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 合关于数字黄河的若干思考 王家耀等 (0 1.0 1)………………水利规划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 杨希刚等 (0 1.0 4)…………论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赵业安等 (0 2 .0 1)………………………………………………黄河治理开发要遵循自然辩证法王道席等 (0 2 .0 5)…………论黄河河床不抬高的治本之策张 骅 (0 2 .0 7)………………李仪祉治黄思想评述———纪念李仪祉先生诞辰 12 0周年 李国英 (0 3 .0 1)…………………………………………………评《世纪黄河》刘万 (0 3 .0 2 )…………………………………贯彻科技治水…  相似文献   

2.
1.2 0 0 2年第 1 3卷第 1期泥沙输移强度计算公式的统一黄才安 ,严恺 ,奚斌 (1 )…………………………………………………………细观尺度的混凝土材料损伤李笃权 ,张克实 (7)…………………………………………………………………石羊河下游民勤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治理对策钟华平 ,刘恒 ,顾颖 (1 0 )………………………………………台湾石门水库泥沙处理的启示——略论陕西省石门水库泥沙防治对策夏迈定 (1 4)…………………………陕西省汉江、丹江非点源污染及控制对策张春玲 (1 8)……………………………………………………………黄河中游两…  相似文献   

3.
综 合试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西部水利 吴恒安 ( 0 1.37)…………密西西比河流域治理的措施及启示 后立胜等 ( 0 1.39)……汾河中游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 杨士荣等 ( 0 1.42 )………评述王化云的治河思想包锡成 ( 0 2 .0 1)………………………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秦莉云等 ( 0 2 .0 3)………………………………………………论黄河信息化建设 李银全等 ( 0 3.38)………………………测绘成果应使用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王新民 ( 0 3.41)…………………………………………………论黄河的长治久安李国英 ( 0 7.0 1)…………  相似文献   

4.
综合调水调沙是黄河不淤的关键措施……………刘善建(01.01)对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几点思考……………庞家珍(01.03)关于黄河治理策略的探讨…………………张秀勇等(01.05)ATL和VCL支持下的组件版本升级技术……周振红等(01.07)潼关高程的思辨………………………………刘红宾(03.01)建设“模型黄河”数字化工程………………姚文艺等(03.04)生态承载力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石月珍(03.06)黄河三角洲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颜世强等(03.09)对黄河连续5年不断流及防断流工作的评价…王亚华(04.01)黄河下游河道湿地浅析………………  相似文献   

5.
综 合以信息化促进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现代化 李国英 (0 1.0 1)………………………………………………建立“维持河流生命的基本水量”概念 李国英 (0 2 .0 1)……基于网格的“数字黄河”框架与平台技术研究 黄玉琪等 (0 2 .0 2 )……………………………………………黄河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段敬玉等 (0 2 .0 4)………论“以水库调控为中心”的治黄方略 韦直林等 (0 4.0 1)……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层次结构及指标体系研究 于兴军等 (0 5.0 1)……………………………………………综合性水利工程的经济学特性与政府干预 王云昌等 (…  相似文献   

