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硫酸铵分部盐析、Phenyl Sepharose CL-4B疏水层析、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等分离技术,从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YL-01-78菌株固态曲浸出液中分离出1种SDS-PAGE电泳纯和HPLC色谱纯的酸性β-甘露聚糖酶组分,其最终回收率为12.6%,纯化倍数为32.3.经SDS-PAGE和凝胶过滤层析测得该纯化酶的分子质量分别为42 ku和40 ku,表明该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其等电点pI为4.2;含糖量为23.2%.以角豆胶半乳甘露聚糖为底物,测得该酶的Km值和Vmax值分别为6.3 mg /mL和1 667 μmol/(min·mg).  相似文献   

2.
宇佐美曲霉酸性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硫酸铵分部盐析、Phenyl Sepharose CL-4B疏水层析、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DEAE Sepharose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等分离技术,从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YL-01-78菌株固态曲浸出液中分离出1种SDS-PAGE电泳纯和HPLC色谱纯的酸性β-甘露聚糖酶组分,其最终回收率为12.6%,纯化倍数为32.3。经SDS-PAGE和凝胶过滤层析测得该纯化酶的分子质量分别为42 ku和40 ku,表明该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其等电点pI为4.2;含糖量为23.2%。以角豆胶半乳甘露聚糖为底物,测得该酶的Km值和Vmax值分别为6.3 mg/mL和1 667μmol/(min.mg)。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分析的结果,采用RT-PCR技术从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E001中克隆出一种糖苷水解酶(GH)26家族β-甘露聚糖酶(AuMan26A)成熟肽编码基因(Auman26A),成功实现其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中的异源表达。重组β-甘露聚糖酶(reAuMan26A)的发酵上清液对角豆胶的酶活性为281.9 U/mL,纯化后比酶活为2281.7 U/mg。其最适反应温度Topt为40℃;在80℃处理60 min后残留酶活性为60%;90℃时的半衰期t1/290为10 min,处理60 min后残留酶活性仍为33%;其最适pH为5.5,在pH 5.0~7.0的范围内较稳定;Fe2+和Fe3+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它所测金属离子和EDTA对其没有明显的影响;所测酶的最适底物为角豆胶,其次是魔芋粉和瓜尔豆胶,其对角豆胶的Km和Vmax值分别为15.25 mg/mL和7 841.9 U/mg。reAuMan26A良好的热稳定性使其在食品、饲料和纺织等工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孙蕾  沈群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3):220-223,227
本文主要对小米饮料的淀粉液化、糖化的最佳反应条件和稳定剂对小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小米浸提液的液化最佳条件为:α-淀粉酶的加酶量6U/g淀粉,作用时间90min,作用温度70℃,pH6.5;糖化的最佳条件为:β-淀粉酶的加酶量100U/g淀粉,作用时间60min,作用温度60℃,pH5.5;稳定剂的最佳配比为:0.5%的阿拉伯胶、0.07%的瓜儿豆胶、0.07%的黄原胶、2.1%的蔗糖。  相似文献   

5.
采用Brookfield 流变仪研究在不同加热时间、温度、pH 值以及盐和糖质量浓度等条件下两种不同形状皂荚豆中多糖胶的流变性质。结果表明:皂荚豆胶是一种假塑性流体,测得的剪切速率和相应的剪切应力的关系符合Power-law 模型,圆皂荚豆胶具有较高的黏度,且假塑性明显高于扁皂荚豆胶。在80℃条件下加热1h 可使皂荚豆胶完全水合,胶液黏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在pH2~11 范围内,皂荚豆胶比较稳定,但过酸或过碱会导致黏度的下降。皂荚豆胶的黏度随NaCl 质量浓度的上升而下降,随白砂糖质量浓度的上升而略微升高。与扁皂荚豆胶相比,NaCl 对圆皂荚豆胶的降黏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瓜尔豆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部分酶解瓜尔豆胶因其性质、实用价值及安全性等方面均优于瓜尔豆胶,引起了广泛关注。综述了部分酶解瓜尔豆胶的制备方法、物理化学性质及生理功能,介绍了部分酶解瓜尔豆胶在食品增稠剂、成膜剂、泡沫稳定剂和功能性膳食纤维生产领域中的应用。以期为部分酶解瓜尔豆胶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高筋粉为原料制作速冻拉面,研究了多种食品改良剂对速冻拉面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食用碱、瓜尔豆胶、黄原胶、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或硬脂酰乳酸钠(SSL)可以明显增加拉面的拉断力和拉伸距离,从而改善拉面的延伸性。食盐、食用碱、黄原胶、TG酶、葡萄糖氧化酶(GOD)、木薯交联淀粉和马铃薯醋酸酯淀粉对拉面的硬度增加有重要贡献。添加黄原胶、瓜尔豆胶或TG酶可以明显增加拉面的弹性。此外,食用碱和TG酶能够有效改善拉面的黏聚性和回复性。对速冻熟制拉面整体质构特性改良效果较好的添加剂有食盐、食用碱、瓜尔豆胶、黄原胶和TG酶。  相似文献   

