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过近20年的开发,NS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含水率持续上升,综合递减率逐年加大。通过综合研究油水井在钻井、石油及生产过程中所录取的各项资料,采用动态分析法和常规水淹层解释法分析了其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K2层水淹程度相对较低,剩余油相对富集;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油藏构造高部位、断层遮挡处、井网控制程度低以及注采系统不完善的地区。微构造、沉积微相和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金湖凹陷高含水油藏开发特征与稳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湖凹陷于"七五"期间投入开发,目前部分开发单元已进入高含水期,油水分布状况更加复杂,注水利用率降低,高渗带水淹严重,局部井网不完善,水驱波及状况变差,迫切需要采取合理的开发调整方法,为油田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含水、提高波及系数、改善水驱效果。针对高含水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不同类型高含水油藏的开发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影响油藏稳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井网加密、改向水驱、细分开发层系、套管侧钻及调剖堵水等综合性技术措施与对策,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断块边底水油藏开发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江苏油田陈堡、安丰、周宋等复杂小断块边底水砂岩油藏,油藏规模小、含油带窄、隔夹层复杂,在早期开发中都是采取一套井网控制,逐层上返的开发模式,油井投入开发后普遍呈现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迅速等问题、在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油藏形态、隔夹层分布、边底水能量及油水粘度比等,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调整策略,转变油藏开发模式,调整层系井网,充分挖掘各类剩余油潜力,大大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位于厄瓜多尔奥联特盆地东翼斜坡带上的DORINE—FANNY油田M1油藏为例,从边底水波及情况、井网完善程度以及局部隔夹层的遮挡3个方面对强天然水驱厚层砂岩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从边底水未波及区、井网未完善区以及局部隔夹层遮挡区3类剩余油富集区的动用阐述了厚层砂岩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的措施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渤海海域曹妃甸油田群油藏类型主要为河流相底水油藏,全部采用水平井开发,储层内部不稳定分布的夹层是影响底水油藏开发效果最关键的因素,厘清夹层的分布模式及其对底水的控制规律对底水油藏开发非常重要。以曹妃甸11-6油田Massive砂体为例,通过钻穿含油储层的少量探井、水平井的领眼井等进行小层精细对比,确定了夹层空间分布的总体框架,利用水平井含水率上升规律、供液能力和地层压力等生产动态特征与夹层的响应规律,建立厚层辫状河储层的夹层分布模式,分析了夹层分布模式对底水运动规律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Massive砂体纵向上主要发育2期主力夹层,部分水平井同时受2期主力夹层的共同遮挡,并根据夹层对底水的遮挡能力,划分为强遮挡、中遮挡和无遮挡3类。指导了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和调整策略,部署调整井23口,平均单井累积增油量为17×104t。  相似文献   

6.
利用特殊结构井提高小断块边底水油藏采收率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江苏油田安丰、宋家垛等复杂小断块边底水砂岩油藏的油藏规模小、含油带窄、含水上升快、停关井多、吨油操作成本高,使用常规井进行调整经济效益差。主控断层断面附近井网难以控制的构造高部位、井间地带及隔夹层遮挡下水驱难以波及到的地带,是小断块边底水砂岩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富集的主要区域。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剩余油分布研究,根据剩余油分布部位与规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采取侧钻井、水平井、多目标高精度定向井等特殊结构井,充分挖掘各类剩余油潜力,大大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利用特殊结构井进行调整挖潜,仅以19口常规井的投资达到了34口井的效果,实现了边际油藏的高效开发。图4表1参11  相似文献   

