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对电子测时仪——线圈靶测速系统进行了测速误差分析,指出触发误差是其主要误差,不能忽略.文章提出用波存代替测时仪与线圈靶组成新的系统测速,可以减小触发误差.  相似文献   

2.
高射频武器弹丸连发速度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的天幕靶与测时仪配合的测速系统因弹尾激波与炮口冲击波的干扰而无法测量高射频武器弹丸连发速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天幕靶和数据采集仪配合的测速系统,能够实现连发速度测试.利用数据采集仪直接记录天幕靶输出的模拟信号,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识别弹尾激波和炮口冲击波等干扰信号,最终得到连发射击下每一发弹丸的速度和连发射频,并显示测量结果.设计的测试系统抗干扰能力强,既能单发测试又能连发测试.  相似文献   

3.
利用多个线阵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组建成测量高速运动目标运动参数及记录运动姿态的系统,通过两两CCD进行组合可以测出多个速度值,并可以通过还原弹型图像的方法进行测时修正。对测试系统和测时仪进行了原理设计,举例进行了测速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速精度。  相似文献   

4.
鱼雷内部电磁干扰测试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军  王志杰 《鱼雷技术》2005,13(2):37-39
贯穿整个鱼雷研制过程的电磁兼容性需要以试验作为辅助手段来检验,然而要求设计人员都到规范实验室去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是不现实的。本文利用频谱分析仪、电流探头等通用仪器构建测试系统,旨在实现对产品进行电磁干扰的测量,通过分析干扰信号频率和带宽等特征确定干扰源,并提出了产品电磁兼容测试诊断步骤,经工程应用表明,构建的测试系统能及时、简单、有效地解决鱼雷产品中出现的电磁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5.
弹丸初速测试其信号难于捕捉,而且易受干扰,从而影响测试的可靠性稳定性。不利于真实地反映产品性能。本文通过对最常用的线圈靶测时仪组成的测试系统的原理分析,提出提高其测试可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脉冲氢闸流管老练测试系统控制要求,克服恶劣的电磁干扰环境,建立一个基于 PC-PLC 方式的控制系统,介绍测试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的PC-PLC控制系统实现了老练系统各控制对象的远程协调工作,可调重复频率脉冲输出以及管子性能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测等功能;采用光纤传输,克服了管子双脉冲触发时预触发脉冲输出瞬间对主触发脉冲造成的干扰,保证了触发单元的稳定性;利用 VB 开发用户交互式界面进行上位机设计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在高压强电磁干扰环境中运行可靠、稳定,通信准确、实时,系统功能和技术指标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脉冲氢闸流管老练测试系统控制要求,克服恶劣的电磁干扰环境,建立一个基于PC-PLC方式的控制系统,介绍测试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的PC-PLC控制系统,实现了老练系统各控制对象的远程协调工作,可调重复频率脉冲输出以及管子性能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测等功能;采用光纤传输,克服了管子双脉冲触发时预触发脉冲输出瞬间对主触发脉冲造成的干扰,保证了触发单元的稳定性;利用VB开发用户交互式界面进行上位机设计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在高压强电磁干扰环境中运行可靠、稳定,通讯准确、实时,系统功能和技术指标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倪晋平  杨雷 《兵工学报》2007,28(1):33-37
针对战斗部破片过靶位置及过靶速度问题,提出了一种非接触测量方法,介绍了6个光幕靶、1个位置标识器、多路测时仪和计算机组成的测试系统的测试原理。测试系统的核心是1个由6个光幕靶组成的具有一定几何结构的光幕阵传感器。当破片从阵中飞过,多路测时仪记录破片飞过每个光幕的时刻,依据各时刻值和光幕阵的几何参数,计算出破片速度、飞行弹道的空间角度和飞行位置。所提方法可以自动识别破片的过靶位置和破片实际飞行方向上的速度,进一步工程化后可用于破片群速度测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特定区域复杂电磁环境的特点,从信号的相似效应和遮挡效应产生的复杂度两个方面,定量分析了复杂电磁环境对电子装备的影响,研究了电磁干扰传输的路径及其对电子装备影响的效应;最后,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针对军用电子装备抗干扰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子安全系统高压变换过程中产生的电磁传导干扰无法量化分析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子安全系统升压电路传导电磁干扰建模和量化分析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电子安全系统升压电路关键器件高频等效建模构建了电子安全系统升压电路传导电磁干扰模型,开展了引信高压变换过程中传导干扰产生机理和传输路径的分析和量值仿真计算。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传导干扰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升压过程中电路内部产生的电磁干扰特性,并可准确对传导干扰进行量化计算。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现场存储型测压方式与光纤实时传输测压方式相结合的膛压测试技术,现场存储测压器采用多层电磁屏蔽结构,应用高速收发一体光模块和数字光纤实现了测试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再现.该测试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电磁干扰问题,提高了膛压测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获得的测试数据为电热化学炮内弹道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依据.该测试技术可以拓展应用到各种强电磁场干扰环境下的参数测试场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M测控设备具有电压电流测量、数据传输及处理能力的特点,设计一种测控设备系统.对系统组成、硬件设计、高精度分压、多通道采集、继电器驱动及阵列和机箱结构的电磁屏蔽进行设计研究,并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安装、维修方便,能增加机箱整体散热,提高设备整体电磁兼容性,各性能和指标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电磁炮膛内弹丸测速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电磁炮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激光多普勒频移效应,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外多种膛内弹丸测速方法,利用激光干涉测速方法设计了1套切实可行的电磁炮膛内弹丸速度测试系统,以用于实时、精确、自动测量电磁炮膛内弹丸速度,解决了电磁炮研究中的急需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爆炸场电子设备抗电磁干扰能力,对炸药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特性进行研究,设计一套基于超宽带无源全向天线和短波无源全向天线的电磁辐射测量装置,设置8个测试点进行60 kg TNT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测量实验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炸药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可持续至爆炸后600 ms,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最强烈的时段为爆炸后80~110 ms,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频率主要集中在100 MHz以下,其中50 MHz以下的低频段能量分布最为明显,爆心距离对电磁信号的频谱分布有明显影响,不同方向的电磁辐射频率分布不一致。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范围主要在64.33~348.25 V·m-1,电磁辐射强度随爆心距离增大而递减,且递减幅度较大,不同方向的测试点测得的电磁辐射强度也有一定差距,相差范围在11.1%~17.7%。  相似文献   

