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多联机系统的发展与普及,对多联机产品能效评价方法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目前,我国多联机3种主要能效评价指标(SEER、HSPF和IPLV(C))均与环境温度的发生小时数有关,本文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结合国际现行多联机能效标准的发展,分析不同气候区域对多联机空调能效标准指标的影响.通过分区进行能效评价是多联机能效标准研...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实行的变频空调器能效标准GB 21455—2013以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来评价热泵型变频空调器。APF计算均采用全国统一的一组运行时间曲线,并未考虑地域差异。本文通过理论选取和抽样调查的方式得出覆盖全国5个建筑气候分区的时间曲线,采用国标规定的APF计算方法,以两种时间曲线数据对9台变频空调器能效的地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变频空调器能效的地域差异存在且显著,抽样时间曲线结果显示华南与华中地区的APF差值达到1.86。提出了针对地域差异应分区评价的建议,除统一的APF值外,还需增加不同区域参照的制冷季节能效比(SEER)和制热季节能源消耗效率(HSPF),并以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多联机作为建筑空调系统的主要用能产品,其能效值的评价方法对建筑节能影响较大。为对我国多联机产品能效限值制定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中国、日本的多联机空调能效评价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两国在建筑物负荷、运行时间、测试方法上的差异,对同一款家用、商用产品分别按照两国的标准评价进行对比,说明了两国能效限值标准的差异原因,为计划实施的新能效限值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变频空调能效采用全年性能系数(APF)指标后,空调器的测试工况点由1个增至5个,导致获得空调器最大APF所需的实验量大幅增加。本文提出一种快速求解变频空调最大APF的方法,能够根据一组测试数据,快速求解最大APF,从而简化空调器的实验匹配工作。该方法首先将国家标准中复杂的APF隐式定义转化为简单的APF显式计算公式,作为优化计算的目标函数;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和空调器结构参数的限制,得到优化计算的约束方程;通过优化计算得到变频空调APF的最大值和对应的5个工况能力能效组合。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一款典型的变频空调器中,示意了该方法的操作步骤,优化得到的APF比原始测量值提升了6. 37%。  相似文献   

5.
王艮 《制冷》2008,27(4)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GB21454—2008《多联式空调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已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每本定价这10元。GB21454—2008将多联机产品的能效水平分成5个等级,其中1级产品的能效水平最高,2级为节能产品评值,3、4等级代表中国多联式产品的平均能效水平,5级为标准实施后的市场准人值。标准规定,该标准定于2008年9月1日实施。  相似文献   

6.
由于室外环境条件无法控制,使得实际运行环境下的多联机性能评价存在困难。针对该问题,本文参考多联机产品性能评价指标制冷季节能效比/制热季节能效比/全年性能系数,提出6点测试法用于评价实际运行环境下的多联机性能。以办公建筑中实际运行的1套多联机为例验证本文提出的多联机性能评价方法。经测试计算,发现实际运行环境下的多联机制冷季节能效比测量值与标准计算值之间的偏差小于10%。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多联机设计与实际运行之间的性能差异,也可以用于不同多联机之间的性能对比分析,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制冷》2015,(2)
提出了一种有别于常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除显热末端的多联机,从机组能效、运行状况、安装方式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对该多联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与普通多联机和与常用的水系统末端对比,得出结论认为,应用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多联机,比普通多联机能效高20%以上,出风温度高,传热温差小,舒适性好,实现多种用途;比水系统末端安装方便,安装费用和运行费用低,适用场合广,避免了二次换热,换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基于产品名义工况能效比确定的多联机作用域的不足,提出多联机季节经济性作用域的概念和基于空调系统的季节能效比(SEER)和全年性能系数(APF)的多联机季节经济性作用域的确定方法;对此阐述了基于实验数据的多联机和风冷式冷(热)水机组+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全工况性能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南京地区办公建筑为例,应用GB/T 18837《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报批稿)给定的建筑负荷模型、制冷与制热季节各温度发生时间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名义工况能效比(EER和COP)的多联机以SEER和APF为指标的季节经济性作用域。本文提出的多联机季节经济性作用域确定方法不仅为多联机工程设计规范的完善提供一种思路,而且也可指导具体工程的方案选择和设备选型。  相似文献   

9.
张恒  高永坤  孟建军  董辰 《制冷学报》2022,43(4):103-112
本文采用某28 kW多联机,对APF各工况进行仿真和实验测试,并对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风系统、换热器KA值、压缩机效率、制冷剂充注量、系统压力损失和回油系统等影响APF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实验与仿真的APF值分别为4.59和4.61,单一工况的仿真与实验值最大误差为5.1%,各工况误差综合作用后APF误差为0.5%。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实验机,改善单一要素对APF提升有限,如压缩机效率提升3%,APF增幅2.8%;回油系统精细化,APF增幅约5%;换热器KA值提升10%,APF增幅在1%以内;所以需要考虑多因素同时改善来提升APF。  相似文献   

