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骅坳陷沙河街组一段碎屑岩沉积特征及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骅坳陷是渤海湾盆地内重要的含油气坳陷之一。综合运用岩心、岩性组合、沉积构造、古生物、地震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沙河街组一段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将黄骅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分为沙一下(Es1(1))、沙一中(Es1(2))和沙一上(Es1(3))3个三级层序、9个体系域。研究认为,沙河街组一段碎屑岩沉积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近岸水下扇、重力流和湖泊5种沉积相类型。同时研究了各沉积相类型的沉积特征和空间展布特征。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发育在板桥凹陷、北塘凹陷和歧口凹陷西南部,曲流河三角洲主要发育在黄骅坳陷南区和埕宁隆起东南部,近岸水下扇主要发育在陡坡大断层沧县隆起的根部,重力流主要发育在歧北凹陷深湖区。最后指出,构造演化、断层陡缓和古地貌是控制黄骅坳陷沙河街组一段碎屑岩沉积体系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沙一下段主要以碳酸盐岩储层为主,是区内主要油气储层。黄骅坳陷孔店-羊三木地区、齐家务地区和歧南地区沙一下段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其含量及分布在不同区带差异明显,但Sr、Ba、Mn等元素的含量在各区较为接近,而Ni、Pb、Zn等元素的含量由齐家务向孔店-羊三木一带趋于减少,反映了黄骅坳陷湖盆碳酸盐岩在沉积成岩过程中沉积环境条件的变化。齐家务地区B元素含量为(7.55~92.8)×10-6,平均42.8×10-6,孔店-羊三木地区B元素含量为(7.2~97.4)×10-6,平均45.21×10-6,反映出湖盆水体在沙一下段沉积期均具有咸化与淡化的交替过程。孔店-羊三木地区沙一下段各类样品中的Ti含量为(946~3 495)×10-6,平均2 319×10-6,显示近物源的特点。V/(V+Ni)比值变化显示出全区强还原环境的特点,同时Th/U比值较低的特征,说明湖盆水体盐度较高或受到了入侵海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5.
黄骅坳陷中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为了揭示黄骅坳陷中部沙三段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根据对沙三段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运用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在该段划分出4种沉积体系:扇三角洲体系、辫状河三角洲体系、湖泊体系和重力流体系。根据层序地层学研究结果,沙三段被细分为3个层序(SQ1、SO2、SO3)9个体系域。对沙三段各体系域发育期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和物源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预测出5个有利勘探区,即歧南凹陷中部、歧北凹陷东南部、板桥凹陷中部、港东断层下盘和海河断层西南部。图8参19 相似文献
6.
砂质滩坝储集层内部结构特征及构型模式——以黄骅坳陷板桥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滩坝是黄骅坳陷板桥油田沙河街组二段广泛发育的沉积类型,滩坝砂体空间叠置关系的认识制约了油田的进一步开发和剩余油挖潜。应用研究区丰富的钻井资料和密井网条件,分复合坝(5级构型单元)、单一坝(4级构型单元)和坝内增生体(3级构型单元)三个级次进行解剖,探讨了滩坝储集层内部构型单元的识别标志及空间展布特征,最终建立相应的沉积构型模式。总结了相对高程差异、曲线形态、夹层个数等6种单一坝识别标志,对单一坝进行识别与划分;不同构造部位(不同区块)的砂体空间叠置关系有所差异,主要有侧向迁移型、垂向叠加型和孤立型3种单一坝分布模式;分析了单一坝砂体内部3级构型界面(夹层)的井上识别特征,并结合现代沉积和露头,对单一坝内部进行构型解剖。 单一坝内部可分为一个或多个单一增生体,增生体之间通常发育0.1~ 1 m厚的泥质夹层。夹层靠近岸线近水平分布,向湖中心方向以低角度倾斜,倾角约2°~5°。滩坝储集层油气分布受砂体构型的影响,单一坝之间的4级界面、单一坝内部的3级界面都可以将滩坝分隔成相对独立的流体系统,从而导致含油气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黄骅坳陷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混合沉积成因类型及演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广泛发育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但由于目前对于混合沉积的研究程度较低,难以界定沉积相及油藏分布范围、成藏要素及分布规律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采用了沉积微相精细研究技术,在工区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综合研究了混合沉积的岩石学特征、成因类型、演化模式及层序地层格架对混合沉积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该区混合沉积大致分为4种类型:母源混合、相缘渐变混合、原地混合和重力流混合沉积。