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结合一工程实例,从方案选择,沉管灌注桩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土方开挖、地下水等方面阐述深基坑施工中在确保基坑及周围建筑物与构筑物安全的前提下如何结合工程实际条件,尽可能地降低基坑造价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2.
以长沙某大厦基坑支护工程设计与施工为例,介绍了长沙地区典型深基坑的设计原则、设计参数选择,基坑和边坡支护的分段结构设计方法、排水系统的设计、边坡的绿化;以及深基坑的土方开挖技术、监测技术和安全防护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软弱地基上的深基坑开挖一直是基础工程的重难点,关系到边坡稳定、基坑支护成本、桩基的安全等问题。中山港口某项目,占地面积5.3万m2,基坑深约4 m,地处深厚淤泥之上,如何保证基坑开挖以及工程桩的安全成为重难点。经70余天的真空预压处理,场地沉降约1 m,基底上下5 m范围内的淤泥固结成了软塑状的淤泥质土,其承载力等力学性能得到很大提高,使基坑支护工程和土方开挖的难度大大降低。文章以该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详细论述了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方法的施工工艺、处理效果以及施工注意事项,其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成功运用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结合平煤集团经调大厦深基坑支护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双排锚拉桩支护和悬臂桩支护相结合的基坑支护方案,并通过制定合理的土方开挖方法和灌注桩、土层锚杆的施工方案。加强支护结构的检测及施工监测,成功地保证了周边环境和围护体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深基坑支护对紧邻建筑物变形的分析与监测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深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建筑物作为一个体系,运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紧邻建筑物的沉降变形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变化进行计算模拟,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结论不但证明了支护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也对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区内可用地越来越紧张,建筑物拟建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也随之加大,常规的桩锚支护体系因需要施工较长的锚索,往往都会超过用地红线范围,存在用地使用纠纷的问题,桩锚支护体系在城区的使用受限.为此,根据某基坑支护项目双排桩及单排桩桩锚支护体系的应用,分析了这两种支护体系在基坑项目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桩锚支护工艺成熟,安全稳定性好,双排桩支护体系占地范围小,施工便捷,其结构体系应用比较成功,对海南地区使用综合支护结构体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武汉阳光大厦地下室深基坑工程综合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阳光大厦工程为例,介绍了在复杂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下,在汉口深厚软弱土层,典型的二元地质构造,复杂的周边环境条件并且有重要的临近基坑的公共建筑物的情况下,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体系设计与施工的方案选择、优化及实施过程,地下水治理设计与施工、土方开挖及信息施工等主要施工技术方法的运用情况,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8.
深基坑的开挖会对周围建筑产生重要影响,造成严重的安全生产隐患.本文通过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深基坑工程进行变形监测,对基坑施工阶段基坑及周围建筑物变形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深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不仅能实现深基坑的施工信息化,正确指导工程施工,预防工程事故,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基坑变形的理论,为设计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9.
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宁波市某工程大体量深基坑的支护问题,给出了围护采用的地下连续墙的计算方法及配筋,介绍了为保证土方安全开挖而采取的具体施工措施和方法,提出了开挖过程中的防渗漏、止排水措施、应急措施,介绍了基坑土体监测检测的内容,可供同类工程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深基坑开挖引发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基坑开挖引发许多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降水形成局部漏斗,造成不均匀地面沉降;开挖导致基坑壁侧向位移,使周围建筑物发生整体倾斜或局部拉裂。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基坑支护体和周边建筑等,对深基坑开挖的影响。提出了在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灾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娜 《适用技术之窗》2011,(12):251-253
随着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城市建筑开始向空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而高层建筑基础多采用桩基,而钻孔灌注桩是目前在建设工程中使用较广泛的一种桩基。但因属隐蔽工程,成桩后质量检查比较困难。本人根据十几年来参与工程施工的经验,就如何在各个施工环节中充分重视、精心施工、加强质量管理等问题进行探讨,期望通过与同行们相互交流,达到提高施工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Using k-ε turbulent equation and SIMPLE arithmetic, a multi-buildings sp ace model was set up under realistic circumstances. The methane (CH4) leakage diffusions from 3 gas-transporting pipelines with different pressures under 3 d ifferent wind flow conditions in the space with multi-buildings were simulated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contrasted and analyzed. Simulation results indi cate that the leakage diffusion of CH4 could be influenced by surrounding buil dings, besides the effect of the wind flow...  相似文献   

