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辫状河沉积体系不同级别的建筑结构特征,更好地指导开发调整和剩余油挖潜,在河流相沉积界面分级体系的指导下,将东辛油田营13断块辫状河沉积分为6级储层构型界面,并确定3—6级储层构型界面的成因及分布特征。根据储层构型界面的级别不同,通过层序地层学分析、河道砂体叠置模式分析、储层构型要素分类及心滩坝内部解剖等多种方法,将研究区辫状河储层构型模式由大到小划分为辫状河复合砂体、河道砂体、河道砂体内部及心滩坝内部4种不同级别。营13断块东二段发育4期辫状河复合砂体,可以划分为深切大面积叠置型、浅切小面积叠置型、非下切交错叠置型、非下切层状叠置型以及孤立型共5类辫状河河道砂体储层构型模式。在辫状河河道砂体内部发育河道充填、顺流增生、砂质底形、砂席和溢岸细粒沉积共5种储层构型要素,而心滩坝由辫状河河道砂体内部最重要的顺流增生构型要素构成,其内部储层构型呈现明显的顺流加积特征。  相似文献   

2.
三肇凹陷南部泉四段河道储层主要沉积于缓坡背景下湖泊-浅水三角洲体系,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层系。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进行储层构型研究,以Miall提出的构型理论为指导,识别出细砾岩或含泥砾细砂岩、泥岩或粉砂质泥岩两类四级构型界面。根据17种岩相类型,划分了6种构型单元,进一步总结了CH1型、CH2型、CH3型、CH4型4种类型构型单元垂向组合样式。结合4个开发区块,采用复合河道顶拉平方法,刻画4种复合河道构型单元平面组合样式。在井震结合基础上,采用90°相位转换,再统计复合河道主要发育关键位置,针对目的层间提取时频三原色频率属性,进行三肇凹陷南部泉四段储层构型演化研究。研究表明,CH1型为3~7个GB-DA组成垂向加积样式,CH2型为2~5个GB-SL-OF或SB-SL-OF组成侧向加积样式,CH3型为2~4个SB-SL-OF组成侧向加积样式,CH4型为1~3个SB-DA-LS组成垂向加积样式;CH1型与CH4型四级界面水平状向前延伸,CH2型与CH3型四级界面呈现低角度倾斜,延伸较短。Q4-sq1至Q4-sq4沉积时期,随着湖平面不断上升,河道储层构型单元组合样式呈现CH1型—CH2型—CH3型—CH4型转变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平面上常呈连片状,难以准确划分其单砂体,限制了剩余油分布的精准预测,制约了油田采收率的进一步提高。基于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借助密井网和井间示踪剂数据,系统表征东营凹陷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1-2砂组浅水三角洲单砂体沉积构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1-2砂组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包括浅水三角洲平原亚相和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分流河道、溢岸、河口坝、滩坝等微相。浅水三角洲砂体划分为4个构型级次(5~8级),本次研究的单砂体属于8级构型单元。综合利用密井网和井间示踪剂数据,识别了单砂体的6种侧向接触样式:河道-溢岸-河道拼接式、河道-河道切叠式、滩坝-滩坝拼接式、河口坝-河口坝拼接式、坝上河道切割河口坝式和泥岩分隔式。井间示踪剂资料显示,坝上河道切割河口坝式侧向接触样式砂体连通性最好,其次为河道-河道切叠式、河口坝-河口坝拼接式和滩坝-滩坝拼接式,最差为河道-溢岸-河道拼接式。建立了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单砂体沉积构型模式,其中浅水三角洲平原微相类型主要为分流河道和溢岸,单一分流河道砂体间接触样式主要有侧向切叠、侧向与溢岸砂体相连、垂向叠加和斜列叠加4类;浅水...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油水关系更加复杂,剩余油挖潜难度随之增大,基于储层构型的精细地质研究成为油田剩余油挖潜的关键。综合利用露头、岩心、现代沉积和密井网等资料,应用层次界面分析法,深入解剖渤海海域L油田4区砂质辫状河储层构型特征。以构型倒序分级方案为基础,参考构型正序分级方案,将研究区辫状河储层构型界面分为6—12个级次。依据砂质辫状河储层经验公式、现代沉积和密井网井间对比,分级次对砂质辫状河单一辫流带、心滩坝和辫状河道及心滩坝内部夹层进行定量表征,形成一套适用于砂质辫状河储层不同级次构型单元的定量表征方法;明确单一辫流带级次、心滩坝和辫状河道级次及心滩坝内部夹层级次3个层次的构型特征。提出辫状河道具有砂质充填、半泥质充填、泥质充填和残存泥质充填4种充填模式,并分析不同充填模式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砂质辫状河沉积具有极好的储集性能,是重要的油气储层。为了阐明砂质辫状河储层的岩相与构型特征,定量表征构型单元的几何属性和物性特征,采用露头实测、精细构型解释以及实验分析等方法对山西大同盆地中侏罗统云冈组砂质辫状河露头进行了系统研究,共识别出7种岩相类型和5种岩相组合。