6.
第 1期黄河水库群水沙资源化联合调度管理的若干思考廖义伟 (1 )……………………………………………论黄河下游河道的改造与“二级悬河”的治理高季章 胡春宏 陈绪坚 (8)…………………………潼关高程的稳定降低与渭河下游河道综合治理胡春宏 陈建国 郭庆超 (1 9)…………………………防洪减灾战略转变的理论内涵及其科学哲学基础周魁一 (2 6)……………………………………………我国防洪减灾对策探讨李坤刚 (32 )…………………………………………………………………………关于洪水管理基本理念的探讨程晓陶 (36)……………………………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河道健康状况评价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河流健康包括河道健康、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河流的社会经济价值.本文以黄河下游河道健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流健康与河道健康的关系,采用8个评价指标对黄河下游河道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世纪50~60年代黄河下游3个河段健康状况较好,为健康与亚健康等级,70年代以后3个河段健康状况逐年恶化,至2000年左右健康状况达到最低点,特别是花园口-高村河段,为亚病态等级,2000年以后由于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和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等下游河道健康状况有了较大程度的好转,达到亚健康等级.维持黄河下游河道健康的有效途径是"增水、减沙、调节水沙过程",建立完善的黄河水沙调控体系足今后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还提出了多沙粗沙区治理、修建古贤水库、塑造与维持下游中水河槽等6项黄河下游治理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是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一种新的治河理念,其初步理论框架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是体现终极目标的4个主要标志。该标志可以通过减少入黄泥沙措施的建设、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使下游河道主槽不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满足降低污径比使污染不超标的水量补充要求、黄河河口治理、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等途径得以实现。"三条黄河"建设是确保各条治理途径科学有效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9.
《人民黄河》2014,(9):76-79
黄河调水调沙会改变水库及其下游河道的水文泥沙情势和生物生活环境,为此需要考虑相应的生态调度。根据生态调度研究进展,针对当前小浪底水库运行现状及其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小浪底水库生态调度的总体构想,包括水库生态调度的内涵、目标和措施。生态调度的内涵是小浪底水库在水沙调度中要充分考虑河道(河床)生命和河流生物生命的水沙需求,将伤害减到最小,并逐步修复、长期维持其健康状态。总体目标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既要维持黄河河道(河床)生命的健康状态,又要维持河流生物生命的健康状态。具体措施有水库调度、维持河道基本生态流量、人造洪峰、控制低温水下泄、控制下泄水体气体过饱和和控制咸潮入侵等。  相似文献   

10.
第1期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关键技术与调控措…………………施胡春宏陈建国郭庆超陈绪坚(1)关于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策略的思……………………………………考廖文根彭静骆辉煌(6)通江湖泊对长江中下游防洪的作…………………………………………………用陈进黄薇(11)水库防洪预报调度风险分析研…………………………………………究侯召成翟宜峰殷峻暹(16)水轮机固定导叶和活动导叶后的卡门涡频率研………………………究高忠信唐澍梁贺志(22)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的若干思……………………考李贵宝窦以松张征高本虎(27)黄河下游簸箕李灌…  相似文献   

11.
·专题评论·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孙建峰 (77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管道输水方案杨志河 王永生 (77 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关键———穿黄河工程孙庆国 (77 7)…………………………………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高土石坝或高面板堆石坝的抗震稳定性林 昭 (78 1)…………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高面板堆石坝的渗流稳定性林 昭 (78 8)……………………黄河黑山峡河段大柳树水库比小观音水库原始库容多 4 0亿m3 的作用刘德堂 王永珍 (78 11)……………………黄河大柳树水利枢…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下游治理的许多问题都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就以下几个问题提出看法:下游地上河形成的决定因素:(1)坳陷地质构造条件,(2)多沙少水,(3)筑堤束水。地质构造条件决定黄河下游永远是一条堆积性河道,始终达不到冲淤平衡;河道的长度和滩槽差不是决定维持现行河道的关键,而河道寿命取决于大堤的抗洪能力和上游来洪量的大小,河道本身的形态,以及其他边界条件;估算黄河决堤的淹没范围,不仅考虑洪量,堤外的地貌条件,还要考虑决堤时华北平原的天气形势;中下游多种减沙措施并举,是减少黄河下游淤积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综合蓄滞洪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李传奇(01.01)黄河治理年度咨询及跟踪研究工作回顾与评价……………………………………………任松长等(01.03)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列标准编制…………曹天一等(01.06)利用桃汛洪水冲刷降低潼关高程试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黄河水沙过程调控与塑造下游中水河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黄河流域来水来沙过程的大幅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加剧,黄河的健康状况日趋恶化。通过对黄河健康的内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理论与技术支撑、流域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大型水利枢纽联合运用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减淤作用、塑造黄河下游河道中水河槽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对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认识,并认为在目前实际的黄河水沙条件下,通过小浪底水库的调节,黄河下游河道经过5—8年的努力,是可以塑造出一个平滩流量为4000m^3/s左右的中水河槽的。  相似文献   