10.
采用季节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是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以下简称:多联机)性能评价的发展方向。针对在季节性能评价指标体系下多联机制热性能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现行国内外相关标准对非稳态制热性能实验方法的优缺点,指出欧洲及ISO标准规定的非稳态制热性能实验方法更能客观地反映多联机的制热性能,而且可操作性强,可重复性好;同时分析采用欧洲及ISO标准规定的非稳态制热性能式验方法对我国多联机性能评价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我国多联机非稳态制热性能实验方法的总体框架和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多联机属于直接膨胀式系统,具有换热效率高、室内控制灵活等特点。但是由于多联机依赖庞大的连接管网络直接输送制冷剂至被空调区域,其性能受安装方式、位置、服务区域半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能力、能效产生衰减。本文通过在焓差试验室实际测试,研究一套额定制冷/热量为15.5/18.0kW的多联机在超长连接管下的实际性能,相关数据可以为多联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我国空调热泵的能效标准,阐述了季节能效比SEER、综合部分负荷值IPLV和热泵热水机组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之间的关系,分析我国能效(分级)标准发展历程。其中,空调与热泵的能效标准,风冷从单一工况的制冷能效比EER或性能系数COP,发展到SEER和供热季节性能系数HSPF;水冷从单一工况COP,发展到综合部分负荷系数IPLV。提出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IPLV(H)的3级能效划分建议值。同时,指出能效标准的共性与问题,如理论工作还有待加强,评价指标不统一,部分能效标准缺失,能效标准未能及时与产品标准相对应等,并对今后能效标准的研究思路和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主要目标2022年家用空调、多联机等制冷产品的市场能效水平提升30%以上,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20%,实现年节电约1000亿千瓦时。2030年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提升30%,制冷总体能效水平提升25%以上,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40%以上,实现年节电4000亿千瓦时左右。(一)强化标准引领大幅度提高制冷产品能效标准水平,主要制冷产品能效限值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能效准入要求,一级能效指标达到国际领先。  相似文献   

14.
《制冷》2017,(2)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依靠其众多优点,已跻身为中央空调的主流产品,市场占有率也已经跃居第二位。其中,风冷式多联机的占比已超九成。APF(全年性能系数)作为风冷多联机的评价指标被引入评价体系已成定局。本文即围绕风冷式多联(热泵)机组APF的测试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7月17日,日立变频中央空调新产品上市暨多联机能效标准研讨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召开。会上,海信日立发布了其最新推出的"能效先锋"产品S-PRO变频多联机与日立强热-D系列地暖中央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16.
论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的季节性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简称多联机)是多末端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其多末端结构和不同控制方法决定了其特殊的部分负荷特性.以制冷运行为例,阐述影响多联机性能的因素及其影响关系,给出各种控制方式下多联机在恒定室外温度条件下的部分负荷"性能域"概念图,以及性能域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趋势:根据多联机的部分负荷特性和变工况特性,指出目前的多联机产品性能评价评价方法尚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多联机制冷季节评价指标SEER或IPLV(C)的评价方案;建议今后多联机采用APF评价体系更能体现我国标准体系的延续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空调系统能效,改善空调高温制冷和低温制热性能,提高空调中低温除湿效果,本文对三管全效多联机进行全年环境(中高温制冷环境、高温制冷环境、中低温高湿环境以及制热环境)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高温制冷时,三管全效多联机制冷能力较两管多联机提升5%,制冷EER提升12%;高温制冷时三管全效多联机较两管多联机制冷能力提升36.7%;在中低温高湿环境下不降温除湿运行时,三管全效多联机可以维持室内环境温度不变,而且除湿量是两管多联机的2倍;在制热运行时,三管全效多联机的制热能力和制热COP高于两管多联机,低温制热能力是两管多联机的1.2倍。  相似文献   

18.
分别对4套多联机系统进行35个工况的制冷与制热性能试验,获得多联机的全工况运行性能;在我国相关标准给定的典型气象参数和建筑负荷模型条件下,应用现有标准给定的制冷与制热季节性能指标对这些多联机进行评价,并与全工况季节运行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各种季节性能评价指标数据的差异,以期为我国多联机产品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于2010年12月开始实施GB 24850-2010《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能效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平板电视的能效等级、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以及能源效率、被动待机功率的测量方法和检验规则。  相似文献   

20.
介绍AHRI 1230标准中专门针对热回收多联机提出的冷热同步能效(SCHE)的评价方法,并按该方法对机组进行测试,举例说明热回收多联机冷热同步模式下的高能效特点,为我国多联机行业制定热回收多联机性能测试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