8.
复合使用魔芋胶、海藻酸钠、瓜儿豆胶、黄原胶,针对速冻水饺品质进行改良,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增稠剂添加量,并分析其协同作用。从结果来看:在影响冻痕率方面,增稠剂的影响次序自小到大分别为黄原胶、海藻酸钠、瓜儿豆胶、魔芋胶;协同作用最为突出的是瓜儿豆胶和海藻酸钠,其次为瓜儿豆胶和黄原胶。海藻酸钠、黄原胶、瓜儿豆胶、魔芋胶添加量分别为0.034%、0.024%、0.033%、0.023%时,速冻水饺冻痕率为13.5%。  相似文献   

9.
研究瓜尔豆胶对马铃薯淀粉消化性和糊化特性的影响,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性实验测定淀粉的消化性,比较与不同质量比(0:100、1:80、1:40、1:20)的瓜尔豆胶与马铃薯淀粉间糊化特性、热力学特性、结晶结构及微观结构的差异,从而探索瓜尔豆胶对马铃薯淀粉消化性影响的本质原理。研究结果显示:当瓜尔豆胶添加量较低时复配体系经糊化后冷却至37 ℃的体系较易被酶解,抗性淀粉含量低;随着瓜尔豆胶添加量的增大,瓜尔豆胶与淀粉颗粒缠结形成空间位阻从而抑制酶解,复配体系经糊化后冷却至37 ℃的体系不易被酶解,抗性淀粉含量较高。添加瓜尔豆胶增大了马铃薯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和峰值温度,提升了马铃薯淀粉的吸热焓,延长糊化过程,增加吸热量。观察复配体系的结晶结构发现加入胶体后复配体系并没有新基团产生,胶体与淀粉间仅为物理作用,同时微观结构观察表明胶体与淀粉作用所形成空间位阻使得淀粉颗粒分布均匀,复配体系呈现出更加均一稳定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1)刺槐豆胶又称角豆胶 ,是从角豆中取得 ,由D -吡喃甘露聚糖基主链和D -吡喃甘露聚糖基侧链所构成 ,比例为 4∶1.刺槐豆胶用于冰淇淋生产中 ,能使产品产生稠度、细腻度和咬嚼性 ;在软干酪的生产过程中 ,能加速凝乳的形成 ,减少固体损失 ,而且与黄原胶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天然的剌槐豆胶只能溶于热水 (高于 86℃ ) ,而采用特殊工艺生产的冷水可溶的刺槐豆胶 ,可作为稳定剂和增稠剂应用于软冰淇淋、冷冻甜点、新鲜干酪等产品的加工。2 )瓜尔豆胶瓜尔豆胶是豆科植物瓜尔豆种子中的胚乳多糖 ,是一种半乳甘露聚糖 ,耐酸性不强。瓜尔豆胶在冷水中…  相似文献   

