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酪氨酸酶是合成黑色素过程的关键酶,通过测定酱油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来确定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酱油对酪氨酸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酶抑制率达到50%时(IC50)酱油固形物含量浓度为19.8g/L。酱油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动力学行为表现为可逆混合性抑制类型。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酶液加入量、底物浓度、温度、pH 值对酶活力的影响,确定最适反应条件。在30℃、pH6.8 的Na2HPO4-NaH2PO4 缓冲体系中,采用酶动力学方法研究儿茶素对马铃薯酪氨酸酶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反应最适条件为酶液加入量0.5mL、底物浓度2mmol/L、温度30℃、pH6.8。儿茶素对马铃薯酪氨酸酶有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50% 的儿茶素质量浓度(IC50)约为0.27mg/mL;Lineweaver-Burk 图显示儿茶素对马铃薯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竞争型抑制,抑制常数(KI)为0.16mg/mL。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甘薯叶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利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甘薯叶乙醇提取物,分别得到石油醚层、三氯甲烷层、乙酸乙酯层及正丁醇层萃取物,并采用多巴速率氧化法考察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甘薯叶提取物中存在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物质,其中甘薯叶正丁醇萃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根据正丁醇萃取物抑制酪氨酸酶的Lineweaver-Burk双倒数拟合方程可得,甘薯叶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是可逆过程,其抑制类型是混合型,KI与KIS分别为0.198、0.209 mg/mL,即甘薯叶提取物与游离酶的结合程度大于与酶-底物络合物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力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宫霞  李全阳 《食品科学》2001,22(12):25-27
酪氨酸酶活性与黑色素的形成有关。用L-酪氨酸作底物,测定了银杏叶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其抑制常数(ki)为34mg/ml;银杏叶提取物浓度为0.16mg/ml时,最大抑制率为52.83%,银杏叶提取物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黑色素疾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紫娟茶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从蘑菇中提取的酪氨酸酶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探讨。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的最适反应条件。结果显示单酚酶最适反应条件为:底物L-酪氨酸为10.0mmol/L,酪氨酸酶为0.30g/mL,反应时间为15min,反应温度为30℃;二酚酶最适反应条件为:底物邻苯二酚为7.5mmol/L,酪氨酸酶为0.035g/mL,反应时间为15min,反应温度为15℃。然后对紫娟茶的3种提取物的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含有花青素和茶多酚混合物的提取物I的抑制作用最强;3种提取物对单酚酶和二酚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85×10-4、8.21×10-4、16.29×10-4g/mL和6.37×10-4、7.62×10-4、13.53×10-4g/mL。   相似文献   

6.
大豆异黄酮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有比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大豆异黄酮提取物浓度的提高,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也提高。提示大豆异黄酮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色斑产生延缓皮肤衰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茶多酚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生化分析法,测定茶多酚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并分析其抑制动力学;采用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和分子模拟技术,剖析茶多酚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 茶多酚对酪氨酸酶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其单酚和多酚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66mg/mL和1.76mg/mL,为竞争性抑制;茶多酚可使酪氨酸酶出现明显的荧光淬灭和最大发射波长红移,并使酪氨酸酶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结构显著增加, 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结构显著减少,显著改变酪氨酸酶的三级和二级结构。结论 茶多酚主要通过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与酪氨酸酶进行结合,从而改变酪氨酸酶的空间结构并阻碍其与底物进行结合,进而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李娜  鲁晓翔 《粮油加工》2010,(10):147-150
研究红花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L-酪氨酸为底物,对红花黄酮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红花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均具有抑制性,且当红花黄酮提取物浓度为3.0mg/mL时,抑制率达到最大值78.03%;IC50值为0.834mg/mL,抑制常数KI为0.036mg/mL,KIS为0.0064mg/mL。研究表明,红花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酶抑制类型为可逆的混合型抑制。  相似文献   

9.
以龙井、柿叶、贡菊和银杏叶为原料,用L-酪氨酸和L-DOPA为底物测定各原料的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四种原料的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龙井的抑制率最高,当浓度达到4mg·mL-1(以生药计)时,抑制率为30.36%,其IC50值为7.5mg/mL。龙井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属于可逆过程,其抑制类型为混合型,KI为3.1,KIS为9.3。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探讨了曲酸与阿魏酸对蘑菇酪氨酸酶催化L-DOPA氧化的抑制作用并推测其抑制机理。通过对曲酸与阿魏酸的IC50与抑制常数KI的测定可知,曲酸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阿魏酸。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ImageJ图像分析与处理软件定量地测定曲酸与阿魏酸对虾血淋巴和苹果褐变的抑制作用。曲酸对虾血淋巴褐变的抑制作用优于阿魏酸;对于苹果褐变,阿魏酸的抑制作用则高于曲酸。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产品,通过对桑椹和杨梅特性分析,介绍了桑椹酒和杨梅酒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同时给出了这两种酒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  相似文献   

