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源热泵是一种环保节能的绿色空调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高效节能,环境效益明显,具有优越的环保功能,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主要研究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性能测试,以及Labview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在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性能测试中应用,即程序对模块信号的采集,对试验台远程的控制,测试系统的模拟和数据保存界面的生成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地源热泵系统的热响应测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地源热泵技术因其节能与环保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地下岩土热物性参数是影响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运行的重要因素,其参数的确定也是地源热泵技术领域的难点之一。本文综述地源热泵系统的热响应测试的理论基础、测试方法、实验数据处理及其研究发展现状,以期为地源热泵系统的热响应测试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钻孔外有限长线热源模型及钻孔内准三维模型为基础,运用叠加原理,基于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利用C#语言进行可视化窗体编程,结合重庆地区某地源热泵工程,通过导入DeST能耗模拟软件生成的建筑逐时负荷,对该工程的地埋管换热器进行逐时换热特性模拟,分析土壤热物性,地埋管换热器热短路,系统运行策略三个方面对地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计算出不同因素下系统能耗,为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和运行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热响应测试,对四川青川地区某工程场地地质和地埋管换热情况进行了勘察及测试分析。地勘结果表明地下渗流对地下换热有明显影响,获得各测试工况动态负荷下的地下动态换热性能。从测试数据可以分析得到,冬季状态下进行夏季的热响应测试会影响地下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并提出了出水管保温等处理措施。根据工况和运行数据分析,提出了合理认识单位井深换热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建筑全年冷热负荷特性对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逐年供冷供热能力和地源侧的热平衡有直接影响.以贵阳某综合医院地源热泵空调系统2015-2019年连续监测为期4年的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该地源热泵系统制冷季、制热季的平均部分负荷率、热泵主机的COP和EER,分析了冬、夏季地源侧和用户侧的供回水温度变化,介绍了该地源热泵系统夏季制冷、...  相似文献   

6.
测试了北京某写字楼地源热泵机组在不同供暖期(初寒期和末寒期)的运行参数,分析了热泵机组运行性能。发现热泵机组的性能系数COP和系统能效比EER在不同供暖期相差较大;针对在埋管水流量、进出口水温差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埋管水出口温度经过一个供暖期后降低了2.96℃的情况;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优化地源热泵设计的意见。与空气源热泵、锅炉取暖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系统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7.
U型管地源热泵系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U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实验装置和测试系统;给出了2年来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实验数据,并给出了相关的结论,可供地源热泵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生命周期划分为生产加工、运输安装、运行使用、拆除回收四个阶段,建立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碳排放核算模型。结合工程案例,用温度频率法(BIN)核算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碳排放量,数据显示运行阶段碳排放量占绝大部分。用当量满负荷运行法计算运行阶段各设备碳排放情况,数据显示采用变频技术将减少生命周期碳排放。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党和政府把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从2000年开始,地源热泵系统越来越多的被各房地产商所关注和应用。介绍地源热泵的三种类型及其对比分析,着重论述开发土壤源热泵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地源热泵系统全年动态性能模拟对系统方案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一维非稳态传热数值模型,给出了U形地埋管地源热泵耦合模拟算法。根据建筑逐时负荷、地质情况以及热泵机组性能等条件,耦合模拟方法能够给出长期地温、水温以及系统能耗信息,为方案评估提供依据。与基于解析模型的模拟算法进行了交叉比较,表明数值模型计算准确,计算速度快,具有工程实用性。对某案例进行全年逐时分析,根据模拟结果对钻孔数目及钻孔间距的选择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空气源热泵产品除霜性能测试工况的低温高湿环境,设计一种长期低温运行设备及其温度耦合控制系统,通过2套制冷系统的除霜模式与制冷模式的交替循环,解决因蒸发器结霜而导致制冷量下降问题。基于实际测试系统和研究,提出切入除霜、除霜结束的判定依据:电加热输出为零且环境测试间内干球温度高于设定值0.1℃作为切入除霜判定依据;在除霜过程中,蒸发器制冷剂出口温度高于环境测试间干球温度10℃,且蒸发器空气侧阻力小于150 Pa作为除霜结束判定依据。