7.
针对港西开发区西5X-3断块规模小,断层多且较为发育,井距较大,注采井网欠完善,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开发效果欠佳的状况,通过储集层沉积微相研究、低电阻率油层评价、合理井距研究及油藏剩余油分布类型评价,量化了剩余油分布的潜力,在此基础上采取优化开发层系,合理调整井网、井距等技术对策,改善了开发效果。该断块油藏的开发实践表明,结合沉积微相开展储集层研究是进行剩余油挖潜的有效途径,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重建注采井网结构,能保持断块油藏平稳高效开发。同时,低电阻率油层潜力较大,是油藏开发后期挖潜的主要对象,而高含水期的厚油层,特别是点坝砂层的中上部仍有一定的开采潜力。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区(安塞油田底水油藏)历年开发实践的基础上,讨论了油藏底水发育情况、隔夹层分布特征,系统地分析了底水和隔夹层分布特征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并对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油水界面和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底水发育特征为"西强东弱",而隔夹层呈"东强西弱"分布特征;在底水发育区,隔层位于油水界面之下,对油水界面的抬升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主力油层层内夹层对底水锥进有抑制作用,作用时效与其位置、半径和开采速度有关。长期开发使得油水界面上升,但受夹层抑制作用和开采强度影响单井上升速度不同,无统一的油水界面,纵向上剩余油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9.
厄瓜多尔奥连特盆地中部T区块主力油田以低幅度构造为主,终过20年开发油田含水高达90%.通过油藏地质综合研究、开发动态跟踪分析和精细油藏数模研究,确定剩余油纵向主要分布在油层顶部,平面主要分布存井网稀疏区和局部构造高部位;利用水平井、加密斜井等开发技术,存剩余油开发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水平井开发技术之所以在T块低幅度构造、高含水剩余油分布区具有非常显著的开发效果,是因为选择构造高部位,控制水平井片段轨迹尽量靠近油层顶部,远离油水界面以及采取合理采液强度等这些保证开发剩余油效果的关键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陆相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实践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李阳 《石油学报》2009,30(3):396-399
总结了以胜利油田为典型代表的我国东部高含水油田提高水驱采收率的技术实施经验,通过室内物理模拟水驱油实验和数学模拟计算,揭示了剩余油富集区的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低级序断层、夹层和储层优势通道是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富集的主要地质控制因素。利用低级序断层描述与预测、夹层描述与预测、河流相储层构型以及油藏综合地球物理等剩余油分布研究技术,在高含水砂岩油藏预测出了由低级序断层和夹层控制的剩余油富集区,辅以精细开发调整、复杂结构井等针对性的提高水驱采收率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分析并指出了老油田提高水驱采收率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和技术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从石油峰值论到石油枯竭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抗 《石油学报》2009,30(1):154-158
对石油产量的变化和峰值的预测是有前提的,预测者或者是面对简单的油田,且其储量和开发方式无大变化,或者是限定储产量的变化速度和最大可探明储量等。对基本符合这些限定的"封闭系统",预测的成果可大致符合实际情况。而对不断开拓新区新领域、发现新油田和不断革新采油工艺提高采收率的"开放系统",预测结果多会有很大(甚至定性)的误导作用。此外,还须考虑到石油生产受社会因素的影响甚大。峰值论的鼻祖Hubbert 1956年预测美国1969-1971年石油产量达到峰值时恰逢油田及开发方式变化不大的简单情况,他言中了。而其他对世界石油峰值的预测都把复杂情况简单化,看不到石油在发展中实施着战术和战略接替,因而失败了。虽然近20年来世界石油的储产量一直为上升趋势,但石油峰值论和枯竭论等言论在媒体炒作下却流传甚广,导致公众对石油供应安全甚为恐慌,成了高油价的幕后推手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决橡胶填充油生产原料单一的问题。 方法采用加氢处理催化剂A和B、异构脱蜡催化剂C、补充精制催化剂D对中间基和环烷基的混合油进行全氢法加氢试验。 结果在温度为382 ℃、315 ℃、240 ℃、空速为0.4 h-1、1.0 h-1、0.6 h-1、 氢油比为1 000∶1、800∶1、800∶1的条件下,经过加氢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实沸点蒸馏过程后,380~400 ℃馏分段100 ℃黏度为6.208 mm2/s ,CA值为0,CN值为56.1%,满足HG/T 5085-2016《橡胶增塑剂 环烷基矿物油》中橡胶油N4006的标准;400~440 ℃馏分段100 ℃黏度为9.565 mm2/s,CA值为0,CN值54.7%,满足HG/T 5085-2016中橡胶油N4010的标准;>440 ℃馏分段100 ℃黏度为15.94 mm2/s ,CA值为0,CN值51.5%,满足HG/T 5085-2016中橡胶油N4016的标准。 结论验证了中间基油掺炼环烷基油生产橡胶填充油的可行性。   相似文献   

13.
臧秀萍 《特种油气藏》2008,15(2):100-105
辽河油区稠油物性比较复杂,不能采用一种工艺进行油气集输,通过长期的室内研究和大量的生产实践,现在已形成一整套具有辽河特色的单管热输、稠油掺稀油(水)和三管伴热等稠油集输工艺技术,并成功地应用于油田生产中.  相似文献   

14.
The results of studying crude oil from the Guneshli deep-water oil field are reported. The oil is light, low-sulfur, low-resin, waxy crude. The naphtha cut is characterized by a low octane number. Brand KO-20 clarified kerosene and brand TS-1 jet fuel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light kerosene cuts, while local-grade diesel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diesel cuts. The potential content of base oils with a viscosity index of 72–85 in the crude is 31.4 wt. %. The crude can be refined with the fuel-oil scheme.  相似文献   

15.
国际大石油石化公司的投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上下游资源。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应制定科学适宜的应对高油价的投资策略,在高油价时代积极推进业务结构与资本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丁铃 《石油仪器》2003,17(6):50-51
三次采油后期,油田含水逐年升高,新开发的油田多数为低渗透或特低渗透油田,储层物性差,储量丰度低,为了提高新开发油田的油井产油效果,采用成本投入少的低频脉冲采油技术进行增油,该方法采用不同频率的低频声波(20Hz~60Hz)处理油层,引起油层及其中所含饱和流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改善油层内流体的渗流状况,达到增加油井产油量、提高油层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18.
我厂 1 50× 1 0 4 t/ a常压和 80× 1 0 4 t/ a催化联合装置中共有 2 0台热油泵 ,在常压和催化装置分别设有 1套独立的封油系统 ,每套封油系统由 2台型号 MC4 0 - 7的油泵和体积 1 3.2 m3的封油罐组成 ,介质为 4 0℃的柴油。柴油馏分较轻 ,当泵的压力不稳定时 ,遇热容易汽化产生蒸汽 ,造成泵抽空。另外用柴油作封油后 ,因油浆外甩造成的柴油损失达1 0 0 0 t/ a。所以 ,必须对其进行技术改造。1 问题探讨封油分为自封油和外部封油 2种。自封油是以被密封介质作为冲冼液 ,由泵的出口引入输送介质 ,直接冲冼密封端面 ,使密封腔内的液体不断…  相似文献   

19.
有关稠油油藏驱油效率的讨论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利用油藏工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对稠油油藏水驱和蒸汽驱的两组驱油效率室内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第一组实验结果违背了油藏工程基本事实;第二组实验结果符合油藏工程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20.
陆梁油田油藏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包裹体中油气组分是目前研究油气藏成藏时间和油气源的重要内容。根据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油气包裹体和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综合分析。确定了陆梁油田原油的油源、成藏时间、油气注入及运移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