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16Mn热轧钢板正火前后的常规力学性能测试数据的分析及对金相组织的观察,特别是对延性断裂韧度JIC测试数据的比较,认为采用断裂韧度JIC检验热轧钢板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是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检测,可以更准确地考察钢材抵抗疲劳断裂的性能,因而优于常规方法的力学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2.
针对钢结构厚板工程中脆性裂纹事故时有发生的问题,研究了钢材厚度与断裂韧性的关系.采用三点弯曲试样,利用厚板钢材Q345B在低温下对结构进行了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试验,试验选取了不同的钢板厚度、不同的试验温度和沿厚度方向不同的取样位置,分析了断裂韧性随钢板厚度、试验温度与取样位置的变化规律,并采用Boltzmann函数对断裂韧性随温度变化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各厚度钢板的韧脆转变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厚板的断裂韧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厚度较大的钢板其断裂韧性相对更差; 沿厚度方向从表面到中心位置,断裂韧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影响钢结构稳定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依据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阐述了在设计中钢结构失稳各种因素的影响,提出了稳定设计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knowledge of materi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structure design procedure, the paper considered experimentally obtained data regarding the high-strength low-alloy A 709 Gr50 steel. In that way,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and 0.2 offset yield strength at both lowered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s we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exerted on both of the mentioned strengths was presented. Creep responses for selected temperatures and selected stress levels were also considered. All of the tests are related to the uniaxial tensile tests and were performed in the laboratory of the Department for Engineering Mechanics at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Rijeka.  相似文献   

5.
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加,焊接难度加大,且存在焊接裂纹缺陷的可能性也增大.为防止钢结构厚板焊接接头的脆性断裂,采用三点弯曲试样,以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为指标,对厚度为150mm的Q345B钢板对接焊缝低温下的断裂韧性进行试验研究. 分析了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断裂韧性CTOD值δm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用Boltzmann函数对断裂韧性-温度曲线进行拟合,结合试样断口的扫描电镜图分析了断裂的微观机理. 试验结果表明: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CTOD值δm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从20 ℃~-60 ℃,降幅分别达78%和91%;热影响区CTOD值δm比焊缝金属和母材均要小. 试验积累了厚板对接焊缝的断裂韧性数据,为低温地区钢结构厚板对接焊缝脆性断裂的预防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7.
为更好地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采用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对钢框架结构进行设计,依据初步设计的结构得到结构的屈服位移,根据大震作用下的设计目标位移,计算相应的延性系数,确定等效黏滞阻尼或强度折减系数,从而构造相应的高阻尼弹性反应谱或弹塑性反应谱,并得到相应的位移反应谱.以二折线模型模拟结构的性能曲线,在位移...  相似文献   

8.
设计规范是保证结构可靠性的技术文件,必须正确应用。为此,本文指出对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的一些条文可能应用不恰当或发生疏漏的情况。设计规范应随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而加以改进.本文还就这本规范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修改、补充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层轻钢结构住宅的结构体系 ,提出了结构体系的建立方法、分析了主要构件及节点设计原理和基本的技术要求。研究了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设计以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剪力连接件的形式和构造要求,并给出了简易的计算公式,供设计和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火灾后不锈钢-碳钢复合钢筋的低周疲劳性能,对8个温度梯度的不锈钢-碳钢复合钢筋试件进行了低周疲劳试验,获得了火灾后不锈钢-碳钢复合钢筋的滞回曲线和疲劳寿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温度对低周疲劳荷载下不锈钢-碳钢复合钢筋的最大拉压应力、塑性应变幅值以及能量密度的影响,并从微观角度观察了不锈钢-碳钢复合钢筋高温后的金...  相似文献   

