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5,(5)
以收入分配不平等日益加剧为背景,基于收入再分配角度的养老金制度研究日渐兴起且一般认为,统筹层次的提高能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挥更大的收入再分配作用。基于对收入再分配效应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陕西省省级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虽然的确保证了多年来对参保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但待遇的地区平等性并未能因此有所改进,相反制度的公平性和效率性甚至还因此有所损伤。由此出发,在号召全面、彻底提高统筹层次的政策背景下,对如何最小化其连带问题影响的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3)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延迟退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不同的群体对"延迟退休"也有不同的看法,如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认为应延长退休年龄,但大多数一线工人尤其是体力劳动者仍希望早点退休。因此,如何尽快作出"延迟退休"科学可行的制度设计,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我们针对国民人均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程度、劳动力供求状况和国民受教育情况,研究这四个指标对延迟退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5)
论文采用精算方法,选择终身净转移额和内部收益率两大指标,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定量分析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代内再分配效应和代际再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城镇职工、其他制度模式下的参保群体、不同地区、代与代之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主要取决于工资增长率和利率的动态组合,新制度既可以发挥正向的代内再分配效应和代际再分配效应,也可能会引起代内不公平和代际不公平,而且再分配效应会随缴费年限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3)
延迟退休,作为一种国际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与部分西方国家借此提高社会劳动参与率不同。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快速增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空帐"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但退休制度却几十年未变。从现行退休制度中存在的退休年龄低、男女退休不同步、缺乏弹性的退休政策、提前退休制度四个方面来分析其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影响,得出从养老保险角度出发,采取弹性延迟退休政策是必由之路这一结论,从而可以减缓国家对养老金的支付压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3)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近些年出现了显著的差别分化,基尼系数一直处于高于正常标准的警戒水平,城乡、地区和行业间的收入差异明显。收入再分配的公平调节中,面临着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碎片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系等困境。增强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功能,需要突出再分配调节的公平价值目标,建立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体系,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享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
本文从人口老龄化的角度入手,分析我国现行"统账结合"社会养老保险的模式;以精算平衡模型分析的研究方法来考察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现行模式下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并以延迟退休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养老金水平精算平衡来寻找相应的对策。本文结合人口统计数据模型来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影响,基于人口抽样调查专项数据和生命表数据来测算人口负担比的变化、未来生存概率的变化和账户盈余的变化。最后给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
提高国民福利是政府建立社会养老保险的最终目标。国外研究主要运用一般均衡方法构建代际交叠模型,从养老保险收入分配功能及其对经济增长(储蓄率和资本积累)的影响两个角度对不同养老保险模式的福利效应进行综合研究,研究成果十分丰富。然而,国内对如何在现有约束条件下实现国民福利最大化的探讨不够系统和深入。发展型福利思想为未来养老保险福利效应研究及政策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2)
本文将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职业年金纳入同一生命周期精算框架,测度了延迟退休年龄对职工养老金财富的作用,并分析了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工资增长率、贴现率等因素对该作用的影响。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在仅考虑基本养老保险的情况下,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养老金财富会因延迟退休而增加,但不同性别和收入群体表现不同;将企业/职业年金考虑在内后,职工养老金财富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本文认为,提高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建立符合国情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加快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等措施能降低由延迟退休带来的职工养老金财富减少的风险,有利于延迟退休的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4)
由于人口老龄化广度和深度的持续延伸,"倒金字塔"1式家庭结构养老负担过于沉重已成现实,延迟退休作为提升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性的关键性措施必须被提上日程。基于延迟退休下的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效应分析,我们发现延迟退休与促进就业并非存在矛盾,延迟退休若以合宜方式开展那么延迟退休等同于阻碍就业的悖论是可以打破的,并建议推行延迟退休政策时应小步渐进,先女后男;在精算基础上实施弹性退休政策;政策适度差异化以体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2)
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必须基于特定的理念进行顶层设计,"善治"理念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契合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需要。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覆盖面过低,且存在城乡与地区之间在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上的显著差异。从"善治"理念出发,本文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在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中的作用,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全民覆盖。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5)
基本养老保险从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是解决省级统筹中诸多弊端的必然选择,也是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对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成本主要表现为实施成本和摩擦成本;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收益主要表现为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后对社会公平、政府财政、劳动力流动、抵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认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收益大于成本,但在推进全国统筹的过程中,要注意策略与方法,减少阻碍,确保全国统筹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2)
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取向在学界引起了广泛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延迟退休年龄是否会造成"就业挤出"效应及挤出效应的大小、延迟退休年龄是否会改善养老金财务状况。梳理争议各方所得结论的逻辑起点、研究方法、理论基础乃至学科视角将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共识基础和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4)
职业年金退休政策是不可忽视的,它和社会保障形成了"双层退休政策",两者形成了政策指派与政策配合。职业年金允许退休年龄比社会保障来得早并提供"搭桥"退休激励,体现了雇主退休政策偏向于效率和人力资源管理。我国的企业"内退"也是搭桥退休激励的一种体现,未来的企业年金和公共部门职业年金应该注重个性化的退休政策设计,通过和社会保障退休政策的配合使得制度更具有弹性。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8,(1)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是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对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进行预测,定性分析了未来影响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因素,定量分析了未来基金收支平衡趋势,并通过采取"渐近式延迟退休政策"、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和支付管理能力、促进"全面二孩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吸引外来劳动力等措施来应对未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5)
以人人享有适度养老保障为目标,构建"政府与市场分责、基本与补充结合、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效显著,但当前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不能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需要,仍存在供求失衡状况。短期而言,应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现行制度,健全由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构成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长期而言,应对现有养老保险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构建基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包括面向无收入、低收入人群的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面向工薪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向高收入群体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3)
目前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和农村义务教育方面对西部地区有着统一的公共政策支持,影响着西部农村居民收入等经济均衡要素的变化。本文在考虑制度因素的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西部农村最早进行"新农保"和"新农合"试点的129个县级地区2010-2013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西部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及养老保险财政投入对我国该地区的居民收入增长具有较为显著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