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20,(3)
数字普惠金融在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贫困减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1-2018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于面板回归模型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直接对贫困减缓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还可以通过收入分配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间接减轻贫困,且经济增长效应远大于收入分配效应;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减贫效应显著且明显大于中东部地区,而中东部地区的减贫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2)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发展普惠金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受众面窄,普惠金融需求与供给存在矛盾。以普惠金融需求范围和服务供给为基础,研究如何加快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加大普惠金融宣传力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1)
"脱贫攻坚"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任务,金融减贫在其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空间视角下分析了普惠金融对农村地区减贫增收的直接影响与空间效应,并基于2005—2017年中国省级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普惠金融的扶贫增收效果。结果发现:我国各地区间的农村扶贫增收绩效具有明显的空间联动与依赖性;普惠金融发展对本地区农村减贫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各地区应该继续加强普惠金融发展,并重视地区间普惠金融减贫合作与政策互通的深化。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
本文基于Sarma普惠金融指数,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实证检验了广东省的社会、制度、经济等环境因素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具体影响。该测度体系包括金融服务可得性、金融服务使用度、金融服务质量等三个方面共10项具体指标。实证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人均GDP、政府支持水平对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而城乡收入差距则负向影响显著。针对这一结论,本文提出了加强普惠金融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府普惠金融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缩小城乡差距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
近年来,普惠金融发展对减缓贫困的作用备受学界关注。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普惠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理论和实证文献。理论研究发现,服务贫困人群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减缓贫困,普惠金融通过影响消费和收入实现减贫。实证研究则证实了普惠金融发展是减缓贫困的有效途径,其主要路径有三条:缓解贫困人群的信贷约束,提高贫困人群的收入水平;提升经济增长水平,发挥经济增长对贫困人群的溢出效应;扩大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促使贫困人群更好地利用金融服务。已有文献表明,普惠金融发展减缓贫困面临着政策环境有待优化、激励机制有待完善、部分金融机构存在目标偏离等诸多问题,并从强化金融宣传教育、政府部门加大政府扶持、借助技术优势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普惠金融减贫的微观机制、影响因素、配套条件。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1):53-54
中国直接融资比重一直较低,不仅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在"金砖五国"中也处于较低水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失调,在宏观上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在微观上限制居民跨期消费,削弱个体的长期福利。形成金融结构的内生原因有哪些,金融结构在演化过程中又受何种因素影响,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如何,都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从经济治理的角度,引入产业创新这一影响因素,采用2001—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回归、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广义矩估计回归等多种计量方法,分析中国金融结构的成因,并考察经济治理对金融结构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显示,金融结构内生于经济治理的安排,公序或私序发达的地区往往分别伴随着市场导向型和银行导向型两种不同的金融体系结构;产业创新在经济治理与金融结构之间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规则型治理和关系型治理由于产权保护力度的差异而分别鼓励和抑制了产业创新,即经济治理通过影响产业创新进而影响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2)
高校共青团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了大学生创业的工作机制、实践训练体系和市场支撑体系来服务大学生创业,但是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观、提供教育资源、扶持创业项目落地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通过对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4)
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制约着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通过分析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设置情况和农业贷款情况,揭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农村普惠金融体系,能够为农村居民特别是农村低收入者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与支持,对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4)
我国养老金制度存在代际财富转移效应,养老金不平等会影响家庭代际经济交换。本文利用CLHLS 2014年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养老金制度对家庭代际经济交换的影响效应。估计结果显示,相比无养老金的老人,有养老金的"农民(含居民)"爷爷(祖父辈老人)每年给子孙的净转移额并无显著差异,但"职工"爷爷、"干部"爷爷的净转移额分别每年显著多出2241元、3670元。进一步使用联立方程模型估计发现,代际经济交换中还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考虑中介效应之后,退休职工、退休干部的净转移额分别多出2636元/年、4445元/年。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养老金不平等会从抚养、供养两个方向影响子孙代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而影响整个收入分配格局。建议要尽早实现我国基本养老金制度的全覆盖,尽快解决制度"碎片化""双轨制"的问题,针对不同群体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6)
运用共生理论,分析大学生创业金融服务生态链,对生态链的竞争机制、叠加机制、信息交流机制、共用机制、互补机制、风险控制机制等六大运行机制进行剖析,提出大学生创业金融服务共生机制运行绩效评价模型,并运用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大学生创业金融服务生态链的共生机制。据此,应疏通各种大学生创业金融支持渠道,通过多金融主体的密切协作形成合力,设计交叉复合型的金融产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业金融服务生态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