12.
微氧处理技术在葡萄酒陈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微氧处理技术是指以专用的微氧处理装置,向葡萄酒中有控制地通入微量的氧气,也可以辅助使用橡木片或橡木替代品,从而优化葡萄酒的陈酿条件,达到提高葡萄酒质量的目的。此项技术可以有效地稳定葡萄酒的颜色,改善口感,提高葡萄酒的感官质量。本文研究了微氧处理技术对干红葡萄酒陈酿的作用,找出了适当的处理条件。该项技术可以部分替代橡木桶陈酿,显著缩短陈酿周期,大大降低葡萄酒陈酿成本,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红枣酒发酵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侠  彭丹  张春晖  陈虹 《中国酿造》2012,31(1):190-193
以陕西榆林地区黄河滩枣为原料,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EX1118低温浸渍发酵,进行了红枣酒发酵动力学研究。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的生物量、酒精含量、总糖含量,并应用Logistic模型、Sgompertz模型、Boltzmann模型及DoseResp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分别建立菌体生长模型、底物消耗模型、产物生成模型,模型反应了酿酒酵母发酵产生酒精的过程的动力学特征。通过分析模型发现,酵母在前96h内处于生长对数期,产酒精及糖消耗速度都较快;在96h之后酵母菌进入稳定期,糖消耗速度缓慢,132h后酒精生成量趋于稳定,在168h时酒精含量达到最大值11.7%vol。因此在生产上可以根据酿酒酵母生长趋势控制发酵工艺,提高酒精产量,缩短发酵时间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抑制紫薯酒的褐变,提高果酒的品质。方法以紫薯1号为原料,研究紫薯酒加工过程中褐变抑制剂对果酒褐变的抑制效果。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_9(3~4)正交试验优化抗坏血酸、柠檬酸、蜂蜜和壳聚糖的最佳添加量。结果影响紫薯酒褐变度的因素依次为:柠檬酸添加量(B)壳聚糖添加量(D)抗坏血酸添加量(A)蜂蜜添加量(C),最佳褐变抑制剂条件为抗坏血酸添加量0.8%,柠檬酸添加量0.5%,蜂蜜添加量12%,壳聚糖添加量0.06%。结论发酵前添加一定剂量的褐变抑制剂有利于抑制紫薯酒的褐变现象。  相似文献   

15.
发酵型红曲保健酒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红曲固体培养结合蚕蛾、黑蚂蚁、山茱萸、枸杞等中药材料,采用压榨提取、发酵相结合的工艺酿制出保健酒,产品色泽红颜,酒味醇厚,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以大红枣为原料进行大红枣甜酒发酵工艺实验.实验采用发酵温度20℃,酒用酵母菌接种量为0.3g/L,SO2添加量为90mg/L,并用0.08%土进行澄清.成品酒酒精度12%vol,总糖含量56g/L,成品呈枣红色、澄清透明,枣香浓郁,风味独特,具有大红枣甜酒的典型风格.  相似文献   

17.
红枣是我国传统的天然保健食品。为充分利用红枣资源,开发了红枣保健酒。以干红枣、蜂蜜、食用酒精为原料,采用浸泡工艺生产而成。红枣保健酒不仅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而且还具有保健作用,是适合人们保健需要的新型饮品。  相似文献   

18.
利用苦荞、糯米为原料,经甜酒曲、红曲和酵母糖化发酵,研制出苦荞红曲保健酒。结果表明:最佳生产工艺为苦荞糯米原料配比为1∶1.5、甜酒曲0.6%、红曲12%、酵母1‰、料水比1∶1.5、发酵温度28℃、糖化时间2d、发酵时间6d,所得苦荞红曲保健酒酒精体积分数为16.2%,pH为4.32,总酸含量为6.64g/L,总糖含量为33.4g/L,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36g/L,氨基酸总量为2481.48mg/mL,总黄酮含量为928.18μg/mL,总酚含量为2243.01μg/mL,且口感协调,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树莓干红酒的抗氧化活性,对树莓干红酒进行超声处理,以处理后树莓干红酒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为评价指标,考察了超声处理功率,超声处理时间,超声处理温度对树莓干红酒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处理条件为超声处理功率150W,超声处理时间15min,超声处理温度50℃。在最优化条件超声处理下,树莓干红酒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为79.16%,与未经超声处理比较,树莓干红酒酚类物质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增长率分别为13.70%,21.11%,22.64%,21.78%。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可显著提高树莓干红酒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