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各类终端设备获取的大量数据往往由于信息丢失而导致数据不完整,或经常受到降质问题的困扰。为有效恢复缺损或降质数据,低秩张量补全备受关注。张量分解可有效挖掘张量数据的内在特征,但传统分解方法诱导的张量秩函数无法探索张量不同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另外,传统张量补全方法通常将全变分约束施加于整体张量数据,无法充分利用张量低维子空间的平滑先验。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提出了基于稀疏先验与多模式张量分解的低秩张量恢复方法。方法 在张量秩最小化模型基础上,融入多模式张量分解技术以及分解因子局部稀疏性。首先对原始张量施加核范数约束,以此捕获张量的全局低秩性,然后,利用多模式张量分解将整体张量沿着每个模式分解为一组低维张量和一组因子矩阵,以探索不同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对因子矩阵施加因子梯度稀疏正则化约束,探索张量子空间的局部稀疏性,进一步提高张量恢复性能。结果 在高光谱图像、多光谱图像、YUV(也称为YCbCr)视频和医学影像数据上,将本文方法与其他8种修复方法在3种丢失率下进行定量及定性比较。在恢复4种类型张量数据方面,本文方法与深度学习GP-WLRR方法(global prior refined weighted low-rank representation)的修复效果基本持平,本文方法的MPSNR(mean peak signal-to-noise ratio)在所有丢失率及张量数据上的总体平均高0.68dB,MSSIM(mean structural similarity)总体平均高0.01;与其他6种张量建模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的MPSNR及MSSIM均取得最优结果。结论 提出的基于稀疏先验与多模式张量分解的低秩张量恢复方法,可同时利用张量的全局低秩性与局部稀疏性,能够对受损的多维视觉数据进行有效修复。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一幅人脸图像中合成出该人脸其他姿态和表情下的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子空间的多姿态人脸表情合成方法。首先,用标记过特征点的人脸图像集构造四维纹理特征张量和形状张量;其次,通过张量分解得到核张量以及各维的投影子空间(人物标识、表情、姿态、特征维);最后应用核张量以及表情、姿态子空间构造新的张量用于姿态、表情的合成,在合成新人脸图像的时候充分利用了影响人脸的各因素间的内在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利用一张已知表情和姿态的人脸图合成出自然合理的其他姿态表情下的该人脸图像。  相似文献   

3.
低秩张量填充旨在基于不同张量分解模型恢复缺失数据,由于在挖掘一些高阶数据结构的具有明显的优势,低秩张量环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张量填充问题。先前的研究已经提出很多关于张量核范数的定义。然而,它们不能很好地近似张量真实的秩,也不能在优化环节利用低秩特性。因此,基于很好近似张量秩的截断平衡展开核范数,提出一种基于截断平衡展开核范数的鲁棒张量环填充模型。在算法优化部分,利用以前提出的矩阵奇异值分解和交替方向乘子法。实验证明,在图像恢复和视频的背景建模问题上,效果比其他算法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 EEG)的情绪分析和识别研究一直是脑科学领域的热点,利用复Morlet小波变换构建脑电张量,结合其低秩、稀疏的特点,提出一种EEG多域特征提取方法——稀疏正则的低秩逼近Tucker分解算法。该算法提取样本所特有的多域特征——核心张量和样本共有的因子矩阵,对情绪脑电进行分类和分析,克服了传统Tucker分解计算效率低,易导致维度爆炸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在MODMA数据集上,以核心张量作为多域特征进行EEG样本分类,对不同情绪刺激下抑郁症患者(MDD)的平均识别率为88.9%,且运算效率较传统Tucker分解提高约16倍。利用表征空间特征的因子矩阵对活跃脑区进行分析,实现对脑区空间层面动态变化的对比,发现MD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效价与唤醒度的敏感度上的差异。SLraTucker分解算法能够有效提取EEG的多域特征,为分析情绪脑电以进行相应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分类识别,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共空间模式滤波的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对EEG进行3层小波分解,提取相关层数小波系数的特征量;同时利用共空间模式对EEG进行空间滤波,提取其转换后信号的方差作为特征量,并将这两类特征量进行组合。该方法结合了时频域和空间域的特征信息,可提高分类识别的效果。最后选取BCI2003中Data setⅢ数据作为样本,分别用极限学习机和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极限学习机分类学习时间较快,最优识别率为94.2857%,证明了该方法更适用于脑机接口系统。  相似文献   

