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2)
随着金融创新发展,金融机构间资产负债链条日趋复杂。现代金融体系已不再是一个个彼此孤立的机构,而是相互链接的金融网络。从金融网络的视角分析金融机构间的联动性以及风险传染,已成为近十年来金融风险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和热点。本文从金融网络风险传染机制、金融网络结构特征、金融网络形成和最优网络结构等几个方面,对国际上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研究发现,金融网络既分散了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同时也通过创造风险在金融机构间的传染通道而加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由资产负债表所构成的金融网络是金融风险传染的主要途径,网络强度和形态共同决定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本文讨论了各类模型所表现的网络结构特征、风险传染机制、度量方法,以及不同模型间的联系与分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预期的理论发展方向,包括通过实证来进一步厘清风险传染机制、统一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度量,以及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表信息。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1)
文章选取2007年1月至2021年4月的日数据,基于极端风险溢出视角,采用cross-quantilogram模型对我国证券、银行、保险三个金融部门与股市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重点考察各金融部门在2008年、2015年、2018年股灾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系统性风险,评估其系统重要性与脆弱性。结果表明:全样本下各金融部门与股市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各金融部门的系统重要性与脆弱性在不同极端事件中存在着异质性特征,其中证券部门在历次极端事件中表现最强。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
互联网金融行业由于其独特的信息科技属性、"长尾"的特点,它的风险交叉传染性更高、可控性更低、负外部性更明显、隐蔽性更强。度量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大小及其风险外溢程度对于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基于分位数回归方程上的静态和动态CoVaR模型,度量了互联网金融行业与金融系统、银行、证券、保险业间的风险溢出关系,发现:金融子行业间存在正向、非对称的风险溢出效应,风险溢出会加大行业的自身风险,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的风险总溢出效应显著高于传统金融行业的风险总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1)
金融集聚风险的传导主体多元、诱因复杂、路径多变,它不仅对金融集聚区本身产生影响,也极有可能通过对实体产业和区域经济的传导引发产业危机和区域经济危机。金融集聚区内竞争和创新过度、金融脆弱性和外部因素是引发金融集聚风险传导的主要诱因;金融集聚风险的传导方向和路径主要有金融集聚区内传导、向实体产业传导、向外部联系地区传导和国际化传导。预防金融集聚风险,要加强对集聚区内各主体的风险监管,构建金融集聚区与实体产业的风险防火墙,建立金融集聚风险识别平台和金融集聚网络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加强金融机构、金融集聚区与政府的协同交流,完善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国际金融集聚风险防控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3)
随着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高速发展,同业业务网络的交易关系日益复杂。基于此,部分金融机构利用层层嵌套的方式规避监管,金融"脱实向虚"的现象日益突出。本文结合监管实践,针对目前同业业务网络演化难以预估、膨胀规模难以度量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演化模型。运用社会型网络的同配流策略,宏观上可反映同业业务的系统性及趋势性风险,微观上通过节点研判可监测单点风险。通过对同业业务网络的拓扑演化进行仿真模拟,本文发现:在外部监管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风险将随着同业业务网络节点数的增加而放大;而同业交易对手增加时,将使同业业务网络更加复杂,从而对监管提出更高要求。利用复杂同业业务网络模型可迅速发现同业业务网络中的关键节点、量化网络资金流规模,为监管部门及时抓住要害、理清头绪,以及实施穿透式监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6)
本文主要以网络金融投资风险的有效风控为重点进行阐述,以网络金融投资风险影响因素为主要依据,从注重网络安全技术的提高、注重隐私信息保护力度的加强、注重网络金融征信机制的完善、注重全面网络防御系统的构建、构建相应的支付机构风险管理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目的在于让网络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控,让我国网络金融投资更加具有规范性,最终推动我国的网络金融投资更加稳定持续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1)
在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特别是金融机构竞争日益强烈的新形势下,金融理财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也有很多金融机构大力推动金融理财产品改革和创新,有力地促进了金融理财产品规模的扩大,但金融理财产品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引起重视。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简要分析金融理财产品面临风险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金融理财产品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规避策略,旨在为促进金融理财产品科学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邓婷婷  闫文周 《建筑》2020,(8):71-73
基于贝叶斯网络在不确定性推理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构建基于本体的贝叶斯网络推理模型,对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风险进行诊断。基于各风险概念类间的关系,利用贝叶斯网络构建各节点(概念类)之间有向图,再运用专家评判法建立节点的条件概率分布表,最后针对具体案例开展风险推理研究,克服风险推理中的不确定缺陷,对实际案例中的风险征兆或风险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为制定风险控制举措或探究风险事件致因提供精准的研判支撑。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5)
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表明,当前的金融稳定制度不能有效约束金融机构冒险获利的冲动,甚至可能激励微观机构选择短期行为,引发道德风险。本文根据风险—收益对称原理,建立微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金融机构三部门模型,剖析金融衍生过程与风险积累机理,探索一种风险防范机制——结合项目风险水平从决策者当期薪酬中计提风险准备金,以约束金融机构管理者任职期内的短期冒险行为,防范未来金融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准备机制的条件是,通过微观审慎监管督促金融机构准确披露风险信息,提交风险准备资金;通过宏观审慎监管实时监测金融体系风险状况,准确预测风险发展态势,并有效管理风险准备资金。在风险准备金机制下,即使部分金融机构发生偿付风险,政策当局也可根据其对金融体系当前及未来稳定运行的影响,结合风险准备规模、存款保险及最后贷款人救助等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工程风险研究中多数将风险因素看作孤立的点,缺乏从风险因素内在相互关系角度对风险展开整体研究。首先识别出绿色建筑项目的26项风险因素,从全生命周期和利益相关者二维视角进行归类,基于问卷调查结合一致性分析方法辨识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据此构建风险网络邻接矩阵。其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块模型进行整体和个体网络分析,获得风险网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风险因素;进一步利用线的中间中心度识别网络中关键关系。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核心风险和关键关系的措施,并利用整体网络密度、聚集系数、图的中间中心势和可达矩阵的可达数量等指标对风险管理效果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对核心风险和关键关系进行控制管理,可有效阻断风险在网络中的传导,整个风险网络的复杂度和节点联系的紧密度均有明显降低,网络中某一关键风险引发导致整个绿色建筑项目失败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研究重点关注了绿色建筑项目风险网络关联关系,成果可为项目管理者提供新的风险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