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地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已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热资源类型、分布和资源量进行逐一分析,对比了浅层地温能、明化镇热储区、馆陶组热储区热储量资源,对研究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评价,划定了重点开发区域.对地热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结合商丘市水文地质条件、地层构造、热储层特征及开采现状,计算了商丘市城区地热水资源总量、可开采资源量,结果表明:商丘市城区范围内的地热水开采已达到采补平衡状态,为更好地利用地热水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应尽快制定商丘市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合理开采地热水,加强对地热水水位、水质、水量等的动态监测,掌握其发展方向。同时,应加大对550 m以下地热水资源的研究力度,寻找新的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水资源,以保证商丘市工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热资源是清洁环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河南省沿黄地区浅层地热能和深层地热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和深层地热水资源可以缓解资源与环境压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沿黄8个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可开采资源量为6.448 9×10~(14) kJ/a,折合标准煤2 200.55万t/a;沉积盆地埋深2 500 m以上热储层储存的地热流体量约3.12万亿m~3,地热流体可开采量约为7 662万m~3/a,可利用的热能量约10.88万亿kJ/a,折合标准煤约37.13万t/a;隆起山地地热流体可开采量为838.77万m~3/a,可利用热能量为2.318 494×10~(16) J/a,折合标准煤78.80万t/a。通过分析河南省沿黄地区地热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成因类型及分布等,探讨了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和开发利用潜力,以及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在整体规划、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地热资源的前提下,大力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和深层地热水资源。  相似文献   

4.
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调查、钻孔和抽水试验,结合区域水文和地质等资料,对贵州省都匀市甘塘地热地质条件、热储赋存条件进行分析,并对含水热储层流体水资源量及地热资源量进行了计算,对地热水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赵莉莉  彭慧 《海河水利》2012,(6):13-14,30
天津市对地热水资源的开采忽略了其水资源特性,导致各热储层水位不同程度的下降。通过对全市地热水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发现天津市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粗放、低效、布局集中、回灌率低、热利用率低、资源价格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津市地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通许凸起区域地热资源类型、分布规律进行逐一分析,确定了研究区热储地热类型为深层寒武—奥陶系溶隙裂隙热储,热储结构主要为层状热储、热储组合结构分为双层热储结构,为下一步科学利用地热资源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热水资源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甘肃省地热水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从环境、回灌技术、制度、法规等方面探讨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水环境监测体系、实行采灌结合、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宏观调控等相应的对策建议,在推动地热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为实现地热水资源发挥经济、生态双重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海林市地下水资源比较贫乏,水质较差。文中通过对规划分区、区域水土地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地表、地下水资源量及水质特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介绍了海林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现状。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水资源,如果地热水资源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将会大大促进长白山开发区经济的发展,对创建节约型社会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确保长白山管委会池北区地热水资源的有序开发和科学利用,促进池北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2007年开始,长白山管委会组织专家对池北区地热水资源进行了全面调研。  相似文献   

10.
豫北内黄凸起地热田热储资源较为丰富,区内热储层有新近系明化镇组热储层、新近系馆陶组热储层及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热储层。应用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对地热田成因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温场主要受地壳深部结构、地质构造以及地层岩性结构控制,同时受边界断裂导热以及地下水活动等因素影响;该地热田地热水温度偏低,最高约为58℃,属于低温地热系统,区内地热流体的氢氧同位素投影基本落在当地雨水线上,表明地热流体来源于大气降水;地热水的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Cl~-和SO_4~(2-)为主,地热水为Cl-Na、SO_4-Na、SO_4+Cl-Na型水;研究区地热水来源于西部山区的大气降水,地热水的形成年龄为1.6万~3.2万a。  相似文献   

11.
鞠飞 《水利天地》2016,(4):16-19
本文对昌图县自然概况、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现状、作物种植情况及灌溉发展情况等资料进行收集;对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及水资源总量进行汇总;结合昌图县土地利用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调查分析评价了全县水资源量、区域地下水状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并对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水资源供需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昌图县今后水资源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控制、预防地热开发带来的环境地质问题,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地热回灌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措施。文章从回灌井结构、热储特征、回灌压力、回灌工艺等方面重点研究,分析研究林甸热田砂岩孔隙热储回灌的回灌模式及地热回灌对水质、水量、水温的影响,初步分析地热回灌量与回灌压力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回灌过程中的诸多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三门峡盆地地热资源的赋存规律和成因进行了分析.三门峡盆地地热资源主要集中在灵宝城区和陕县温塘一带,地热地质条件热储层可分为传导型地热田和构造对流型地热田.三门峡盆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偏低,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中存在地面沉降、环境污染、地热水位持续下降、勘查评价程度低、开发深度浅、开发利用单一等问题,建议实施地热资源开发的统一管理,加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南阳市赋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热储类型主要有新近系孔隙热储、古近系裂隙孔隙热储和元古界碳酸盐岩溶蚀裂隙热储。目前主要的开采层位是古元古界碳酸盐岩热储。根据南阳市古元古界大理岩及邻区新生界地热流体、温泉等不同热储层地热流体同位素测试结果,采用化学温标计算方法,结合河南省大气降水方程对南阳市碳酸盐岩地热流体同位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阳市古元古界碳酸盐岩热储源自大气降水,补给区高程1438 m~1547 m,循环深度1500 m~2500 m,热储温度63.42℃~79.09℃。结果可为南阳市地热重点开采层位流体资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战军 《陕西水利》2011,(2):109-110
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关中地区有着广阔的前景,文章介绍了关中地区地热水的类型以及利用现状,并揭示了地热水利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热水资源必须科学规划,严格管理,有序开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铜陵县的水资源要素(降水、地表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出入境水量等)进行分析,反映水资源特点,分析铜陵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存在的问题,为编制铜陵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中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因地热资源的需求迅速上升,部分地区未进行系统的地热资源量及地热开发潜力评价,严重影响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内黄隆起地热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储法、最大允许降深法及热量开采系数法分别进行地下热水资源评价和开采潜力分析。结果表明:全区地热流体可开采量为7104.99万m~3/a,现状开采量只占可开采量的10.3%,地热资源有较大的开采潜力。分析结果可为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大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该区域水资源并探讨其风险现状,本文分别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水资源现状、社会经济水平等方面建立评价体系,根据不同的突变类型确定各指标的风险值,然后运用突变理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风险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大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高度风险状态,评价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区域水资源利用现状;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和风险等级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合理性,可为该区域水资源管理规划和风险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三坑地热田的地热地质特征,准确找到其最佳开发位置,采用多种方法对该地热田的某新工区进行了综合地热勘查。勘查结果表明:三坑地热田热储类型为岩溶裂隙-断裂构造型,地下热水受断裂构造控制,呈带状分布,并具明显的方向性和不均一性,赋存条件比较复杂;地热系统中的热、储、盖、通4要素,盖层不是必须的,如果有很好的热源、热通道和水源,盖层很薄甚至没有都可能存在可供经济开采的地热水资源;在深度500 m以内中浅层地热勘查中,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与浅孔测温相结合,可显著提高勘探成功率。 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地处华北平原的聊城市为例,通过对聊城市地质条件、浅层地下水资源量、年际变化、区域分布特征、开发利用现状等进行分析,论述了目前聊城市在浅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超采区扩大、水质污染及开发不平衡等问题,最后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条件,提出总量控制、水质保护及水位稳定等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修复的工程,对于华北平原其他区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