13.
我国煤矿建筑物下压煤量占总压煤量的69%,同时每年要向地面排放4.5亿t以上的固体废弃物,因此,研究利用固体废弃物充填开采方法,在保证地表建筑物安全性的基础上,高效开采出下压煤炭资源意义重大.文章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建筑物下压煤开采所引起的岩层移动过程进行模拟,系统分析了采场围岩塑性区分布及地表沉陷量变化规律,由计算结果分析得知,应用固体充填开采法与无充填直接开采相比,采场围岩破坏单元数较少,围岩稳定性受影响较小,减少地表沉陷量效果明显.以数值模拟结果作为参考,研制了长臂综采矸石充填开采工艺的配套设备,并在某矿建筑物下压煤炭开采的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有效控制了地表变形,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资源的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碳排放的影响较大,而建筑用地是影响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索建筑用地变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STIRPAT模型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了上海市1999—2014年建筑用地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并对上海市未来碳排放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99—2014年上海市建筑用地面积与碳排放量均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04%和5.24%,建筑用地面积与碳排放量之间呈现正的显著相关性,弹性系数为0.013。预测2020年上海市碳排放量将达到6 289.67万t,2015—2020年碳排放量年均增长率仅为0.93%,说明上海市控制建筑用地利用的措施对碳减排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理论分析预测隧道周边变形和地表沉降的分布形式,结合ANSYS模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公式的精确程度,从而确定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范围.通过模拟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应力和变形状态来研究分析建筑物不均匀下沉的破坏规律.  相似文献   

16.
对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土地评估中可能遇到的若干问题,如划拨土地估价年限的确定;土地的法定用途和现实用途不一致的处理;土地评估方法的选择;成本逼近法中土地开发费用的取值;以上旧有建筑物对地价的影响;土地评估单元的确定;土地登记缺位的对待和处理以及债转股企业土地评估的特殊性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设计的主要突破点是打破了传统住宅小区平面布置及立面设计的千篇一律,因此在满足住宅功能性、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将住宅的各个立面尽量设计成简约、美观而又不失大气的风格.小区内的景观及绿化则采用几何体作为设计元素与整个建筑相协调,让人们感到一种独特、新意的设计手法.目的是让本小区应具有足够的力度以映衬周围的环境,有相应的结构融入并辐射周围的环境."阳光、空间、绿地"是本小区的居住理想,创造简约,回归自然的生活是本小区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8.
爆炸作用下建(构)筑物动力响应与防护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恐怖爆炸以及偶然性爆炸的不断增多,建(构)筑物的抗爆、防爆问题越来越受关注.首先分别对地面建筑(砖石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建筑物、钢结构建筑物等)和地下建筑(地下结构、地下管线等)在爆炸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然后,对爆炸波在复杂环境下传播规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建(构)筑物的抗爆防护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总结概括,其中包括重要构件抗爆设计的加固措施、抗爆墙、防爆路障等;最后介绍了重要建(构)筑物在设计和规划过程中抗爆问题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建筑物外形对抗爆设计的影响和抗爆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设计等.通过对这些研究课题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总结分析,指出了国内在建(构)筑物抗爆防爆相关领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高速铁路列车引起的周边建筑物与地面环境振动响应进行现场测试,利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高速列车引起的周边地面与建筑物环境振动特性,结合城市铁路振动控制标准对高铁环境振动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时速270 km/h的高速列车产生的环境振动频率主要集中在25~60 Hz范围内;建筑物垂直振动大于水平振动,建筑物铅垂Z振级最高可达70.62 dB,建筑物二次振动具有明显的高度放大效应,建筑物顶层铅垂Z振级约为室内地面的1.094倍;周边地面振动明显大于建筑物振动,但两者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周边地面分频振级最高可达92.0 dB,而建筑物分频振级最大值仅为80 dB;高速铁路环境噪声值高达92.8 dB,超过城市环境噪声重度污染标准。高速铁路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远大于环境振动影响,须采取相应的隔声降噪措施,以重点控制高速铁路环境噪声污染。  相似文献   

20.
Ground vibration accelerations caused by the collapse of blasting demolition of urban viaducts was recorded in ordered to analyze the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on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peak frequency, duration and response spectra of the recorded vibrations in different acceleration arrays, some conclusions are drawn: 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and the amplitude of vertical componen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s, especially in near source region. The peak frequency of ground acceleration decreases with distance, and in near source region, it is larger than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 and thus it will not have much effect on the buildings. The duration of ground acceleration caused by collapse is longer than that caused by blasting itself. The vertical response spectrum is the largest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and it decreases rapidly in the near source region of about 30 m, but beyond that the distance decreases slowly.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s are smaller than the local seismic design spectrum, while the vertical component for natural period under 0.15 s exceeds the seismic design spectrum, but the natural periods of general buildings are usually beyond that domain, so this will not have much effect on the nearby build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