15.
沙一l洪峰流量径流量输量(m3/s)距平(形)108m3距平(多)108t距平(多)下游河道冲(一)淤(十)址 (108t)!川!一l可流站名111、户了i改,/门县头津关龙华袱河撞 黄河.黄河 黄河 它丹河 北洛河0 .0670 .088一91,8一驻2 .53 .205一76。0汾河黄河黄河黄河+1 .069一78.7一76。3一0 .410Q伊洛河三门峡J小浪底黑石关武涉花园口夹河滩6 9501760 520 70547047104280 846 1574800424032003000290026402750一6 1 .9一65.9一32 .2一55.0一45.5一89.3一5 1 .2一13.3一44 .6一75 .2一91.2一46.6一45.0一53.4一53.3一54.5一55.9一49.4}100.3’39.56 50.73 22 .21…  相似文献   

16.
规划、水资源、水文、泥沙与环保陕西汉江梯级开发中航道建设的重要性杨灵涛 马慕铎 2 0 0 1.4( 1)………………………………………………………………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有关概念的讨论李伯权 2 0 0 1.3 ( 1)……………………………………………………………………………青海省境内黄河上游区水文水资源研究和保护亟待加强蒋得江 2 0 0 1.3 ( 5)……………………………………………………关于黄河上游水电开发的若干构想宋 臻 2 0 0 1.3 ( 7)……………………………………………………………………………80年来青海境内黄河干流水沙量的变…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下游近期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义伟 《人民黄河》2004,26(4):3-5,7
分析了黄河下游治理存在的问题、需求和主要治理目标,提出黄河下游近期的治理对策为:①宽堤固河、高滩深槽;②水沙联调、二级分化;③主动减灾、积极避水、政策调整;④保城(工)稳农、维持基流;⑤水沙资源化、多目标利用:⑥建立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创造科学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环境。同时,针对黄河下游治理与流域综合治理的关系、蓄滞洪区问题、黄河下游防汛的设防标准及河道整治工程的建设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泥沙研究》2004,(1):79-80
第 1期三门峡水库不同运用方式对降低潼关高程作用的研究郭庆超 胡春宏 陆 琴 陈建国 祁 伟………黄河下游游荡河道萎缩过程中的河床演变趋势许炯心 孙 季………………………………………………示踪技术在流域泥沙研究中的应用王晓燕 田均良 杨明义…………………………………………………垂直点阵集沙仪的集沙效率李振山 倪晋仁 刘贤万…………………………………………………………黄土坡面侵蚀产沙沿程变化的模拟试验研究孔亚平 张科利…………………………………………………中国多年平均输沙模数的研究韦红波 任红玉 杨…  相似文献   

19.
环保、水资源、水库加快汉江上游水电开发模式探讨王化中 2 0 0 2 .1(1)…………………………………………………………………………………世界水库移民历史及三峡百万移民特点考察王新祝 2 0 0 2 .1(5 )……………………………………………………………………玛曲县土地沙漠化成因及治理任仓钰 2 0 0 2 .1(10 )…………………………………………………………………………………马尔可夫动态规划及其应用研究王兴菊 ,赵然杭 2 0 0 2 .1(12 )………………………………………………………………………黄河三门峡水库不同运行期水温状况分析张…  相似文献   

20.
随着黄河流域下垫面条件、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沙条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发生的一系列显著变化,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运用系统思想与方法来研究并实现黄河下游河道滩与槽的协同治理,成为新时代下游河道治理综合提升的重中之重。在将黄河下游河道河流系统划分为3个子系统,即维持河槽基本功能的行洪输沙子系统、保障滩区居民生产生活安全的社会经济子系统、维持滩槽生态环境健康的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各子系统滩槽协同治理目标厘定以及代表性指标的遴选结果,其中:行洪输沙子系统治理目标代表性指标包括河势稳定控制和河道过流能力指标,社会经济子系统发展目标代表性指标包括下游滩区粮食产量和河道引用水量指标,生态环境子系统治理目标代表性指标包括河道典型断面适宜流量保证率、适宜脉冲流量次数指标。藉此,分别构建了主控因子与各子系统滩槽协同治理目标的驱动—响应关系,提出了黄河下游滩槽协同治理模式下多维治理目标及其主控因子阈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