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拟建的莆田市木兰溪防洪工程白塘段滩地及河道整治方案。白塘段凹岸冲刷段河道主槽现有天然土层无法满足抗冲要求,需进行防冲护砌,经比选推荐护脚软体排防冲+边坡水泥搅拌桩加固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各种工况下防洪堤与主槽整体边坡稳定满足规范要求,排桩支护岸坡抗滑稳定和抗倾覆稳定满足规范要求。根据主槽岸坡稳定计算、冲刷深度及软体排护底长度计算结果,提出白塘段滩地及河道整治方案的现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石壁水库除险加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溢洪道左岸高边坡失稳问题,分析论证了不同处理方案。通过对锚索、抗滑桩、坡脚反压以及削坡减载等方案的对比,最终确定了以削坡减载、排水减压处理深层滑动为主,锚杆支护、客土吹附、植被护坡处理浅表层滑动为辅的综合治理方案。对于深层抗滑稳定,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选取了3个典型断面,通过控制典型断面的稳定性对边坡进行了设计。对于浅表层稳定,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对植被护坡方法进行了选择,并对满足浅表层抗滑稳定要求的客土厚度进行了计算。工程实际运行情况表明,所采用的综合处理方案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用强度储备系数,对江坪河双曲拱坝坝肩抗滑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原加固方案有一定效果,但左岸坝肩不满足抗滑稳定要求,对断层进一步加固后,坝基的整体强度储备系数达到3.6,坝肩稳定安全度基本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深圳某大型涉水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将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原理相结合,从边坡稳定性角度出发,应用理正及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开挖边坡整体抗滑稳定性和局部面层塑性破坏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始边坡安全系数大于规范允许值,边坡防护结果符合稳定性要求,但边坡浅层面在地应力卸荷作用下仍会产生破坏问题,因此,采用锚杆框格梁支护结构来减少边坡面层卸荷崩解破坏对工程安全造成的影响,支护后边坡稳定系数为1.47,满足规范允许值要求。利用圆弧滑动极限平衡法对开挖边坡进行多断面整体稳定分析的同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边坡典型断面的护坡结构进行设计,能够更为全面、准确、快速地分析大型边坡工程的整体抗滑稳定性,并满足局部稳定安全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某水利枢纽右岸岸坡为例,通过赤平投影法对边坡结构面组合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两结构面组合的赤平极射投影点在自然坡面和开挖面之间时,两结构面可能成为主控结构面。根据分析结果及现场实际情况设计采用微型桩对边坡进行加固,加固后边坡稳定系数计算结果满足设计安全要求。实际工程中,可采用改良桩间土、优化结构布置形式等工程措施来提高微型桩的抗滑能力。该类调查分析方法和加固设计方案可为以后同类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云波  董泳  刘肖峰  刘俊  崔笑 《水力发电》2023,(3):29-32+103
基于Slide软件,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某水电站边坡在正常运行及降雨工况下的稳定性,同时研究了回填石渣和增设土钉处理2种支护方案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该处边坡在正常运用及降雨工况的安全系数均小于规范要求的下限值,不满足规范要求,需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支护。为增加边坡的稳定性,采用回填石渣和增设土钉处理2种支护方案,加固后的边坡的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九甸峡水电站厂房后边坡稳定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和强度折减法,对九甸峡水电站厂房后岩体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和评价.根据边坡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开挖和支护加固过程建立了边坡分级开挖支护的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了开挖和支护过程,计算分析了开挖完成、支护完成、降雨和地震条件下边坡的应力分布和稳定安全系数.结果表明,该边坡在加固前安全系数小,存在不稳定的可能性,支护加固后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有较大提高,可满足正常运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边坡稳定性分析是选择支护方案和支护参数的重要基础。文章以胜利水电站输水隧洞进水口边坡为例,分析提出需要支护加固的不稳定块体,然后在考虑连通率和充填率的基础上进行块体局部稳定分析计算参数优化,并依据计算结果提出相应的加固方案,最后根据安全系数计算结果对原始方案进行了必要的优化设计。优化后的加固方案不仅安全可靠,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建议在实际施工中采用。  相似文献   

