隙,测试了活塞环性能及活塞环张力,而且还研讨了活塞第3环岸泄油孔对机油消耗量的影响。研究的结果是减少活塞第1环岸处的窜气回流、合理控制较低的活塞环张力及活塞第3环岸开泄油孔,可降低机油消耗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6110/125Z柴油机出现的活塞环槽结胶问题,用易熔合金测量法对活塞进行温度测量,结果是:活塞燃烧室喉口温度、第1环槽、第2环槽温度均接近或超过各处允许的极限温度。通过采取增加冷却油孔,改进冷却喷嘴结构等降温措施,活塞各处温度平均降低10℃;活塞经过1000h可靠性试验和3000次热冲击试验,工作情况良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认为:布置内冷油道的振荡冷却活塞是降低活塞热负荷的有效措施;易熔合金测量法是测量活塞温度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款卧式风冷四冲程汽油机,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机体表面冷却、曲轴箱体结构、机油注入量、活塞回油孔尺寸、曲轴箱容积等因素对机油消耗的影响。试验发现:缸盖罩和机油温度降低6℃,通风损失减少32.50%,窜机油损失减少10.00%;减低曲轴箱体结构的流动阻力,可减少窜入燃烧室的机油消耗67.50%;在机油注入限值内,稍多的机油量会增加通风损失,但可以减少窜油损失;增大回油孔直径80%,降低窜机油消耗8.75%;曲轴箱注油室容积的增加对机油消耗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付建岭 《柴油机》2012,34(5):54-55
针对TCD2015V08柴油机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废气大、机油压力降低等故障,通过对故障件,如箱体、气缸盖、缸套、活塞主轴瓦连杆瓦、水泵等技术状态的检查和分析,确认系气缸盖回油孔与水腔壁裂,致冷却液与机油混合,造成了废气大、机油压力降低的故障;相应地提出了改进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在180型柴油机单缸及多缸机上进行降低机油消耗率的试验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机油消耗的因素,提出了改进措施,使柴油机在高速低负荷下的机油消耗率由25.84g/PS·h 降为2.2g/PS·h.在额定负荷时由6.6g/PS·h降至1g/PS·h 以下。显著地提高了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降低机油消耗和提高其使用寿命,是完善柴油机的基本任务之一。按机油消耗指标来看,苏联制造的很多柴油机落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从国外柴油机在苏联试验来看,机油消耗为燃油消耗量的0.4—0.7%,而较好的为0.2—0.4%。苏联柴油机制造业暂定的耗油定额为0.6—0.8。因此,在研究所和柴油机制造厂面前提出了研究结构和工艺措施的任务,使机油消耗量降低到燃油消耗量0.3—0.5%的水平。 降低机油烧损量gM·Y,课题涉及Ч9.5/10高速柴油机,其gM·Y值为燃油消耗量的1%以上。为了降低机油消耗量,在柴油机上设计和试验了不同弹性的铸铁油环和钢带环。油环弹性的提高是依靠采用专门的衬簧(弹簧式和片式)。油环弹性根据ГОCT7295一76测量,据此确定活塞环对缸壁的平均压力P。在8瓩柴油机—发电机组(柴油机2Ч9.5/10)上,研究了油环弹性对机油消耗及使用寿命的影响,使用燃油按ГОCT305—73、M10B2,机油为TY38—101—278—72,用下述负荷规范:空转、50%、75%、100%、110%。110%负荷规范下工作1小时(在100%负荷规范下工作9小时以后)。柴油机油底壳每经25小时加油一次,而机油的物理—化学分析试样每经  相似文献   

8.
《内燃机》2017,(3)
我们介绍了活塞环的设计优化,降低活塞漏气量。设计3组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减小活塞环闭口间隙、增加活塞泄气槽可以降低活塞漏气量,锥面环比反扭曲环更有利于降低漏气量。优化方案经过可靠性验证,活塞漏气量低于60L/min,没有发生恶化。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 我国向美国GE公司购买的ND5机车配用该公司生产的四冲程、V型、缸径228.6毫毫、行程266.7毫米7FDL柴油机。它自1956年首次从V型7FAL柴油机投入铁路运用以来,经过长期的试验改进,已经把柴油机的公升功率提高到相当高的水平,发展为性能指标先进、强化程度高的7FDL柴油机。从7FAL发展到7FDL的每次变革改进都是从活塞组件开始的。最初的活塞为整体铸铁振荡冷却结构,冷却油通过主:副连杆的止回阀流入连杆体的油孔,再经活塞销上的钻孔进入摇摆式振荡腔,整个活塞配制4道气环、3道油环(见图1)。这一结构的活塞经过11.2~16万公里的运行,机油耗量为燃油耗量的 2%左右,顶环发现拉毛。第一次改进是在铸铁活塞上进行,主要取消裙部第三道油环(见图 2)。这样顶环的寿命提高到24~32万公里。第二次改进仍在铸铁活塞上进行,主要是降低顶环位置和取消第二道油环(见图3),这样使顶环的温度显著下降,寿命提高到56~72万公里,机油耗量为燃油耗量的0.6~0.7%,平均有效压力从14.3kgf/cm~2提高到17.gkg/cm~2,在上述铸  相似文献   

