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闪联标准继2008年7月成为ISO/IEC设备验证国际标准后,10月又一项国际标准提案《闪联基础协议标准》正式通过ISO/IECJTC1/SC25最终委员会草案投票,成为最终国际标准,它标志着中国闪联标准体系在ISO/IEC标准组织中被全面接纳,为中国闪联国际化进程打下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日,在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最终标准草案投票中,中国闪联标准以96%的高支持率顺利通过,被正式采纳为ISO/IEC国际标准。闪联由此成功晋级为全球首个3C协同领域的国际标准,同时也填补了我国信息产业在ISO/IEC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从日内瓦ISO/IEC国际标准中央秘书处传来消息,由中国闪联标准工作组提交的“闪联标准”提案正式通过了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最后一轮投票,以96%的支持率高票通过,被正式接纳为ISO国际标准,成为第一个来自中国的ISO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4.
《现代传输》2008,(2):38-39
近日,闪联标准新的4项提案以17票赞成,0票反对的高票通过了新项目立项(NWIP)和委员会草案(CD)两个阶段,实现了4项提案一次性通过两个重要阶段投票的创举!此次4项提案的通过,标志着闪联标准1.0版本所有提案都已进入ISO/IEC体系。而德、日、美、英等国积极参与闪联标准,这意味着中国标准在国际标准格局中已占有重要席位。  相似文献   

5.
日前,从日内瓦ISO/tEC国际标准中央秘书处传来消息,由闪联标准工作组提交的闪联标准提案正式通过了ISO/IEC最后一轮形式投票,完成了ISO全部投票流程,以96%的支持率高票通过,被正式接纳为ISO国际标准,成为第一个来自中国的ISO国际标准,填补了中国信息产业在ISO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韩笑 《通信世界》2008,(28):4-4
闪联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合作效率。7月28日,闪联获书面通知.其标准已被正式接纳为ISO国际标准,成为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首个国际标准.据悉,闪联国际标准提案以25票赞成、1票反对、8票弃权的结果于7月6日通过国际最终标准草案投票阶段。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家庭多媒体网关通用要求》于2010年4月23日正式成为IEC国际标准。《家庭多媒体网关通用要求》是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IEC/TC100)归口管理的e家佳联盟申报的国际标准项目。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部门的精心组织下,经过FDIS(最终国际标准草案)程序的投票,最终以100%赞成票通过,标志着此项目已经正式成为IEC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8.
《现代传输》2007,(6):30-31
2007年11月27至28日,闪联在北京举办了“亚洲家庭网络(AHNC)高峰论坛暨闪联2007年度会员大会”。闪联标准工作组组长孙育宁博士在大会上报告了闪联国际标准提案(ISO/IEC)经过长期的艰苦谈判和积极沟通,克服种种困难,获得了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法国、英国等信息领域强国的支持,在最新一轮的FCD国际投票中顺利过关,中国闪联标准终将成为全球3C协同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的喜讯。信产部科技司领导、中关村管委会领导、闪联会员企业代表、来自日本韩国的企业代表(LG、韩国电信、夏普等)100余人参与了本次大会。  相似文献   

9.
2010年4月23日,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IEC/TC100)归口管理的e家佳联盟申报的国际标准项目《家庭多媒体网关通用要求》结合了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程序的投票,最终以100%赞成票通过,标志着此项目已经正式成为IEC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0.
2010年4月23日,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IEC/TC100)归口管理的e家佳联盟申报的国际标准项目《家庭多媒体网关通用要求》结合了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程序的投票,最终以100%赞成票通过,标志着此项目已经正式成为IEC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诞生于中关村的地道"中国标准"——闪联已经跃升为国际标准,获得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高票通过。闪联成为全球首个3C协同领域的国际标准之后,将填补中国在信息技术标准领域的空白。而闪联公司总裁孙育宁近日表示:成为国际标准并不是闪联的终极目标,接下来推广支持闪联标准的产  相似文献   

