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空气主动悬架模糊控制仿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1/4车体二自由度的空气主动悬架模型,设计了用于该主动空气悬架的模糊控制器,应用Matlab/Simulink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对1/4汽车空气主动悬架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具有此模糊控制器的空气主动悬架在提高车辆乘坐的舒适性和操纵的稳定性方面明显优于空气被动悬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空气主动悬架台架实验,进行了空气被动悬架与空气主动悬架的台架对比实验。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与空气被动悬架相比,空气主动悬架能有效改善车辆性能,与仿真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在深入研究空气悬架特性的基础上,应用汽车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新型七自由度主动空气悬架整车模型。控制方法是整个主动空气悬架控制技术的核心,对主动空气悬架的特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根据二次型最优控制器的设计原理设计了主动空气悬架二次型最优控制器(LQR),同时建立了随机路面的四轮输入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被动空气悬架相比,最优控制的主动空气悬架能有效控制车身垂直加速度、车身侧倾角加速度和车身俯仰角加速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钢板弹簧悬架导致载货车辆的平顺性、道路友好性较低的问题,在现有某型6×4钢板弹簧悬架栽货汽车的基础上,进行了空气悬架改装设计。通过前、后空气悬架的刚度、阻尼系数、偏频的设计计算,确定了空气悬架系统主要设计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校核了空气悬架的侧倾刚度。研究结果对多轴载货车辆空气悬架系统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三一自制泵车底盘空气悬架下支撑板变形损坏的问题,对进口泵车底盘空气悬架气囊气压控制原理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提出了自制泵车底盘的空气悬架气囊压力的控制方案。改进后空气悬架气囊的压力控制简单、可靠、成本低廉,解决了空气悬架下支撑板变形损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1/2车辆电控空气悬架模型和路面输入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进行了电控空气悬架LQG控制器的设计,并在Matlab环境中建立系统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将被动空气悬架、主动空气悬架的车身加速度、俯仰角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及轮胎动位移4项指标进行了分析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具有LQG控制器的电控空气悬架对车辆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空气主动悬架在高频段的振动问题,设计一动力吸振器,建立带动力吸振器的空气主动悬架的1/4车辆动力学模型,结合最优控制相关理论,对带动力吸振器的空气主动悬架控制器进行设计。运用Matlab编程功能对动力吸振器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了最优参数。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带动力吸振器的空气主动悬架的动力学模型进行频域和时域的仿真研究,并与不带动力吸振器的主被动空气悬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带有动力吸振器的空气主动悬架在高频段的减振性能明显优于被动空气悬架和常规空气主动悬架。  相似文献   

7.
汽车悬架的空气弹簧与扭杆弹簧的性能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空气弹簧和扭杆弹簧的结构特点,全面比较了空气弹簧悬架和扭杆弹簧悬架各自的优势,指出两种类型悬架的优、缺点和适用的不同车型,进一步阐述了空气弹簧悬架在汽车悬架中推广应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支撑梁作为半挂车空气悬架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强度、疲劳分析是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简要介绍半挂车空气悬架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某挂车空气悬架支撑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SMOS对支撑梁进行分析,得出该空气悬架支撑梁的应力分布规律与疲劳寿命特性,为半挂车空气悬架样机破计与制造提供合理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空气悬架系统具有寿命长、自振频率低、刚度与高度可调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野外作业车辆。但现有空气悬架系统存在控制模式单一、参数解耦困难、非线性与时滞性严重等问题,直接限制了车辆行驶安全性、舒适性和通过性的提升。通过对世界范围内当前在悬架系统参数模型构建、汽车空气悬架系统以及空气悬架控制技术等不同角度着手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提到目前我国在汽车空气悬架系统及精准控制技术方面现存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空气悬架高精度控制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不同行驶工况下车辆悬架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气弹簧和直线电机作动器的混合空气悬架结构。在分析混合空气悬架结构与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1/4车辆动力学模型、空气弹簧刚度模型以及直线电机作动器阻尼力模型;设计了混合空气悬架的多模式阻尼自匹配协调控制策略,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空气弹簧模式和直线电机阻尼自匹配方法;在不同工况下对悬架的各项动态性能进行了仿真,并开展了台架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混合空气悬架多模式阻尼自匹配协调控制策略能够适应不同工况条件,改善了悬架各项动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被动悬架相比,混合空气悬架多模式阻尼自匹配协调控制下悬架的簧载质量加速度降低了28.08%。  相似文献   