混合沉积在低位体系域最为发育,高位和湖侵体系域混合沉积作用受到抑制。黄骅坳陷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混合沉积实例。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的勘探和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陆相湖盆页岩气富集条件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评价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陆相湖盆页岩气富集条件与勘探潜力,利用地震、测井、录井和岩心分析资料,对该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以下简称沙三段)泥页岩的沉积环境、岩性及其组合特征、生烃条件、储集空间、岩石脆性、含气性等开展了综合研究,建立了该区页岩气的成藏模式,评价了页岩气的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沙三段泥页岩累计厚度大、分布面积广,在歧口凹陷的中—低斜坡区已进入大量生气阶段,具备形成规模页岩气藏的生烃条件;(2)该区泥页岩中长英质矿物含量占优势,基质孔隙、微裂缝较发育,具有一定的储集空间,同时脆性矿物含量高,黏土矿物中伊利石和伊/蒙间层的合计含量占94%,低膨胀性脆性页岩易于被压裂改造;(3)持续生烃过程中产生的流体膨胀是沙三段超压形成的主要原因,压力系数大于1.2的泥页岩段随钻气测异常明显,具备页岩气成藏条件;(4)凹陷内沙三段埋深介于3 100~4 400 m,页岩气与页岩油伴生,主要以溶解气的形式存在;沙三段埋深介于4 400~4 850 m,以湿气为主;沙三段埋深超过4 850 m,以干气为主。结论认为,歧口凹陷中—低斜坡区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有利勘探面积约1... 相似文献
9.
辽东湾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辽东湾坳陷是中国东部海上的主要含油气区之一,包括3凹2凸共5个次级构造单元,其中辽中凹陷面积最大、埋藏也最深,整个盆地充填古近系及新近系沉积。通过对全盆地范围内的地震、钻井、测井和古生物资料的综合研究,建立辽东湾坳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将辽东湾坳陷沙河街组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6个三级层序,并对各层序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在层序格架内进行沉积相划分和沉积体系研究,确立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深水浊积扇3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建立了沙河街组各个层序的沉积模式。Es4沉积范围较小,Es1+2和Es3沉积范围较大,Es3沉积水体比Es1+2沉积水体深,Es1+2层序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有利勘探区带。图11参10 相似文献
10.
对黄骅坳陷中北区东营组储层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对研究区储层类型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认为黄骅坳陷中北区东营组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建议今后加强针对储层预测的地震资料反演工作,更好地预测东营组砂体的横向分布;开展该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11.
渤海海域页岩油气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渤海海域是渤海湾盆地新生代的沉降中心,在古近系发育了东营组三段、沙河街组一段-二段(沙一二段)和沙河街组三段3套主力烃源岩,具有丰富常规和非常规石油资源,页岩油气作为重要的非常规资源在渤海海域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基于渤海海域勘探开发实际情况,通过与国内外典型页岩油气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对比,综合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测井资料、镜下薄片观察及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等,并结合盆地模拟手段,明确了渤海海域页岩油气的资源潜力,并指明了勘探方向及有利目标。研究结果表明:1)渤海海域4个富烃凹陷主力烃源岩品质好,都有利于形成页岩油气,其中渤中凹陷烃源岩成熟度高,形成页岩气可能性更大,黄河口凹陷和辽中凹陷成熟度相对较低,更易形成页岩油,歧口凹陷东三段和沙一二段成熟度低,易形成页岩油,其沙三段成熟高,易形成页岩气;2)3套主力烃源岩脆性矿物平均含量超过63.5%,粘土矿物平均含量低于34.7%,具有良好的可改造性,在3 200 m以深泥页岩进入中成岩B期,伊蒙混层中的蒙脱石大量向伊利石转换,增加了页岩储层的可改造性,结合国内外勘探实践认为3 200~4 200 m是渤海海域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有利深度范围;3... 相似文献
12.