6.
基于核的自适应K—Medoid聚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K-Medoid算法不能有效聚类大数据集和高维数据的弱点,将核学习方法引入到K-Medoid算法,提出了基于核的自适应K-Medoid算法.该算法利用核函数将输入空间样本映射到一个高维的特征空间,在这个核空间中进行K-Medoid聚类,在聚类过程中,数据可以自适应地加入到最适合它的簇当中,并且聚类结果与初始k个中心点的选取无关,该算法可以完成对大数据集和高维数据的聚类.实验结果表明,与K-Medoid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聚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工程》2018,(3):233-240
针对当前基于张量结构的特征提取方法不能充分利用高光谱影像多种光谱-空间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光谱-空间多特征的高光谱影像张量特征提取方法。利用3D Gabor滤波器提取不同频率和方向的纹理特征,采用形态学属性滤波器提取不同属性和尺度的形状特征,将高光谱影像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结合为张量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局部张量判别分析方法增大同类特征张量之间的相似性以及异类张量间的差异性,得到融合多种空谱特征和判别信息的低维特征张量。使用Pavia University和Salinas影像数据集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保留影像空谱信息和类别间的判别信息,不仅可以提高分类精度,而且能够得到空间连续性更好的分类图。  相似文献   

8.
王亮 《网友世界》2012,(1):64-69
为解决经典模糊聚类算法对噪声数据敏感、样本分布不平衡和高维数据集聚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针对此不足,可以通过Mercer核把原来的数据空间映射到特征空间,并为特征空间的每个向量分配一个动态权值,从而在经典模糊聚类算法的基础上得到特征空间内的全新的目标函数。在基于核函数的模糊聚类算法中,核参数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提出了一个简单有效地决定核参数的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经典模糊聚类算法,新算法具有更好的健壮性和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地对图像缺失数据进行恢复, 提出一种迭代张量高阶奇异值分解(HOSVD)图像缺失数据恢复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方法将张量核范数目标函数进行子问题分解操作, 简化了求解过程, 然后迭代地采用张量高阶奇异值分解阈值方法进行子问题求解, 最终得到恢复后的图像缺失数据。将矩阵奇异值阈值算法进行扩展而得的HOSVD阈值方法充分利用了图像内部和图像与图像之间的多重约束关系, 大大提高了恢复精度。模拟实验和真实图像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缺失数据的恢复性能。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半监督降维技术中,在原特征空间中定义流形正则化项,但其构造无助于接下来的分类任务.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自适应正则化核二维判别分析算法.首先每个图像矩阵经奇异值分解为两个正交矩阵与一个对角矩阵的乘积,通过两个核函数将两个正交矩阵列向量从原始非线性空间映射到一个高维特征空间.然后在低维特征空间中定义自适应正则化项,并将其与二维矩阵非线性方法整合于单个目标函数中,通过交替优化技术,在两个核子空间提取判别特征.最后在两个人脸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算法在分类精度上获得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1.
脑电(Electrocorticogram,EEG)信号能够正确地揭示人的心理活动,因此被广泛地运用到心理测试中。提出了一种基于EEG信号的非线性特征融合方法,对受试者在心理测试中是否存在掩饰行为进行识别。对心理测试过程中受试者的EEG信号进行预处理,提取各通道信号的Lempel-Ziv复杂度LZC、样本熵SE、排列熵PE和模糊熵FE四种非线性特征;使用多维尺度分析(MDS)对所得的四种特征的不同特征组合进行融合和降维操作。针对不同特征组合,采用正则化核函数极限学习机构建分类模型并通过测试集验证分类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分类模型准确率能达到82.9%,证明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表征情感信息的脑电信号的非线性特征提取不完善的问题,将相空间重构技术引入情感脑电的识别中,提取了在相空间重构下基于轨迹的描述轮廓的三种非线性几何特征作为新的情感脑电特征。结合脑电信号的功率谱熵以及非线性属性特征(近似熵、最大Lyapunov指数、Hurst指数),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非线性全局特征(非线性几何特征+非线性属性特征)和功率谱熵的融合算法,以支持向量机(SVM)为分类器进行情感识别。结果显示,非线性全局特征能更有效地实现情感识别,二分类情感识别率约90%左右。基于PCA的融合情感特征相比单一特征能达到更佳的情感识别性能,四分类实验中平均识别率可达86.42%。结果表明,非线性全局特征相比非线性属性特征情感识别率有所提高,非线性全局特征以及功率谱熵的结合可以构造出更佳的情感脑电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经验模态分解在对脑电数据进行处理时存在的端点效应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端点效应抑制方法。该方法将支持向量机和数据加窗进行结合对原始信号进行处理。该方法包括三个步骤:采用支持向量机对原始信号两端分别延拓有限个极大值和极小值;用窗函数对延拓后的数据进行加窗处理;分别对原始信号以及支持向量机延拓和加窗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并舍弃各阶固有模态函数中延拓的数据点。为了分析所提方法的性能,以正交性作为量化评价指标对比不同方法的性能。以人工信号和实际脑电信号为实验对象进行的模拟实验表明,相比于其他几种方法,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抑制经验模态分解处理过程中端点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核Fisher判别分析的意识任务识别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核函数建立一个非线性映射,把原空间的样本点投影到一个高维特征空间,然后在特征空间应用线性Fisher判别。利用不同意识任务生成的脑电数据对KFDA和FDA进行比较,最后用线性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和识别,并与非线性支持向量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KFDA的识别率明显优于后二者。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单一特征识别率低、自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和共同空间模式(CSP)的特征提取方法HCHT。首先,对原始脑电信号(EEG)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D)得到固有模态函数(IMF),并将IMF分量合并成新的信号矩阵;然后,对IMF进行希尔伯特谱分析,得到信号的时-频域特征;接着,对构造的信号矩阵进行进一步的CSP分解,将时-频域特征扩展成时-频-空域特征;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对特征集进行分类。在BCI Competition II数据集的实验表明,与HHT时-频域和CSP空域特征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了7.5、10.3和9.2个百分点,且标准差更小。在智能轮椅平台进行在线实验的结果表明,HCHT能有效提高识别准确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经验模态分解(EMD)是一种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对脑电信号(EEG)等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处理非常有效。但是其在利用三次样条曲线构造上下包络时,端点附近的包络存在严重的摆动。针对该问题,在镜面延拓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二次延拓算法。根据邻近端点的数据计算出该信号在端点处的拟合函数;利用该拟合函数在左右端点各延拓出一个极值点;采用镜面延拓算法对延拓后的信号进行EMD分解。算法考虑了信号端点处的变化趋势,使得端点处的延拓更加合理,从而使三次样条曲线在端点处不会出现大的摆动。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对脑电信号进行分解。  相似文献   