11.
汽车的空气调节装置(简称汽车空调),即对汽车车厢内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洁净度及空气窜动速度等部分或全部地进行调节,使其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从而创造一个舒适的驾驶及乘坐环境。汽车空气调节装置主要由空气制冷系统、空气供暖系统、空气强制通风系统及空气净化系统等组成。在生活中人们俗称的汽车空调主要指汽车空调中的制冷系统(冷气系统)。本文主要分析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工作过程及常见故障诊断排除,并给出正确使用空调及养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传统铁路客车空调系统送风不均匀的原因,介绍了静压送风道的设计方法,对不同类型的静压送风系统进行了送风均匀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静压送风系统的送风均匀性仍然不理想,只有合理设计空调压送风系统的结构,才能保证均匀送风,并提出了进一步改善静压送风道送风均匀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行车空调热工性能试验空气流量测量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颖  王涛  邬志敏  沈永林  王芳 《流体机械》2006,34(10):71-74
根据高温行车空调器热工性能测试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空气焓值法试验系统的空气取样及流量测量装置设计方法,讨论了取样风机、温湿度测量箱、空气接收混合箱和循环风量测量箱的设计问题。该方法在提高特种空调热工性能测试精度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动态变化过程中空气处理设备参数变化对其换热特性的影响,通过建立表冷器的湿工况数学模型,进行了不同进风参数、送风参数下的空气处理设备换热动特性仿真分析,得出了不同的进风干球温度、进风相对湿度、送风干球温度、送风相对湿度和送风量下空气处理设备的动态换热特性曲线,为制定设备节能运行的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京市某新建医院Ⅱ级洁净手术室为例,分别对一次回风系统、二次回风系统和新风承担全部湿负荷系统的夏季热湿处理过程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设计工况下,一次回风系统能耗最大,二次回风系统在该洁净手术室空调热湿处理过程中无法实现,新风承担全部湿负荷系统能耗最小。选择新风承担全部湿负荷空调系统作为设计方案,并采用冷凝热回收技术进一步降低洁净手术室空调系统的能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纺织厂空压站内使用的高压喷气结合填料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相关测试,对其进行能耗分析,同时计算分析使用机械制冷达到相同降温效果所耗费的资源,得到2种通风空调方式的经济性对比。另对高压喷气与间接蒸发冷却结合用于向空压机送风的方案进行理论上能耗经济性分析。可知:采用少量压缩空气作为代价,可提高直接蒸发冷却效率,改善空压站内空气品质,综合分析节能效果有所提高;而且高压喷气结合间接蒸发冷却向空压机送风,可提高空压机排气量,降低保养维修成本,增加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流体机械》2013,(3):78-81
为了得到高压节气喷嘴对高压喷气—填料蒸发冷却空调机组性能的影响和对压缩空气消耗量的影响,本文讨论了该高压节气喷嘴的特点及其与蒸发冷却相结合的作用。分析了压缩空气从高压节气喷嘴喷出后,与周围新风卷吸、掺混,并冷却干燥新风,同时总结出其与喷水室喷嘴的不同点,最终得到高压节气喷嘴不仅可以提高压缩空气的利用率,而且有助于被处理新风在高压喷气段的热湿交换。  相似文献   

18.
使用可拓神经网络构建人防工程空气质量评估模型,在考虑空气污染因素较多时,训练可拓神经网络的过程运算量大、收敛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引入灰色关联聚类理论,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聚类性能优化的可拓神经网络空气质量评估方法。首先,使用灰色关联聚类方法计算空气污染物之间的相关度,并进行聚类分析。然后,针对空气污染物聚类后的结果再利用可拓神经网络空气质量评估模型对人防工程空气质量进行评估。最后,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灰色关联聚类对空气污染物进行聚类分析,再利用可拓神经网络对人防工程空气质量进行评估,能够保证在运算结果不失真的同时提升可拓神经网络的运算效率,为人防工程空气质量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全空气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结合蒸发冷却空调在焓湿图上的设计分区,对全空气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设计性与校核性计算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了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及设备的一些关键参数,以兰州地区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说明,为蒸发冷却全空气空调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压缩空气中的水分主要来源于空压机工作时从进气口吸入的大气中所含的水分。单位时间内进入压缩空气系统的水量与空压机排量、进气环境温度、湿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关。压缩空气管路中冷凝水的多少,与压缩空气压力和管道中压缩空气的温度有关。随着压力升高、温度降低、饱和湿空气中含水量减少,析出的冷凝水增加。通过计算给出了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压缩空气中含水量的计算方法和典型数据以及具体系统中冷凝水量的计算方法。结合某大型露天矿设备压缩空气系统应用实例,分析了压缩空气中水分危害的具体形式,不同除水方法的应用及效果,提出了不同工况下选取空气后处理设备的原则,可以为类似应用环境的气路设计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