11.
高压匀浆破碎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 CCTCCM203011)得酶粗提液,经乙醇沉淀、DEAE-Sephacel离子交换层析、SuperdexG-75凝胶层析及亲和(Cibacron Blue 3GA)层析纯化得到以NADP+为辅酶的醇脱氢酶,SDS-PAGE电泳鉴定为单一条带,纯化后比活力提高20倍.HPLC凝胶柱层析法检测相对分子质量为45 000,SDS-PAGE电泳测得相对分子质量为43 000,表明该酶为单亚基结构.以(RS)-1-苯基-1,2-乙二醇(简称苯乙二醇)为底物,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反应pH值为8.0.金属离子中Mg2+对酶活的有一定激活作用.以纯酶催化转化消旋体苯乙二醇,该酶优先选择(R)型对映体为底物.  相似文献   

12.
高分支麦芽糊精是一种新型的益生元,其中含有相对较多的α-1,6葡萄糖苷键,不易被人体小肠内的消化酶快速水解,进而缓慢释放出葡萄糖,适合作为低升糖指数食品的添加剂。但是其水合物黏弹性小,不能为食品体系增加粘稠性,本研究采用动态流变仪,分别测试了黄原胶、桃胶、香豆胶、刺槐豆胶和魔芋胶五种非淀粉多糖对高分支麦芽糊精的增稠效果,结果表明,糊精与非淀粉多糖按4:1的质量比混合后溶于蒸馏水中,形成5%(w/v)的体系,在剪切速率(γ)为0.1 s?1 -300 s?1区间内测得的剪切流变曲线均符合Herschel-Bulkley 模型(决定系数R2 >0.99),增稠效果魔芋胶> 刺槐豆胶> 香豆胶> 黄原胶> 桃胶。进一步选取增稠效果适中的香豆胶,进行震荡流变测试。麦芽糊精与香豆胶分别按5:1、4:1、3:1、2:1、1:1的质量比制备5%的水溶液体系,震动频率为0.1-10 Hz,结果表明,在香豆胶含量一定时,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随角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损耗角正切tanδ随角频率增加而减小;在角频率一定时,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角正切tanδ均随着香豆胶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在质量比为5:1时,tanδ>1,此时混合体系偏向于粘性液体;在质量比为1:1时,tanδ< 1,此时混合体系偏向于弹性固体。  相似文献   

13.
宇佐美曲霉木聚糖酶的纯化及其性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宇佐美曲霉E001固态发酵成熟曲经水浸提、硫酸铵盐析、Phenyl-SepharoseCL-4B疏水层析、SephadexG-75凝胶过滤层析、DEAESepharosefast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提纯步骤,获得了比酶活3047IU/mg蛋白的纯木聚糖酶,其SDS-PAGE呈单一条带。用SDS-PAGE和凝胶过滤测得木聚糖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3.2kD和23.0kD,表明该酶蛋白为单亚基。纯木聚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和pH值分别为50℃和4.6;以燕麦木聚糖为底物的酶动力学常数Km和Vmax值分别为5.27mg/ml和6494μmol/(min·mg);Ca2+、EDTA对酶有激活作用,而Sn2+、Pb2+、Fe3+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纳豆激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柳  李南薇  郭勇 《食品科学》2011,32(16):58-61
目的:以纳豆激酶的作用底物纤维蛋白为配基制备亲和层析胶,分离纯化纳豆激酶。方法:纳豆杆菌发酵液经硫酸铵分段盐析、透析得粗酶,在4℃条件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对酶纯度进行检验。结果:经亲和层析得纳豆激酶为电泳纯,纯化倍数为8.3,回收率43.9%。纯酶的最适pH值和温度分别为pH7.0~9.0、50℃;温度高于60℃纤溶酶活性迅速下降;在pH6.0~10.0范围内稳定性好;Mg2+对其有微弱激活作用,Cu2+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以琼脂糖包埋纤维蛋白制备的层析胶可用于纳豆激酶的快速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5.
黑曲霉β-D甘露聚糖酶酶学性质及化学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纯化研究的基础上对土壤中筛选诱变得到的黑曲霉菌株所产的β-D甘露聚糖酶进行了部分酶学性质的研究。该酶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5.5,酸碱稳定区域为4.5~8.0,以魔芋精粉和瓜儿豆胶为底物分别测得该酶米氏常数为14.2g/L,10.2g/L,发现Ag+、Pb2+离子对该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Ca2+离子有一定的激活作用。纯化酶的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包括酰胺)含量为26.9%.利用纸层析初步了解了不同条件下粗酶对魔芋精粉底物的水解产物情况。  相似文献   