17.
运动想象识别将大脑的神经活动信号转为编码输出以实现意念控制,是脑机接口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运动想象识别的准确率,但是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运动想象分析都将多路脑电信号作为二维矩阵信号,忽视了不同节点的空间关联信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图卷积网络算法应用到运动想象分类中,通过多个节点脑电信...  相似文献   

18.
视听觉整合的脑电信号研究丰富了脑认知领域的内容,但是现有的脑电信号分析方法大部分是基于线性的分析方法,同时对数据的信噪比要求较高。而基于相空间重构的排序递归图的递归定量分析方法对被测信号的噪声要求较低,并且是基于非线性的分析方法,为视听觉整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设计不同视听刺激范式的实验,采集被试在不同刺激范式下的脑电数据。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相空间重构,得到排序递归图。以递归率和确定性作为整合效果的分析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从非线性角度分析视听觉整合效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基于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的情感识别主要采用单一的脑电特征提取方法,为了充分利用EEG中蕴含的丰富信息,提出一种多域特征融合的脑电情感识别新方法。提取了EEG的时域、频域和空域特征,将三域特征进行融合作为情感识别模型的输入。首先计算不同时间窗EEG信号的alpha、beta、gamma三个频段功率谱密度,并结合脑电电极空间信息构成EEG图片,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BLSTM)构建CNN-BLSTM情感识别模型,分别对时、频、空三域特征进行学习。在SEED数据集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情感识别精度,平均识别准确率达96.25%。  相似文献   

20.
针对脑电信号情感识别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3DC-BGRU的脑电情感识别方法。对单通道脑电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提取相关频带的时频信息构成二维时频图,并将多个通道的时频图构成一种全新的时间、频率和通道的三维数据形式,通过三维卷积的方式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对三维数据进行深层特征提取,设计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GRU)对深层特征的序列信息进行处理并配合Softmax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类识别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