该方案能够解决环境测试间内因空气处理机组蒸发器除霜需求而造成的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剧烈波动问题,保证环境测试间内低温高湿环境工况的长期稳定,提高除霜工况的测试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以山东省东营市某办公建筑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冬季运行工况进行测试,分析地源侧供水温度及制热性能系数随负荷率的变化情况,得到系统性能系数COP为3.0,机组COP为4.1。测试数据表明,该工程地温恢复状况良好,未出现"热堆积"现象,系统运行工况稳定。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较复杂且非线性,在运行过程中所受干扰多,并且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目前多采用常规PID控制系统或相对较好一些的模糊PID控制系统,但都存在不足,很难达到其节能和舒适的作用。针对其特点提出了模糊控制和单神经元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MATLAB仿真工具对其三种控制方法分别进行动态仿真,其结果表明该方法运用于地源热个泵空调系统中,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控制方法,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受外界影响较小,响应快,鲁棒性较强,节能和舒适性效果更明显。其研究结果在实际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轶  王海  李永安 《制冷》2002,21(2):26-29
分析了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 ,对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冷热负荷确定、地热换热器的选型、室内空气的气流组织形式、热泵的容量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地源热泵系统双U型埋管换热器的测试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立双U型垂直埋管试验井测试实验装置,通过现场测试采集当地的岩土热物性参数,从而确定土壤的原始地温、单位井深的散热量等参数,对地源热泵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果表明,土壤的原始地温为19.2℃;夏季工况下,地下换热器的进、出口水温度分别为35"C和31℃时,单位井深的散热量为62.55W/m.  相似文献   

16.
海水源热泵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海水的能量进行冬季供暖、夏季供冷、全年热水供应的技术。文章分析了青岛地区采用直接热利用和间接热利用的两个工程实例,测试了两个热泵系统实际运行性能,并进行了节能性、技术性和经济性对比分析。根据测试及数据分析,与间接热利用系统相比,直接热利用的系统COP值高,初投资低,节能效益好,在采取措施保证热泵系统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推荐采用直接热利用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南京某医院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周期共45天,期间平均干球温度2.64℃;共遇3天极端恶劣天气,平均干球温度-4.90℃;4天结霜天气,平均结霜系数D_f为0.97。测试期间日均热泵机组性能系数为3.12,日均每平方采暖费用为0.25元/m~2。测试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采用空气源热泵系统采暖,在满足舒适性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节能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换热器需要与土层进行热交换,长期大规模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地层温度场特征,进而影响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依托上海市某高校综合研究中心地埋管地源热泵工程开展试验研究,确定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温监测点的布设原则及方法,地温监测数据的采集方式、采集频率等,准确完整地获得地源热泵系统运行3年地埋管换热区地温监测数据,并对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对地层温度场影响的程度及范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结合调研测试的实际工程,根据实际工程中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中水系统的形式及特点,归纳了设计、运行管理、设备故障等几个方面的水系统常见的问题。探讨了地埋管地源热泵水系统的设计问题,指出某些工程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分析水系统故障的原因及表现,通过对水系统运行状态的观察与测试,从机组COP及系统能效比的角度分析水系统故障的影响:对于运行管理方面,提出相应的水系统形式的运行建议,为优化地埋管地源热泵的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了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严寒地区集中供热系统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结合该地区应用地源热泵系统存在土壤吸/排热不平衡的问题,本文提出将一次网的高温蒸汽(热水)作为吸收式热泵发生器热源的地源热泵系统,利用空气源热泵保障地下换热系统热平衡。介绍了复合系统的运行模式,确定了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选取哈尔滨地区某办公建筑对系统的全年运行性能进行分析。通过计算,系统平均综合性能系数为2.1,相比传统的供暖空调方式节能33.1%。该系统全年运行土壤取/排热不平衡率为3.8%,可以保证土壤温度场以年为周期的热平衡;系统可以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