12.
高温蠕变对火灾下钢构件的内力和变形影响较大,现行《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 51249-2017)中未考虑蠕变对钢柱高温承载力的影响。采用ANSYS软件分析考虑蠕变后钢柱在高温下的受力性能,并与钢柱的抗火试验进行对比,发现考虑蠕变的钢柱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更好。利用验证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考虑蠕变效应后,钢柱的高温承载力受初始缺陷(残余应力、初弯曲、初偏心)、弯曲方向、荷载比、长细比、升温速率的影响较大,受截面形式和钢材屈服强度的影响较小。给出了考虑蠕变效应后计算钢柱高温承载力的简化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模压注塑的方法制出陶瓷缺口试件生坯,然后烧结制成缺口试件。这种方法制备的缺口试件其缺口半径可按需要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以供选用,其最小可达几μm;而且缺口光洁度一致性好;可以很好地用于陶瓷材料缺口强度和断裂韧性的测试。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火灾工程学原理,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火灾发生时的燃烧热释放速率及室内温度在结构中的传播机理,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火灾高温下钢构件临界温度的确定方法,并对各种计算方法所得结果相互比较,得出误差较小的计算方法,为钢结构抗火设计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fracture toughness of SA508-III steel was studi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320°C using the J-integral method. The fracture behavior of the steel was also investigated. It w...  相似文献   

16.
钢的冲蚀磨损与机械性能的关系及其磨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以棕刚玉及玻璃砂为磨粒的钢的冲蚀磨损与机械性能的关系及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硬磨粒冲击下,钢的冲蚀磨损受断裂韧性影响较大。而当磨粒硬度接近或低于钢的硬度时,冲蚀磨损由钢的硬度所决定。在硬磨粒冲击下,除了常见的薄片、切削、犁沟等塑性变形机制外,韧性较低的钢会出现开裂机制而造成块状磨屑脱落。软磨粒要依靠多次冲击才能使材料以小片磨屑脱落,而且最大冲蚀率发生在90°冲击角。玻璃砂冲击时,在30°、90°会出现两个冲蚀磨损峰,这是由于玻璃砂在大角度冲击时溅射而产生二次磨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建筑用不锈钢的抗火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高温材料性能试验结果,描述了建筑用不锈钢在高温下的材料力学性能,并与建筑结构中常用的碳素钢及合金钢进行了比较.给出了不锈钢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材料性能随温度折减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应变为应力函数的完整的不锈钢高温本构关系表达式,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碳素钢和合金钢相比,不锈钢具有更为优越的抗火性能,在高温下不锈钢的材料性能折减系数更高;提出的计算公式基本正确地反映了不锈钢在高温下的材料性能折减规律;提出的本构关系表达式能够精确地描述不锈钢在高温下的完整应力 应变关系.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国际通用软件STAAD在电厂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总结了火电厂钢结构主厂房的结构布置、空间分析、节点设计及设计优化等方面的主要设计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保持时间对超纯409铁素体不锈钢循环蠕变行为的影响,通过在应力控制模式下最大外加应力处引入10和30 min的保持时间,对其在650℃下的循环蠕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静态蠕变相比保持时间的引入使409不锈钢发生了循环蠕变减速行为,而循环蠕变减速行为可以归因于滞弹性应变.随着保持时间的缩短,最小蠕变速率降低,循环蠕变断裂寿命提高.静态蠕变及循环蠕变后,409不锈钢中有细小的第二相析出,且微观组织以亚晶及四边形和六边形位错网络为主.409不锈钢静态与循环蠕变断裂方式均为穿晶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20.
钢结构构件高温极限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损伤场概念,考虑损伤对材料弹性、塑性的影响,通过对已确定的截面温度分布,计算相关等温线位置,将各温度区段的截面实有宽度按损伤变量(温度函数)加以折减,得到相应等效截面,此后对构件的极限荷载就可按常温下强度的等效截面进行计算.大量实验已证明框架结构在高温(火灾)下的破坏和常温下一样,是由于若干临界截面及其附近区段相继形成塑性铰,构成一个自由度的可变体系而破坏,因此利用传统结构力学中机构叠加法求得极限荷载,并通过单层两跨模型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