砂质辫状河中发育河道(CH)、心滩(CB)、边滩(PB)、废弃河道(ACH)及漫溢沉积(OF)5种典型构型单元,以河道和心滩构型单元为主,两者的累积分布频率高达78%。河道构型单元的厚度介于2.5~6.5 m,宽厚比约为25~30,平均孔隙度为7.1%。心滩构型单元的厚度介于2.5~7.0 m,宽厚比约为30~35,平均孔隙度为7.8%。同一沉积时期,砂质辫状河中存在4种基本构型单元组合,分别为CH-OF,CH/ACH-PB,CH-CB-CH和CH/ACH-PB-OF。不同沉积时期的构型单元空间分布可表示为4种基本组合类型及河道构型单元在垂向和横向的重复或叠加。河道和心滩构型单元为砂质辫状河的主要储层类型,但心滩构型单元的规模和储层物性优于河道构型单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苏丹穆格莱特盆地Hegli油田S1A单层砂质辫状河沉积微相特征,识别了砂质辫状河储层不同层次的构型界面,将其划分为辫流带、单砂体和心滩内增生体3个层次,明确了目的层辫状河道具有泥质充填、半泥质充填和砂质充填3种模式。依据砂质辫状河储层不同层次构型单元规模的计算公式,实现了砂质辫状河储层的辫流带、单砂体和心滩内增生体规模的定量表征,形成了一套砂质辫状河储层不同层次构型单元定量表征的方法。定量表征的结果表明,研究区辫流带宽度约3 200 m,心滩宽度350~900 m,心滩长度1 200~3 200 m,单河道宽度100~300 m,增生体的宽度和长度分别为100~400 m和700~2 000 m。以不同构型单元定量表征的规模为约束条件,采用相控与人机交互的方法,建立了能够反映辫状河储层构型空间分布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辫状河储层构型精细刻画逐渐成为河流相储层表征的重点与难点。然而,基于露头调研与探地雷达的沉积学模式过于复杂,而基于工程领域的模式推导又往往过于简化,如何将广泛的基础调研运用于工程实践始终是学者们所追求的目标。以4种经典的辫状河模式为基础,结合近年来不同模式的工程应用,将Miall的构型理论缩小到心滩范围并适当增减,探讨了不同岩相和构型要素与心滩的对应关系,提出适用于油藏精细描述的4种辫状河心滩的简易模式。研究认为,垂向加积模式以近水平的落淤层为主要夹层,适用于日常流量较低、洪泛周期较长、洪泛时间不规律、持续时间较短、心滩长期暴露的辫状河体系;辫状-曲流转换模式类似于点坝边滩或边滩的背向拼合,适用于辫状河向曲流河过渡的河型转化带;偏心半椭球模式呈半洋葱状,在垂向加积模式的基础上强化了坝头坝缘坝尾的沉积特征,适用于洪泛周期稳定且河道较深的辫状河体系;复杂构型模式由多种构型要素组合,是偏心半椭球模式的延伸,但划分更细,适用于密集井网的辫状河储层区块。对心滩模式的划分与讨论有利于精细化的勘探开发,而这些模式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于砂质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心滩的构型描述当中。  相似文献   

8.
基于密井网区丰富的钻井、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对苏里格气田辫状河储层进行了精细构型解剖,分析了储层构型对天然气分布的影响。辫状河复合砂体发育叠置河道带、单一河道带、心滩、增生坝与沟道、大中型交错层系组以及小型交错层系共6级构型单元。构型解剖表明,心滩内发育头部、核部、侧翼和尾部4种砂体构型样式,其内部落淤层渗流屏障规模较小;心滩间发育连续分布且成因复杂的渗流隔夹层,连通性较差;心滩是辫状河构型框架内的独立储渗单元和含气系统。区域发育垂向叠加、侧向叠搭和孤立型3种心滩砂体叠置样式。综合岩心及成像测井交错层系测量数据,推算心滩长度为487.2~1 242.4 m,宽度为114.7~301.9 m。大部分心滩规模小于目前气田密井网区的井距和排距,有效储层井间连通性较差,因此苏里格气田具备加大井网密度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山西省大同市吴官屯侏罗系辫状河沉积露头观察、测量及成因分析,对该露头进行了3~5级构型解剖。此处沉积体垂向发育三期辫状河道砂体,期次之间发育稳定的细粒沉积物;在单期河道砂体内部,发育辫状河道和心滩两个4级沉积构型单元,其中,心滩主要为辫状河砂体类型;在单一心滩内部,发育多个增生体,增生体之间界面处发育沟道及落淤层,均为细砂岩充填,未见泥质夹层。在以上解剖基础上,综合其它同类型辫状河心滩沉积特征,最终得到了粗粒辫状河心滩级次及内部细粒沉积单元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扶余油田扶杨油层砂体分布和流体渗流规律,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将扶余油层划分成复合河道、单河道、河道内加积体等构型要素,将杨大城子油层划分成河道、点坝、点坝内侧积体等构型要素,并归纳总结了不同构型界面同渗流屏障关系。在此基础上,综合孔隙度、渗透率、流动分层指标(FZI)、剩余油饱和度、水驱指数等参数,采用聚类方法,将扶杨油层划分成4类流动单元,并得到各自的判别标准。结合储层构型,识别出5种流动单元成因类型。油田动态数据和划分流动单元关系表明,流动单元能够有效预测产能、指示剩余油分布和砂体动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