10.
随着点燃式发动机热负荷和机械负荷的不断增长,活塞顶环槽容易出现严重磨损.研究发现有几种因素影响着活塞环槽磨损,例如活塞环表面粗糙度和硬度等,但是主要影响因素是活塞环槽侧面和活塞环侧面的干摩擦接触.分别从活塞和活塞环的角度提出了降低环槽磨损的措施.经过几种方案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过共晶铝硅合金活塞,环槽为碟形槽,活塞环为圆角处理的扭曲气体渗氮钢环,可有效降低环槽的非正常磨损.  相似文献   

11.
16240ZB型柴油机整体薄壁球铁活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述了该活塞的设计、三维应力有限元计算以及应力、变形和温度的实测结果;还介绍了高强韧球铁材料的性能;活塞的制造工艺特点以及装机运用的效果。通过770小时和参照《ORE360小时》台架试验以及在铁路牵引中45万余公里的实际使用表明,这种活塞的主要优点是:安全可靠,有较大的承载能力;使用寿命长,解决了活塞第一环槽早期磨损问题;机油消耗率从铝活塞的2g/(kW·h),降低到lg/(kW·h);燃油消耗率比铝活塞略有降低;消除了气缸套的穴蚀。  相似文献   

12.
孙维勤 《柴油机》2000,(5):45-46
新的或经过大修后的6135型柴油机,其排气管内有时有排机油的现象,以致造成下述不良后果。首先,未燃烧的机油随废气排出,使机油的消耗量增加;且由于机油燃烧不完善而产生大量积炭和其它燃烧生成物,从而造成:喷油嘴卡死、漏油或雾化不良,影响了柴油机的正常工作;活塞环(特别是第1道环)结胶;活塞环过热弹力下降;燃烧室温度过高而引起缸盖产生裂纹;加速活塞环、缸套、活塞等零件的磨损。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发生故障,使其寿命大为降低。影响柴油机排气管排油的因素较多,就6135型柴油机来说,根据多次试验…  相似文献   

13.
润滑油对发动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动机中影响机油消耗的因素也很多。本文针对不同的缸盖护罩、活塞、二道气环和油环背压,在电控汽油机上进行了机油消耗量的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总机油消耗主要包括活塞部分机油消耗和强制通风口机油消耗两部分,其中活塞部分机油消耗占总机油消耗的90%以上;改进型缸盖护罩能有效冷凝机油蒸汽,降低机油的蒸发消耗;对二道气环的改进能减少活塞环的磨损,并提高刮油效果;确保活塞与气缸贴合的更好,能有效阻止窜气的发生;油环背压的增加能够改善刮油效果,但由于同时增加了活塞环的磨损,在实验后期机油消耗量反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硬度塞法对250型柴油机活塞标定工况下工作温度进行测试,了解250型柴油机活塞燃烧室及环槽部位温度分布情况,为250型柴油机活塞热负荷分析提供边界条件,为同类型柴油机活塞设计和完善数据库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润滑油对发动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动机中影响机油消耗的因素也很多。本文针对不同的缸盖护罩、活塞、二道气环和油环背压,在电控汽油机上进行了机油消耗量的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总机油消耗主要包括活塞部分机油消耗和强制通风口机油消耗两部分,其中活塞部分机油消耗占总机油消耗的90%以上;改进型缸盖护罩能有效冷凝机油蒸汽,降低机油的蒸发消耗;对二道气环的改进能减少活塞环的磨损,并提高刮油效果;确保活塞与气缸贴合的更好,能有效阻止窜气的发生;油环背压的增加能够改善刮油效果,但由于同时增加了活塞环的磨损,在实验后期机油消耗量反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对改进的ZH1105W型柴油机缩口四角ω燃烧系统,利用热电偶法实测了标定工况下活塞顶面、侧面和内腔共16个特征点的温度。用Pro/E建立活塞几何模型,选取热结构耦合单元,并对模型网格进行了优化,结合试验值对活塞进行热分析计算,得到活塞三维温度场、热应力场和变形。计算结果表明,在标定工况下,活塞最高温度出现在燃烧室喉部达到310.7℃,最大von Mises热应力出现在排气一侧的回油孔顶部,为68.4 MPa,最大热变形量出现在活塞顶面边缘排气口侧,达到0.328 mm,这为活塞的结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CA6DE3国Ⅲ排放电控柴油机的低机油耗开发是通过对活塞环、活塞与缸套的间隙和活塞第一道环槽的优化来实现的。试验结果表明,样机优化后的标定功率机油燃油耗比为0.07%,满足低机油耗开发工程目标0.2%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晓礼 《小型内燃机》1997,26(2):34-39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有关2环活塞的油膜厚度、摩擦力和机油消耗量。试验研究表明,由于活塞间隙的大量窜气,使2环活塞的油膜厚度小于3环活塞时的油膜厚度。其结果是2环活塞的机油消耗量稍大于3环活塞的机油消耗量。采用作者们研制的专用试验装置,对摩擦力和机油消耗量与油环动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有关2环活塞的油膜厚度、摩擦力和机油消耗量。试验研究表明,由于活塞间隙的大量窜气,使2环活塞的油膜厚度小于3环活塞时的油膜厚度。其结果是2环活塞的机油消耗量稍大于3环活塞的机油消耗量。采用作者们研制的专用试验装置,对摩擦力和机油消耗量与油环动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内燃机》2017,(4)
针对新型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要求,研究天然气发动机主要技术特性,分别分析活塞顶面、环岸及环槽、销孔以及其他部位与柴油机活塞异同,设计了满足天然气发动机性能要求的活塞。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2 000 h耐久试验和20万公里路试验证,得出设计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