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7)
针对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地方高校应当以企业对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等途径构建更加高效和系统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
从土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宗旨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双元制"培养模式、"双证制"培养模式、"模块化"培养模式等复合型培养途径,这对于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创新能力、扩大竞争领域、培养行业意识和自我教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并结合已有的培养经验提出在优化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出现了需求迅速膨胀、供给不足、就业困难的窘状,原因在于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培养方案难以承载培养目标、人才培养途径单一等问题。细分人才市场可以使拥有不同教育资源的各类高校准确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育内容的改革、教育途径的拓展、教育方案的重新设计是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文章重点设计了多层次培养模式的结构和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5)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必须突出"强化教学"、学术性教育与职业性教育合理均衡、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适用性特点,其构建框架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拓展体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0)
在"智能制造"教育的背景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及确立,改革的途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抓住创新能力和改变的能力培养,结合教学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政校行企合作,产教融结合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结合国家"质量工程"及"卓越计划",基于专业特色化建设理念,以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为改革试点,探索了特色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探索"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等措施,不断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特色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证明,该模式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2)
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林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但由于其存在覆盖面小、层次低、运行机制不完善、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林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基于此,该研究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产学研合作教育动力机制、产学研合作教育实现途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的实验、实训平台和实践基地的构建这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林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健康发展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0)
随着我国生态环保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环境咨询服务业蓬勃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论文分析了改革背景下环境咨询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变化和对人才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从如何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和建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三个方面探究了环境咨询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
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众多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广告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就变得日益迫切。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笔者总结出广告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1454"模式,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到教学评价体系等四大方面阐述广告学"1454"模式的特色及内容,通过教学内容、方式等具体细节表述了"1454"模式的重要性及对广告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6)
该文主要分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结合区域经济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特征,并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跨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跨界"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课程建设体系、共享师资、产学研"跨界"合作等核心要素开展推进的重要作用,同时分析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因素的"跨界"互通、资源共享的进阶脉络,以期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的"跨界"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