济阳坳陷古近系页岩油气形成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东部胜利油区济阳坳陷古近系主要发育陆相泥页岩沉积,至今尚未对陆相页岩油气形成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大量试油、录井、测井及测试资料分析认为,济阳坳陷发育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和沙一段3套陆相泥页岩,其分布面积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I—Ⅱ1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已进入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无机矿物中脆性矿物含量高,表现出碳酸盐岩含量高、普遍含有一定量石英的特征,且各类微孔隙、微裂缝发育,形成的网状储集体系为油气的赋存与流动提供了空间,具备形成页岩油气的物质基础和储集条件。济阳坳陷沙四段上亚段页岩油气主要分布于东营凹陷、沾化凹陷和车镇凹陷郭局子洼陷;沙三段下亚段页岩油气主要分布于各凹陷的洼陷中部地区;沙一段页岩油气分布于沾化和车镇凹陷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7段主要发育半深湖—深湖相泥页岩,是盆地中生界油藏的主力烃源岩层,源内页岩油资源丰富。与北美海相页岩油相比,长7页岩油沉积相变化快、地层连续性差、非均质性强,其富集特征和分布规律更为复杂。基于盆地30余口长7段全取心井开展精细岩心描述和3万余块次实验分析测试,明确了长7烃源岩层系页岩油基本地质特征和富集主控因素,客观评价了页岩油资源潜力,2019年发现了10亿吨级庆城页岩油大油田。长7段泥页岩层系发育源储分异型(Ⅰ类)、源储一体型(Ⅱ类)及纯页岩型(Ⅲ类)三种页岩油类型。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是页岩油富集的物质基础,多成因类型砂岩储层发育数量众多的微纳米孔喉单元,是页岩油赋存的主要空间与渗流通道,多类型细粒沉积岩间互分布构成了良好的源储共生配置,高强度生烃和异常高压持续充注形成了源内高含油饱和度页岩油。长7段页岩油发育陇东、陕北两大含油区带,初步落实页岩油储量规模30~50亿吨,2025年有望建成500万吨页岩油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陆相页岩气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虽然目前北美工业性开发的页岩气资源均在海相沉积地层中,但我国已在陆相泥页岩中获得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突破,陆相页岩气的资源潜力也正随着勘探实践的深入而被逐步揭示。为此,在研究我国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盆地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基本地质条件和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结果认为,我国形成陆相页岩气富集具有6个方面的有利条件:累计厚度大、有机质类型多样、储集空间丰富、保存条件好、资源丰度高、地表条件好。结论指出:我国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分布在华北及东北区、西北区及南方局部地区的中-新生界,形成陆相页岩气富集主要具有上述有利条件,而且我国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区多与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成熟区重叠,具有资料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具有更好的经济可采性;虽然我国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具有相对较低的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目前多处于生油和湿气窗阶段,页岩气和页岩油在微观和宏观上呈共生伴生关系,但通过异同点对比分析后认为,我国陆相页岩气比页岩油具有更好的可采潜力。 相似文献
15.
