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在复杂的地下换乘车站,乘客的方向定位、空间辨认度大大降低,通过分析梳理地铁换乘站的建筑形式类型,了解换乘站换乘节点结构特征,结合目前车站换乘节点导向性设计包括标识系统设计、空间导向性设计的现状,乘客的心理特征及空间识别方法,提出车站空间整体导向性设计的想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结合天津地铁3号线和6号线换乘站北站工程实例,分析了新建线路施工对已建车站的影响,通过采取优化围护结构施工工艺、合理安排土方开挖顺序、换乘节点后浇带采取逆作法施工等一系列施工措施,保证了运营车站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铁网络的形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叠摞车站、三线换乘车站,甚至四线换乘站,地铁车站埋深也越来越大。论文结合在建的北京地铁28号线东大桥站,重点介绍在北京CBD核心区域的大埋深超深基坑地铁车站设计思路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上海、广州地铁换乘车站设计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简要阐述了人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设计的联系,提出了改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现状的建议,从而使城市轨道交通真正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5.
张亮  陈羽翔 《四川建筑》2012,32(3):58-60
武汉地铁6号线东方马城站是近远期线路换乘站,通过对该车站周边环境及预计客流量的分析,采用站位方案比选、换乘方式比选手段,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而确定其建筑设计方案,并提出设计地铁车站建筑方案时需先后考虑的四个因素,可供其他换乘车站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化宫站作为昆明地铁2号线与3号线相交的换乘站,通过对此换乘车站方案的分析,提出换乘车站的设计思路,并重点对"岛—岛T形换乘"及"岛—岛十字形换乘"进行分析,据此选择合理的换乘方式及站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天津八里台地区地铁三线换乘为例,对天津轨道交通换乘站在规划阶段网络节点的确定原因、选择换乘方式进行分析,同时从设计上结合线路走向、车站设置、应该重点考虑的周边环境因素深入研究,讨论了轨道交通换乘站与枢纽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铁换乘车站供配电设计问题,结合国内在建工程,借鉴类似工程案例和相关技术资料,采用理论分析和工程类比的方法,分析了换乘车站供配电高低压、接地等资源共享的问题,提出了换乘站设计共享的关键点,可供相关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由于地铁线路规模和地铁网络辐射范围的不断扩大,地铁换乘站设计重要性日益凸显。分析了城市地铁换乘站的建筑设计,列举换乘站的设计原则、换乘方式分类及各种换乘方式优缺点,提出换乘站存在的问题,力求为今后的地铁换乘优化设计探索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某地铁T型换乘站为例,研究分析换乘站建设施工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换乘站建设过程中对既有车站的竖向变形影响较大,最大值为5.47 mm,对区间隧道影响较小;换乘节点两侧基坑对称开挖比非对称开挖对既有地铁结构变形控制更有利;既有地下连续墙有利于既有地铁结构变形的控制,切除后既有线结构变形增大。分析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武汉地铁12号线中一路站是已运营8号线,远期规划21号线的换乘站,通过对车站周边环境、客流、控制性管线的分析,从换乘形式、站台宽度、公共区布局方面进行比选,最后确定其建筑方案,供其他车站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中几种常用的同站台换乘形式与一般的节点换乘方式进行分析比较,重点对两层双岛四线换乘、3层叠岛同向换乘、3层叠岛反向换乘、双站双向同站台换乘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进行研究,并为换乘站设计提供借鉴。同站台平行换乘车站是地铁车站设计中换乘最为便捷的方式,两条线的换乘客流在同1个站台层可以实现换乘。在同站台平行换乘车站几种方案中,不同的同台换乘形式各有优缺点和适用条件。通过比较分析,对一般同站台换乘车站,建议采用3层叠岛同站台换乘;对换乘客流量较大的线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双站双向同站台换乘方案,让两条地铁线路同方向和反方向的换乘客流在相邻的两个车站完成,使不同方向的换乘客流都得到照顾。  相似文献   

13.
