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系统温度走向和流通情况对燃烧热利用率产生直接影响。对锅炉循环系统进行流体和热分析。由各高度截面的固相体积比,得到固相在炉膛内从下至上的递减规律。对速度分布云图和迹线图进行分析,得到了循环系统内流体的流动规律。通过循环系统温度场可得其内部温度走向规律。改变二次入风口的位置,并与未改变前进行流动形态和温度对比分析。研究内容对锅炉燃烧热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循环流化床锅炉内颗粒速度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操作参数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内颗粒速度分布的影响,在冷态模型装置上使用PV6A型颗粒速度光纤测量仪、毕托管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的颗粒速度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流化风速为2.57 m/s、循环质量流率为0.58 kg/(m2.s)、一次风量为2 300 m3/h、二次风量为1 500 m3/h时,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颗粒浓度分布、压降、流化状态、质量循环都达到一个较稳定的水平,呈现典型的环核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利用CFD软件Fluent,基于颗粒动力学理论的双流体模型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3种二次风送风结构对炉膛内气-固两相流宏观流动特性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将3种结构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次风通常采用90°垂直入射的情况下,炉膛内颗粒的环-核分布结构及上稀下浓的分布不均匀性达到最大;二次风进口入射角为与轴向方向成60°向上入射情况下,炉膛内颗粒主要分布在炉膛中上部区域,不均匀程度减小,最有利于炉膛内的燃烧和提高传热效率,同时得到二次风的射流深度最大;二次风送入结构为渐缩型入射口的情况时,二次风射流深度最小,炉膛内偏流现象明显,在本文的操作条件下,并没有达到喷射的设计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主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以一台75t/h级额定蒸发量为90t/h次高压,自然循环、单炉膛、平衡通风、半露天布置、全钢架悬吊结构,燃料发热量为3000大卡,燃料采用混煤(50%)和煤泥(50%)混合燃烧,固态排渣,配国产15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从判断高浓度颗粒相的方法、高浓度气固流动的数值研究以及气固两相间的耦合三方面出发,对其高浓度颗粒相进行模拟分析,以得到循环流化床的浓相气固两相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目前已有上千台各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运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特点是物料(燃料和脱硫剂)经过多次循环.在炉膛内反复进行燃烧和脱硫反应,物料在燃烧过(略)状态.床温是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安全性和运行经济性的重要参数之一,是监视炉膛密相区燃烧和流化情况、防止炉膛结焦的重要依据,是控制炉膛燃烧的重要温度点,是灭火保护动作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粒径分布对循环床内颗粒速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激光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在截面尺寸为100mm×15mm的二维循环流化床实验装置上测量比较了平均粒径基本相同的3种不同粒径分布的玻璃珠颗粒在相同操作气速下的颗粒时均速度、脉动速度与数量密度的截面分布特性;初步考察了粒径分布对气固并流上行两相湍流流动行为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7.
RH真空精炼吹氩参数对循环流动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RH真空脱气过程中的流动行为,建立了描述气泡驱动下的RH循环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基于欧拉-欧拉两流体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商业软件FLUENT6.0,对不同充气量条件下的循环流量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应用该模型对充气压强与循环流量、充气量与上升管内气相及液相速度分布关系进行了数值模拟,用以理解其中的流动规律,为工程技术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结焦的改进刘兆鹏(中建七局安装公司南阳473085)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强化燃烧、传热快、热效率高、煤种适应性广等特点,同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NOX和SOX排放量低),因此被广泛采用。但此种锅炉有一个缺点:炉膛易结焦。炉膛结焦后,使...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脱硫灰在工程上的利用率,利用气流磨对循环流化床脱硫灰进行超细粉碎,通过调节分级机频率大小进行分组实验。结果表明:CaO和SO3组分含量在循环流化床脱硫灰中所占比例大,质量分数分别达26.84%和12.25%;采用气流磨粉碎循环流化床脱硫灰,有效地增大了CaO的比表面积,通过调节分级机的频率可获得窄粒度段分布的超细脱硫灰,获得的超细脱硫灰颗粒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呈不规则形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燃煤中水分、灰分、挥发份和硫含量、燃煤的粒径及锅炉的一次风、二次风、床层压差和炉膛压力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煤耗的影响,并找出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煤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高效、低污染、调节灵活、煤种适应广、炉渣综合利用率高等特点。通常情况下循环流化锅炉受热面中磨损最严重的部位之一就是水冷壁管,本篇文章分析总结了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水冷壁管磨损、泄漏的原因,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措施,以此达到减轻锅炉水冷壁管的磨损,使锅炉安全、高效、经济运行的目标。水冷壁管磨损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磨损中最突出的问题。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磨损可分为四种情形:炉膛下部卫燃带与水冷壁管过度区域磨损、炉膛四个角落区域管壁磨损、不规则区域管壁磨损和一般水冷壁管磨损。  相似文献   

12.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自身特点,通过近几年来的运行经验,论述了通过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严格监控料层差压、温度、炉膛差压和返料温度,通过调整给煤量、风量及返料量,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小型流化床循环装置对再生剂在密相输送过程中的气体夹带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对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催化剂循环量和斜管内催化剂流动时的轴向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斜管两端压差计算得出气体夹带量。讨论了气体夹带量随催化剂循环量、再生器藏量、空塔气速和颗粒粒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一种洁净煤技术,通过炉内喷石灰石粉脱硫能够达到较高的脱硫效率,SO2排放完全能够满足国家及地方环保部门要求。本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技术原理,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的影响因素等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5.
周一工 《工厂动力》2000,(2):5-9,35
本文分析了氮肥化工企业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殊性,提出了氮肥化工企业在循环流化床锅炉选型问题上应结合燃料特点和企业规模,因地制宜,并总结了不同情况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6.
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传热现象已经有相当广泛的研究,影响锅炉传热的因素非常多,而且参数之间有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时变性、耦合性强的复杂系统,而且绝大部分循环流化床传热研究都是在实验设备内进行的,对于大型工业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国内发展迅速,锅炉内的传热问题急需解决。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中的实践经验,对流化床锅炉在利用传热学规律加强受热面的传热效果,及减少锅炉热损失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做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速相机对分叉管道内低浓度的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图像采集。通过Madab的图像处理技术分析得到某时刻二维平面上固体颗粒的粒度分布,并且得到该面上不同量级粒子的个数,以及利用图像处理的重叠技术,分析得到固体颗粒与壁面碰撞前后的运动轨迹。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管道内气固两相流动的运动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烧效率高、适应范围广的特点,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得到了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本文主要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的脱硫原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流化床炉喷钙和石灰石的脱硫效率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结构和特点两方面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上的优势及国内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现状。最后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针对自然循环与低温热管耦合的新型传热元件稳态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基于一些合理假设,利用一维均相流模型对液氮在自然循环管路中的流动与传热过程进行计算,得到了两相流动中干度沿管程方向的分布,循环流量、干度等参数随外加热负荷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管径对循环流量、干度分布、冷头稳定温度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为优化实验装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