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外包薄壳混凝土综合施工技术,从薄壳高流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现场配制、圆柱模板设计、超高层泵送3个方面进行技术难点分析并研究解决方案。采用自行研制的U形泵送装置,一次浇筑标准层高度,分高、中、低区设置泵站等技术方法,解决了超高层薄壳混凝土施工难题,对超高层高流态混凝土设计和泵送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为依托,针对C30高性能混凝土超高层泵送施工要求拌合物流动性好、包裹性好、黏聚性好的技术难点,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试配调试、泵管布置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实体浇筑时,混凝土工作性能满足超高层泵送施工要求,后期抗压强度值满足设计强度值,为C30混凝土超高层泵送的施工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三掺技术在低强超高层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比了粉煤灰、矿粉和减水剂在该技术中的性能,确定该技术用于低强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设计要求指标,并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超高层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扩展度、倒置坍落度筒混凝土排空时间等试验,探索混凝土安全与使用性能评估,为混凝土在超高层泵送中安全使用以及此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建筑业高速发展,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总量在不断增加。在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泵送技术要求非常高。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强度高、体量大,国内均为泵送混凝土,对于混凝土的泵送技术要求非常高。结合珠海中心大厦项目混凝土浇筑实例,从泵送设备选型、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及优化等方面对高强混凝土超高泵送技术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6.
利用研究之二全新思维方式、设计理念,研究总结出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理论模型,围绕实用化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提出适合商品混凝土企业的按泵送混凝土配合比集群的配合比设计、试配、调控新概念、新方法。开发编制各60个类型泵送混凝土配合比集群公用试配用数据库,供对号入座选用,做系统配合比试配,创建自己生产用配合比集群数据库,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科学编码以顺应潮流。  相似文献   

7.
某超高层项目设计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介绍了高强度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实践证明,该配合比混凝土能满足超高泵送和超高强度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为工程后续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工作面。  相似文献   

8.
结合具体的工程应用实例和多年的工作实践,从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调整、确定及现场检测等方面,对高强混凝土技术在超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通过选定合适的泵送设备、采取合理管道设计、连接及加强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措施,确保高强混凝土技术在超高层建筑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实际工程为例,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的影响因素并合理设计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依据以往经验验算了泵送压力,选择了合适的输送泵设备,并对超高层建筑泵送高性能混凝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堵管原因作出了分析,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泵送混凝土的流动特性,采用剩余浆体控制润滑层厚度的方法对不同泵送高度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和验证从而在泵送高度增加的同时保持一定的润滑层厚度并改善润滑性能。通过我国最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实践,对于确保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的匀质性和可泵性,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方法和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结合凯悦国际大厦工程,介绍了超高层结构混凝土的泵送要求,通过采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粗细骨料级配与外加剂的选用、混凝土输送泵与泵管的选型、布置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泵送技术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2017,(6)
用兰州地区原材料初步配制出高强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的4种配合比,通过试验利用坍落度、坍落扩展度、坍落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差值、坍落度经时损失值及7、28 d抗压强度值综合评价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和强度发展,找出了一种满足本工程所需的高强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结果表明:混凝土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辅以坍落度经时损失及坍落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差值能够很好地评价高强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的泵送性能,用这些指标评价所得到混凝土配合比运用到工程实践中成功解决了高强混凝土黏聚性与可泵性、扩展度与坍落度泵送经时损失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卢丞 《山西建筑》2010,36(27):160-161
通过运用数据来研究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并结合施工要求,从多方面对公路梁板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为公路梁板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积累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在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中,泵送阻力较大,混凝土容易出现离析,堵塞管道。基于实际工程案例,阐述了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解决混凝土黏性与流动性之间的矛盾。同时从泵送设备选择、设备安装及系统控制等方面,阐述了超高层混凝土泵送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国瑞·西安金融中心建筑高度达350 m,混凝土采用一泵到顶技术。考虑到超高层施工中混凝土强度不同、混凝土粘度不同和泵送高度均不相同,以C60混凝土为代表进行研究,按不同高度节点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以提高其可泵性。通过计算泵送压力、合理布置泵管、控制混凝土的可泵性和高压泌水等措施,节约了资源,确保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以泸州市沱江四桥及连接线工程跨江大桥C50钢纤维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采用泸州地区当地生产的原材料配制C50钢纤维泵送混凝土,介绍了C50钢纤维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试验过程,并对该混凝土施工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17.
保证较高强度、较好耐久性的前提下进行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有很大难度。探究了不同粉煤灰与硅灰掺量对超高层高强混凝土耐久性和收缩的影响规律。C100混凝土水胶比较低、密实度较高,因此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碳化性能及抗冻融性能较好,其配合比已实际应用于长沙北辰三角洲A1区酒店、写字楼、商业综合体建安工程,泵送高度理论达到300m,泵送时混凝土的工作性良好,泵送过程顺利,浇筑完毕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郭强  徐烨  张谦  付建武  万晓娟 《工程质量》2013,(Z1):229-232
明宇金融广场项目实践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结合该工程特点,通过配合比设计、设备选型、泵管布设等方面的综分析,明确施工方案,并落实现场过程控制,圆满完成了混凝土在超高层建筑中泵送施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是前文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控制创新模式研究之一(《商品混凝土》2009年第二期)的延伸和继续。围绕着单掺粉煤灰和双掺粉煤灰、矿渣微粉两方案,泵送混凝土材料组、度质量图谱的广义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组成理论模型开展深入理论探索,组成材料合理配制逐级演绎推算,创建品质较优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总体框架理论模型,为编绘可控质量图谱提供序列准(经验)混凝土配合比,做系统试配,绘制泵送混凝土配合比专用尺。  相似文献   

20.
结合贵阳花果园N11和N12两座超高层建筑的工程实例,从混凝土原料、混凝土配合比、输送泵管道规格、输送泵管道布设方式以及输送泵的参数选择等方面对混凝土泵送能力进行了分析,设计出有效、经济、合理的泵送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