陆相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及成因——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沙河子组页岩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相页岩有机质孔隙的非均质性强。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沙河子组页岩为例,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与偏光显微镜的定位观察,探讨了陆相页岩有机质孔隙的非均质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控制陆相页岩有机质孔隙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有4种:原生有机质孔隙残余、生烃潜力差异、固体沥青反射率差异以及黏土矿物催化作用。结构镜质体、丝质体、半丝质体以及少量菌落体等具有高等植物纤维结构的组分,因细胞腔未被充填或受外力作用褶曲叠覆可残留孔隙。固体沥青中孔隙发育最好,其次为镜质体和惰质体;三者的碳元素重量百分比依次增大,表明这3种有机质中孔隙发育程度的差异本质上受生烃潜力差异控制。不是所有的固体沥青中都发育有机质孔隙。统计显示,多孔固体沥青的反射率多为1.60%~2.00%,处于石油裂解生气阶段,而无孔固体沥青的反射率多为1.20%~1.60%,处于干酪根裂解生烃阶段。黏土矿物的催化作用使得有机黏土复合体中几乎所有的固体沥青均发育丰富的蜂窝状孔隙,伊利石的存在可增加比催化活度,导致气态烃更易生成并产生孔隙。 相似文献
16.
页岩气发展现状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北美地区页岩气勘探的巨大成功,页岩气资源勘探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温,现已有10多个国家开展了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试验工作。研究认为,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许多盆地或地区具有页岩气大规模成藏的地质条件,中国的南方地区、华北-东北地区、西北和青藏地区都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通过分析比较上述地区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后认为,中国的南方、西北(包括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缘)和青藏地区都是比较有利页岩气勘探区域,其中南方地区应作为中国实现页岩气勘探突破的首选地区。中国的页岩气勘探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7.
18.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及其在四川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48,自引:8,他引:48
近10年来,在高天然气价格、水平井钻井技术和压裂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页岩气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天然气开发目标,形成了适合于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对页岩气资源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在详细研究美国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基础上,探索了我国现阶段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并针对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及威远气田区下古生界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的页岩气资源做了初步预测。结果认为四川盆地页岩气资源丰富,不少于盆地常规天然气资源量,是未来值得重视的重要天然气勘探开发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近年勘探实践证实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古近系孔店组二段、沙河街组三段和沙河街组一段主力烃源岩层系发育页岩滞留型页岩油,页岩油富集规律不清、有利层/区不明制约了坳陷页岩油扩展勘探和规模开发。基于黄骅坳陷古近系系统取心、岩石薄片、测井、录井、试油及烃源岩评价、滑溜水常压渗吸对比实验等测试资料系统开展页岩油烃源岩、储集性能、保存条件分析,探讨黄骅坳陷页岩型页岩油富集模式及有利区分布规律。研究认为,适中物源供给、适中总有机碳含量(TOC含量为2%~6%)、适中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Ⅲ型为辅)、适中热演化成熟度(Ro为0.7%~1.2%)等适中的物源及烃源岩条件,高密度微米—纳米纹层(密度可达15 000层/m)、高占比微米—纳米孔缝(孔隙度平均为4.5%)、高滞留可动烃含量(S1含量平均为4.2 mg/g)等适高的储集条件,顶、底板封堵条件优(盖层厚度为50~100 m)、断裂破坏程度弱(水平井靶层距离为450~550 m)等优良的保存条件,是黄骅坳陷古近系页岩型页岩油富集的主控因素。提出了黄骅坳陷古近系“2优1超1匹配”的“中高匹配”页岩油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20.
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勘探开发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北美页岩气主要形成于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层系相比,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页岩气具有赋存于陆相及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层系的特点,是未来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新的重要领域。为此,综合应用野外地质剖面勘测、岩心及其测试分析资料,对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气形成条件、含气特征及可采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下侏罗统自流井组的河、湖相泥页岩具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较高、保存条件好、脆性矿物含量高的特点,有利于页岩气的成藏和压裂改造。通过老井复查和常规兼探,已在川东建南、涪陵地区和川东北元坝地区自流井组,川西新场地区须家河组泥页岩中获得良好的天然气显示和工业气流。结论认为: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气与北美海相页岩气形成条件相当,优于圣胡安盆地海陆过渡相Lewis页岩,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初步优选川中阆中-平昌、三台-广安,川东南涪陵-长寿为自流井组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地区,川西孝泉-新场、川中三台-广安为须家河组(须五段)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