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SBR法处理中药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采用SBR法处理中药废水的效能及设计、运行的经济和体会。在进水COD为633.2 ̄4112.6mg/L条件下,以18h曝气处理,出水COD均在158.3mg/L以下,COD去除率达83.3% ̄98.1%。  相似文献   

2.
加压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丁(辛)酯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压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能够直接处理高效浓度的丁(辛)酯废水,缩短微生物的培养驯化时间,加快生化反应速度,提高COD去除率,当进水COD为10000~12000mg/L,反应器的应力为300kPa,(表压)保证溶解氧〉3ng/L时,COD体积负荷达13.5g/L.d,COD去除率为95.3%。  相似文献   

3.
塑料孔板波纹填料厌氧生物滤池处理印染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叙述了塑料反波纹填料厌氧生物滤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结果。该厌氧生物滤池启动期短,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水力停留时间HRT是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运行参数。在35℃条件下,HRT=18.3h、有机负荷为0.5-2.0kgCOD/M^3.d、进水COD为205.8-2225.3mg/L、色度为125-1250倍时。COD去除率为70-86.6%、色度去除率为60-84%、PVA去除率为40-87%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在常温下采用厌氧-好氧处理苎麻脱胶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厌氧消化能改善该种废水的可生化性;当Nv为3.33kgCOD/m3·d,进水COD为10000mg/L,HRT为72h时,厌氧流化床常温下COD去除率为50%左右,其出水再与苎麻厂其它废水混合后,在0.34ksCOD/kgvss·d负荷下,经6~8h好氧处理即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厌氧浮动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厌氧浮动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性能,结果表明:在20 ~28 ℃温度条件下,容积负荷为5 .38 ~20 .62 kgCOD/(m3·d) ,HRT= 23 .4 h 时,COD 去除率均在90 % 以上。  相似文献   

6.
对缺氧─好氧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可行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工程设计所需的试验数据.研究表明:当进水COD=1800mg/L,pH=10.0~10.8,水力停留时间HRT=13h,则系统出水COD=270mg/L,COD平均去除率为85%.其中二级缺氧段在水力停留时间仅为3.85h的情况下,使废水BOD5/COD由进水0.2左右提高到0.46~0.48,pH值由10.0~10.8下降至7.6~8.3,为后续好氧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本试验流程能够有效地处理该印染废水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同浓度制药废水的情况,如能够稳定主效地高用于高浓度制药废水的处理,在进水COD浓度超过5000~12000mg/L以上时,COD去除率在90%以上,其它水质指标如NH3-N或BOD5等去除率分别在80%和98%以上。深井曝气法具有稳定,高效,耐冲击负荷,气温影响小,氧利用率高且投资省,运行费低和占地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采用由中和沉淀过滤与吸附组成的物化处理法以及由缺氧生物酸化与生物接触氧化组成的生化处理法对高浓度农药废水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表明,物化阶段对主的COD、悬浮物,总氮与苯胺的去除率分别高达80-85%,99.4%-99.9%、86.6-87.3%与92.5-96.3%;后续生化阶段对COD、总氮与苯胺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3.4%-93.5%,92.4%-93.5%和95.6-96.7%,最终出水中主要污  相似文献   

9.
膨润土的改性及对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通过对膨润土的转型和改性,大大提高了膨润土对染料废水的去除效率,阐述了膨润土对有机物的机理。改性膨润土吸附剂在投加量为5 ̄6g/L时,处理酸性大红COD去除率达45%。处理活性艳红COD去除率达71%,处理酸性黑COD去除率达60%。  相似文献   

10.
中药废水高效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两相厌氧消化--兼性/好氧接触氧化--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处理高浓度中药废水,并进行了中间试验研究。试验证明,该工艺对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中药有机废水可进行有效地治理,在流量为0.38m^3/d、进水浓度为12000 ̄20000mgCOD/L时,COD总去除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