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苏南地区既有住宅能耗偏高的问题,以苏南地区常州市某老小区住宅为研究对象,综合评估外窗的热工性能及外遮阳方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提出优化的节能改造方案,并对外窗及外遮阳的热工性能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为苏南地区大规模既有住宅外窗及外遮阳节能改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75%的目标,使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PKPM,分析重庆市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潜力。建立了3种基本公共建筑模型,分别为:办公类模型、宾馆类模型以及商场类模型。模拟研究的围护结构主要是建筑外墙、外窗以及屋顶。通过改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参数,制定出能耗模拟方案。模拟得出公共建筑在不同热工性能的围护结构下的能耗数据,从而分析得出不同热工性能的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据此提出重庆地区公共建筑外墙、外窗及屋面等围护结构热工参数的建议取值。此外,还对照明对公共建筑能耗的影响进行模拟,得出降低照明能耗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选取重庆渝西农村民居建筑的典型设计方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能耗模拟软件De ST-h对给定建筑4个能耗影响因子3种水平进行正交模拟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利用极差的大小评价各因数对指标值的影响程度,并通过方差分析,比较各因素、各水平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外窗的主效应显著(显著性P=0.035,P0.05),对建筑能耗有较大影响,窗墙比次之(显著性P=0.054,0.05P0.1),对建筑能耗有一定的影响,而外墙和屋面的影响则较小,即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外窗窗墙比外墙屋面。经分析后得出的最佳方案,其建筑能耗模拟结果与基准建筑比较,综合节能率可高达39.8%。  相似文献   

4.
采用DeST-h软件对兰州地区一栋住宅楼进行了全年采暖能耗逐时模拟,研究外窗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和窗墙比对住宅建筑能耗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得出了不同朝向房间的全年累计负荷指标随窗墙比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外窗传热系数的相对节能率。  相似文献   

5.
以武汉市某医院某住院楼(以下简称C楼)为例,根据建筑能耗情况对比分析其节能潜力,然后提出了使用节能外窗、自然采光和外墙外贴聚苯板三个可行节能改造方案,利用De ST-C判断方案的适用性,并与国内其他研究者的结论相比较,提出合理的节能建议。  相似文献   

6.
陶求华  庄杰 《制冷》2011,30(1):70-74
闽北地区夏季闷热,通过外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大。本文以南平地区为例,首先分析了外窗玻璃太阳辐射得热数学模型,指出减小外窗太阳能透过率可有效解决夏季太阳照射带来的室内过热。其次,分析了办公建筑侧窗采光数学模型,指出外窗遮阳减弱了建筑自然采光,增加照明能耗,外窗遮阳措施应综合考虑照明和空调能耗。为兼顾空调制冷与照明的能耗平衡,本文采用建筑环境模拟分析软件DeST,采用8种不同综合遮阳系数的外窗,模拟分析综合遮阳系数对建筑照明能耗、空调能耗的影响。最后得到适合闽北地区办公建筑的外窗遮阳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福建闽南地区住宅建设发展迅速,规模巨大。而居住建筑的能耗由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耗能量和通过外窗缝喙的空气渗透耗能量两部分构成。外窗是“耗能大户”,是节能的重点部位,改善建筑物外窗的隔热性能、降低遮阳系数和加强气密性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内容。本文对于福建闽南地区建筑住宅外窗节能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人们在建筑舒适性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暖通空调的使用充分地满足了这种需求。相关数据统计表明,作为建筑整体能耗的重要产生部分,目前暖通空调能耗已经占到国家整体能源消耗的20%,因此采取相应的节能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环境效益。目前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节能技术的主要应用形式为针对各元器件进行的节能优化和系统整体运行流程的采暖效率提升。本文探讨了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节能技术应用的相关内容,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高层建筑外墙体与空调节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峰 《制冷》1998,(1):22-27
本文从节能、结露、隔声方面对反射玻璃幕墙(窗)和新型墙体在高层建筑外墙上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分别计算出部分地区的建筑物单位面积的幕墙(窗)和新型外墙体的冷热负荷值,从而提出应控制选择全玻璃幕墙作为高层建筑外墙体,推荐采用新型墙体材料,以达到降低空调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利用Design Builder对武汉市某建筑进行模拟和分析,得到通过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可以大大降低空调和建筑全年总能耗,且对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节能效果最好的是中空窗和活动外遮阳技术。  相似文献   