15.
为了将脉冲成形网络(Pulse Forming Network,PFN)进行模块化集成,更灵活地实现电磁发射系统的扩容与监控,提出了一种基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的电磁发射测控系统实现方案;首先根据电磁发射装置的具体要求和CAN总线通信协议特性,制定了CAN总线应用层通讯协议,开发了基于Visual C#的上位机监控软件,实现了远程监控;然后通过对CAN总线节点固件程序的特殊设计及在高电压、大电流及强磁场极端环境中的电磁兼容设计,保障了总线测控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测控系统具有网络化、模块化、智能化等优点,为电磁发射系统的模块化集成设计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电热化学炮工作过程中,伴随着高电压和强电流放电现象,会产生强电磁干扰。特别是电热化学炮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位浮动对测试仪器有严重的冲击。为了保证仪器的安全,采用高线性模拟光耦HCNR200组成隔离放大电路,利用光电隔离的原理实现了对膛压测试线路的隔离保护。对该放大电路与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组成的测试系统进行了静态标定,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膛压测试的要求,并已成功地应用于等离子点火条件下的密闭爆发器试验,获得了完整的压力-时间曲线。  相似文献   

17.
某武器系统火炮失控与电磁兼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烈的电磁干扰是火炮火控系统产生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形成电磁干扰的3个条件是:有强烈的干扰源;有敏感的接收单元;存在于扰源到敏感接收单元的耦合通道。解决方案是:在武器控制组合内部的总线加上拉电阻;更换性能兼容且抗干扰能力强的总线芯片;将武器控制组合的电源加装LC以净化电路;在控制组合和功放之间加装I/O口滤波板。经过试验验证,该方案极大地提高了火炮火控系统的可靠性,使系统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电磁发射测量系統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福才  王世国  王振春  刘阳 《兵工学报》2008,29(10):1256-1261
设计了一种基于Rogowski线圈、B-dot探针、光幕靶及插入式数据采集卡(PC-DAQ)的电磁发射测量系统,开发出以动态链接库(DLL)为形式的数据处理模块,为系统的扩展和二次开发提供统一的接口,设计了具有Windows操作功能的人机交互界面,并成功地应用到实际研究中,为电磁发射系统的性能研究及技术匹配提供了数据依据。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了触发放电和轨道拉弧时,整个测量系统受到了大的脉冲干扰;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本系统测量速度为l km/s时的相对误差为0.7%.  相似文献   

19.
针对爆炸场中的电磁场测量需求,研究一种基于磁通门的瞬态磁场测量方法。将磁通门传感器与采集存储电路集成为微型的测试节点,通过多节点的测试网络以实现对电磁场分布的测量。测试节点以FPGA为控制核心,具有工作参数可编程功能。利用亥姆霍兹线圈标定了测试节点的静态特性,并在爆炸场进行了电磁场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可适用于爆炸场中的电磁场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