以深圳某地下3层双岛4线车站同台同向换乘地铁车站工程实例为背景,探讨坑中坑围护结构的计算方法与影响,给出整体计算法和分离计算法的应用思路和计算效果分析.比较后认为分离法在内、外坑距离较大时具有可行性,整体法则适用于内、外坑距离较小的情况,可作为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换乘站中通道换乘车站占相当大比重,其换乘舒适度低和换乘不便是较为突出的问题,换乘站换乘能力和舒适度是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关键,研究和优化通道换乘站设计十分重要。该文通过对武汉市轨道交通循礼门站进行实际研究,收集和整理了循礼门站相关图纸资料,还对循礼门站的换乘客流进行了数量统计。通过Legion仿真模拟软件模拟车站在高峰时段的客流运行情况,并对车站的各个关键部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车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火灾模式下地铁换乘车站选型设计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述地铁车站火灾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地铁交通体系中换乘车站布局及换乘原则,研究不同换乘形式的适应条件及优缺点,进而从毒害性、遮光性及对人员心理影响方面,探讨了火灾烟气对地铁车站人员安全的影响,并剖析了各种换乘模式,从火灾模式下人员安全疏散角度提出了换乘车站选型的建议,为目前地铁换乘车站合理选型和设计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不断建设,线路交叉形成许多换乘车站。根据GB 50157—2017《地铁设计规范》,除通道换乘车站外,其他形式的换乘车站消防给水系统宜共用。然而,许多换乘车站建设时序往往不同,造成后期建设车站共用先期建设车站消防给水系统时,既有消防水泵控制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等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论文以郑州地铁1号线与14号线换乘站铁炉站、1号线与5号线换乘站郑州东站为例,对先期建设车站消防水泵控制柜预留条件以及后期建设车站FAS系统互联互通方案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换乘地铁车站结构由于其显著的空间效应以及其在地下交通线网中的重要性,其抗震性能值得关注。基于某十字换乘车站结构,建立其三维计算分析模型。其中将其简化为两方向相同长度和结构形式的地下框架结构,采用等价线性化模型Davidenkov模型考虑土体非线性。计算分析了不同地震动类型和幅值作用下换乘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同时,将换乘站地震响应与典型的单体车站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其空间效应及抗震性能。基于本文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文中计算分析案例而言,由于换乘站端墙的影响,其空间效应比单体车站强,层间相对变形较小,因此其整体抗震性能优于单体车站。另外,由于换乘站平面尺寸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地震波的传播,因而换乘站降低了土体地表响应,而单体车站则放大了土体地表响应。论文研究成果对换乘车站的抗震设计与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铁轨道交通枢纽站点间的换乘设施是满足客流转换和换乘工具衔接的重要停靠点,对其设计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但从目前我国城市地铁轨道交通枢纽的发展情况上看,存在着换乘量不足,换乘设置布置不合理等情况,这对于城市生活的进一步完善带来了不良影响,为此,对城市地铁轨道交通枢纽站点间的换乘设施的深入研究,将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开展城市地铁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站点换乘设施设计的研究,是以目前换乘设施设计实际存在的问题为背景,目的是想通过理论研究,以提高相关设计部门对地铁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站点换乘设施设计的认识,从而提高换乘站换乘设施的服务功能,让乘客获得满意的出行体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轨道交通线网的不断加密,如何对没有预留换乘条件的既有车站进行换乘改造,已成地铁设计常见的关键现实问题。以广州某换乘站为例,对既有地铁车站换乘侧墙破除方案进行了结构计算,并考虑全施工过程对既有车站进行了三维数值分析,提出了科学完善的换乘改造方案及施工工序,并结合施工期既有车站结构变形的自动化监测结果验证方案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部分开挖顶板卸土,隔跨跳仓,分段破除墙体并及时架设支撑等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既有结构的内力与变形,保证既有车站的结构和运营安全,对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程群 《北方建筑》2023,(3):51-54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逐渐提高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视程度,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了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多线换乘站数量逐渐增加,对乘客乘车体验感、车站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以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伊宁路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换乘形式,在建筑设计方面采用单循环无交叉三线换乘站,从而实现单向换乘的客流组织模式和台加厅组合通道换乘模式;在车站柱网设计方面,根据车辆体积和客流量,提出优化柱形、车站空间等措施,从而构建与多线换乘交通枢纽相吻合的车站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