12.
MPEG的发展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在数字多媒体压缩(特别是视频压缩)领域内有很多国际标准,如ISO/ITU-T(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信同盟)技术委员会下的JPEG(JointPhotographicExpertsGroup)标准,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制定的H.261标准,以及著名的MPEG标准等。MPEG(MovingPicturesExperts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是在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内运作的一个工作组,它组建于1988年,开始时只有15位专家,当时预计提出标准草案的时间为1990年9月,但实际上直到1990年12月才提出标准草案…  相似文献   

13.
7月28日,闪联产业联盟正式宣布闪联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据悉,闪联标准于7月6日正式通过ISO/IECJTC1标准委员会的最后一轮投票,正式成为国际标准,闪联由此成为全球3C协同领域首个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4.
继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先后发布了闪联《基础规范》、《文件交互框架》和《设备验证》三项国际标准后,近日,闪联《应用框架》、《基础应用》、《服务类型》和《设  相似文献   

15.
8月15日,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总裁、闪联标准工作组组长孙育宁在北京宣布,闪联递交给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国际标准提案已经获得了各国专家的高度认可,并且在20个国家参加的表决中获得了19票,以绝对高票数正式被ISO/IEC接纳.一个由中国企业制定的“闪联标准“(IGRS),只要走过一个规定的时间程序,将成为全球率先问世的3C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6.
8月15日,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总裁、闪联标准工作组组长孙育宁在北京宣布,闪联递交给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国际标准提案已经获得了各国专家的高度认可,并且在20个国家参加的表决中获得了19票,以绝对高票数正式被ISO/IEC接纳.一个由中国企业制定的“闪联标准“(IGRS),只要走过一个规定的时间程序,将成为全球率先问世的3C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7.
IEC 62368—1《音频/视频、信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第二版的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已于11月出版。正式标准发布前,IEC TC108的各国家委员会(NC)对该FDIS文件的投票截止日期为2014年1月10日。  相似文献   

18.
2004年6月IEC标准管理局(SMB,StandardManageBoard)决定设立一个新的技术委员会一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标准技术委员会,2004年10月,在韩国举行的IEC年会上新的TC代码公布后,该技术委员会正式命名为IEC/TC111电工电子产品和系统的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EC/TC111与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CMA)、全球环保标章网络组织(GEN)等组织以及ISO/TC207环境标准技术委员会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于2007年10月向ISO/IEC JTC1/SC25提交了IGRS第2、3、5、6部分国际标准提案的新工作项目建议(NP)及2-1、2—2、5、6部分的委员会草案(OD)。4个提案的具体名称如下:ISO/IEC 14543-5-21&14543-5-22《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设备互连家用电子系统体系结构针对第2、3类家用电子系统的资源共享协同服务(IGRS)应用框架第21部分AV框架第22部分文件框架》;ISO/IEC 14543-5-3《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设备互连家用电子系统体系结构针对第2、3类家用电子系统的资源共享协同服务(IGRS)第3部分基础应用》;ISO/IEC 14543-5-5《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设备互连家用电子系统体系结构针对第2、3类家用电子系统的资源共享协同服务(IGRS)第5部分设备类型规范》;ISO/IEC 14543-5-6《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设备互连家用电子系统体系结构针对第2、3类家用电子系统的资源共享协同服务(IGRS)第6部分服务类型规范》。  相似文献   

20.
国际动态     
ISO/IECJTC1与ETSI签订信息交换协定ISO/IECJTC1与ETSI(欧洲电信标准学会)于近期签订了信息交换协定,协定如下:A.交换总体信息ISO/IECJTC1和相关各分委员会向ETSI提供ISO/IECJTCI和相关各分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包括进展情况和目标日期);有关工作草案和委员会草案;新工作建议;ISO/IECJTC1DIS、国际标准和技术报告的文本。ETSI和各技术委员会向ISO/IECJTC1提供访问有关信息,包括ETSI工作计划、各技术小组的职权范围、出版物目录和向ETSI范围内的观察员提供的其他资料;以电信系列标志的pr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