11.
调研了四川省泸州地区住宅外窗节能设计现状,就建筑外窗的玻璃,窗框以及遮阳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典型案例计算,对泸州地区住宅外窗节能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极端气温条件下空调建筑热状况研究的必要性,并建立了外墙外表面热平衡模型、壁体传热模型、外墙内表面热平衡模型和室内空气热平衡模型,以北京市各种气象条件下,通过联立求解的方式,最终掌握建筑的能耗状况。结果表明上述模型能较好的反应极端气候条件下空调建筑的热特性,并可为空调建筑能耗状况的整体评价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和分析了既有办公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适用技术,主要包括外墙、外窗和屋顶的节能改造技术。然后采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建立上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的典型建筑(prototypical building)模型,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上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围护结构的各种节能改造措施使冷热负荷的减少量,从而分析比较这些措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常先问  陈伟青 《制冷》2009,28(1):41-46
本文通过对夏热冬暖地区的广州地区居住建筑的能耗模拟计算,分析了该地区居住建筑的热工性能及建筑能耗状况,并研究了通过增加外墙节能措施对建筑节能的贡献率。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EPS板外墙构筑的建筑,空调供冷时,建筑的整体负荷减少率为17.91%,建筑的总体负荷减少率为19.96%。  相似文献   

15.
我国建筑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40%以上,建筑中由于围护结构热传导而产生的空调与供暖能耗占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的70%以上,节能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是建筑节能的关键。以对建筑保温性能具有关键作用的外墙外保温材料、建筑玻璃窗与墙体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典型节能建材从矿石开采、材料生产、运输、使用直至最终废弃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据此进行低环境负荷材料的择优,为绿色建筑的科学选材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建筑节能及空调节能几年前就已经成为我国节能技术领域的重要议题,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国内民用住宅、旅游宾馆、大商场、办公及商用建筑越来越多,加上家庭用空调的剧增,使空调能耗激增,夏季空调耗电已日渐成为能耗大户,空调节能已日渐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本文从建筑物和空调系统两方面进行分析,分别对建筑及空调节能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由于用户使用行为的不同,满足节能设计要求的建筑空调能耗评价缺乏统一衡量标准,从而导致偏差和误判.因此,本文综合考虑了住宅空调设定温度、空调运行天数和日运行小时数三个因素,提出了空调运行度时数指标.结合长江流域地区住宅空调的使用特点,确定各因素取值,并利用聚类分析,将空调使用行为水平分为经济型、舒适型和高耗型.通过计算得...  相似文献   

18.
住宅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凭借其保温性能好、投资价格低等优点而成为一种先进的外墙节能技术,而且是我国目前一项重要和具有主导性的建筑节能措施,因此被大量应用于各类住宅建筑中。但由于存在寿命短、防火性能差、外装饰受外界影响大等致命缺陷而使这一墙体节能的主流技术很不完美。本文围绕这一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对住宅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西安地区建筑节能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安地区冬寒夏热的气候特点利用建筑能耗分析软件DOE2对同一栋建筑从体型系数、窗墙面积比、窗墙屋面传热系数、外遮阳、自然通风等方面对住宅节能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最后根据该地区的天然冷热源情况得出了该地区建筑节能的关键技术,为该地区的建筑节能研究和设计提供了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浅议房屋建筑节能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建筑能耗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6%,约占我国总能量的25%~40%。例如:我国绝大多数采暖地区围护结构的热功能都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要差许多,外墙传热系数为他们的3.5倍~4.5倍,外窗为2倍~3倍,屋面为3倍~6倍,而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很高,能源利用率还很低,仅为28%。因此,在世界范围内的能源问题日益急迫、建筑能耗日益增长的今天,节能的意义十分重大。在中国大多数地区,外墙体、门窗和屋面是外围护结构耗热量最大的三个分项工程。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在外墙体、门窗和屋面所采用的施工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