16.
从土壤里筛选到20株产β-半乳糖苷酶的菌株,其中β-半乳糖苷酶活力最高的是菌株L7,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8SrDNA序列分析,得出该菌株为斜卧青霉;并研究了其β-半乳糖苷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β-半乳糖苷酶最适作用温度为60℃,最适pH为6.0,在60℃以下和pH3.0 7.0有较高的稳定性;Mg2+、Mn2+对β-半乳糖苷酶活性有显著的激活作用,Cu2+、Fe2+、和Zn+对酶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ONPG为底物采用双倒数做图法测得Km为6.25mmol/L;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该酶蛋白的分子量约为110kDa。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发酵风味突出的枯草芽孢杆菌BJ3-2菌株,以氨基酸态氮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细菌型豆豉生产的最佳前发酵工艺,并测定了豆豉发酵各阶段酶活力及化学成分含量.结果表明,BJ3-2最佳前发酵条件为:泡豆水pH8.0,泡豆水温37℃,豆量(g):水量为1:4,泡豆时间10h,接种量4%,大豆装载量20%,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2.5d;发酵豆豉的粗蛋白、游离脂肪酸、总酸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35%、14.2%、1.8%和0.51%;蛋白酶(酸性、中性和碱性)、α-淀粉酶、脂肪酶及豆豉溶纤酶的最大酶活力分别为10.79U/g、25.04U/g、20.36U/g、1.25mg/g、2.15U/g及862.5U/mL.研究为BJ3-2菌株的进一步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克雷伯杆菌甘油脱氢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有氧条件下,利用Q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和Blue Sepharose CL 6B亲和层析提纯克雷伯杆菌胞内甘油脱氢酶.酶的纯化倍数和回收率分别为 32.61 倍和 5.83%.通过SDS PAGE电泳测得该酶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34 000.该酶最适表观反应温度和最适反应pH值分别为60 ℃和11.在30 ℃以下及pH值10~12时,该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45 ℃和pH值11条件下,该酶以甘油和NAD 为底物的米氏常数Km分别为 0.75 mmol/L和 0.12 mmol/L.甘油脱氢酶对甘油的生理反应活性最大,对其它醇类如 1,2 丙二醇、乙二醇也有氧化能力.NH4 和Na 对酶有显著激活作用.巯基保护剂可明显地提高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发酵风味突出的枯草芽孢杆菌BJ3-2菌株,以氨基酸态氮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细菌型豆豉生产的最佳前发酵工艺,并测定了豆豉发酵各阶段酶活力及化学成分含量。结果表明,BJ3-2最佳前发酵条件为:泡豆水pH8·0,泡豆水温37℃,豆量(g):水量为1:4,泡豆时间10h,接种量4%,大豆装载量20%,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2·5d;发酵豆豉的粗蛋白、游离脂肪酸、总酸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35%、14·2%、1·8%和0·51%;蛋白酶(酸性、中性和碱性)、α-淀粉酶、脂肪酶及豆豉溶纤酶的最大酶活力分别为10·79U/g、25·04U/g、20·36U/g、1·25mg/g、2·15U/g及862·5U/mL。研究为BJ3-2菌株的进一步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油莎豆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莎豆为主要原料,经粉碎、酶解、调配、均质、杀菌、灌装等工序制成油莎豆饮料。利用正交实验分别对酶解工艺、风味调配及稳定剂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解的最优条件为液化温度60℃,液化时间40min,α-淀粉酶添加量0.05%;最适原料配比为m(油莎豆)∶m(水)=1∶20,65%糖浆(白砂糖3.25%),柠檬酸0.14%,食盐0.06%;最适稳定剂配比为单甘酯0.2%,海藻酸钠0.12%,黄原胶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