9.
将简单滑动面上的抗滑稳定有限元分析方法加以改进,并推广应用到各种复杂的地基面上,为有限元法计算类似结构的抗滑稳定性提供参考。利用ANSYS建立复杂地基面上高导墙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5种方案下结构的抗滑稳定性,为锚索加固方案的选择和结构安全评估提供依据。计算结果表明:锚索布置应选择侧向倾斜锚索方案,且这种方案下结构在运行期中满足抗滑稳定要求。所采用的抗滑稳定计算方法在工程中得以应用,结果符合实际情况,适用性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典型泄水闸段抗滑稳定及加固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arma法对峡江水利枢纽工程12#闸墩段闸基稳定性进行抗滑稳定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现有设计条件下12#闸段抗滑稳定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为此,结合工程特点提出两种加固措施,一是底板加厚方案,二是布置系统锚筋桩方案,经计算,闸基经过加固后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从施工难度考虑,推荐加厚方案作为12#闸墩段抗滑加固方案,但综合考虑施工布置及施工进度影响后,锚筋桩方案也可作为一可行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1.
诏安县西梧海堤保护着东西梧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是第一道安全防线。本文针对该段海堤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对边坡抗滑稳定性进行计算。采用瑞典圆弧滑动法,结果表明海堤满足抗滑要求,加固后的海堤能长久安全运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三穗县贵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坝为浆砌石单曲拱坝,坝高30.5 m,大坝右拱端上部坝基础置于强风化带变余凝灰岩上,产状为289°∠25°,倾向左岸,右岸顺向坡,地表强风化层风化卸荷裂隙发育,稳定性较差。经计算,基础处于强风化带的顶部拱圈右拱端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工程措施若在右拱端拱向上增设重力墩,则势必对右拱端边坡深挖,造成右岸顺向坡边坡稳定问题,增大边坡开挖量及处理成本,且不利于环境美观,为此该拱坝除险加固在右拱端顶部采用抗剪桩进行加固处理,经计算,采用抗剪桩处理后右拱端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且工程投资相对节省,同时不需对现状边坡造成深挖破坏,利于环境美化。  相似文献   

13.
在左岸边坡抗滑稳定计算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检查和运行情况,分析了红梅水库左岸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左岸边坡目前运行正常,抗滑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建议运行中应加强巡视检查、安全监测与管理,保障大坝安全.  相似文献   

14.
张杰  刘强 《云南水力发电》2003,19(4):18-20,50
文章在分析了格扎渡水电站坝体下游右岸坡的边坡地质条件及边坡的可能破坏形式后,提出了锚固洞加固、开挖削坡、抗滑刚架桩等边坡处理方案。通过边坡稳定分析及方案综合比较,采用锚固洞方案进行边坡加固,使边坡稳定性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5.
在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下游右岸分布一古滑坡,其主要威胁泄水消力塘及下游泄洪河段。研究结果表明,滑坡体在天然工况和地震工况下稳定性系数满足规范要求,但在滑带土完全饱和工况下,部分计算剖面的安全系数低于规范要求。在对滑坡结构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抗剪洞加固方案,按照实际工程中常用的两种理论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抗剪洞加固方案对滑坡体稳定性有较大提高,加固后稳定性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张峰水库溢洪道闸室稳定计算及加固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张峰水库溢洪道各种工况下闸室整体稳定及深层抗滑稳定进行计算,确定溢洪道沿基底软弱层面的抗滑稳定均不满足规范要求,必须采取工程措施提高该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参考国内外工程实例,拟采用预应力锚索对闸底软弱层进行加固.以提高溢洪道的抗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秦玉春 《陕西水利》2014,(3):138-139
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以某高边坡为例,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边坡无支护的情况、采用锚索加固以及预应力锚杆加固三种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无支护情况下,边坡安全系数小于1,边坡处于失稳状态,无法满足规范要求;采用锚杆加固时,安全系数增加,边坡稳定性增加;当对锚杆施加一定的预应力时,边坡的安全系数较未施加预应力加固情况有显著的提高.通过研究证明了PLAXIS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适用性,同时也指出了各种边坡加固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18.
龙口水利枢纽坝基存在多层软弱夹层,设计采用设置混凝土齿槽切断软弱夹层等方法对坝基进行加固处理。介绍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方法对大坝抗滑稳定进行计算,分别计算大坝基础加固前及加固后抗滑稳定系数。通过计算可知大坝基础处理后抗滑稳定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清河流域的大清河河道工程为背景,分析了我国在河道堤防渗流计算与稳定性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堤防护坡与堤顶防护设计,分别计算稳定渗流期、洪水降落期、背水坡渗流出口比降的渗透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堤防边坡抗滑稳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的范围内,堤身渗流自由面保持总水头10%以下,已不致影响堤坡稳定,断面的设计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西南某水电站坝肩边坡不利地质条件和岩体结构特征,采用三维数值方法对边坡可能的破坏模式、变形失稳区域,以及边坡的支护措施及其加固效果等进行研究,并分析、论述不同的支护方案,给出了边坡在不同支护方案下的稳定安全系数。在此基础上,对边坡的稳定性作出综合评价,建议边坡需重点加固的部位与加固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