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表或精密仪表中的铜合金零件,及一些电气元件,多以铅黄铜(铜、锌、铅合金)或锌白铜(铜、锌、镍合金又称德国银)等合金为材料。它们在空气中久置后,会慢慢因化学腐蚀而生成氧化铜、氧化亚铜,氧化锌、氧化铅等金属氧化物;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硫、氯化物的影响,或经热处理  相似文献   

2.
全系列表面安装接插件,包括0.100英寸间距、单在线接插件,有单排和双排顶盖和插座。可订制从单排3插脚或双排4插脚至双排100插脚的各种接插件。 这些鸥冀形接插件采用高温绝缘材料,插针和插座为镀金或镀锡黄铜。触点为铍铜合金。(序号为350—90—164—01—106的64位镀锡插脚接插件1000件价格每件4.351美元——接单2周供货。) Mill-Max,美国纽约州Oyster Bay  相似文献   

3.
试验是在电镀不同的阻挡层,然后再镀以非光亮钖的铜和黄铜板上进行的。为加速模拟存贮和生产周期,将这些试件进行加热处理并对母材和钖镀层之间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做了观察。试验结果指出了每种阻挡层对于改变母材——钖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速度的可行性以及阻挡层抑制扩散,特别是抑制锌扩散到镀层表面的能力。以阻挡层——镀层间的反应速度最低为原则,铁作为阻挡层是最值得选用的。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切削加工光学组件都用单晶金钢石。用此加工的工件不仅表面光洁度好,而且外形误差可小至Ra=5 nm或254 nm。此外,诸多材料,尤其是应用于光学工业的材料如黄铜、银、硼、金、铍-铜合金和其他铜合金、化学镍、石墨、塑料、硅铜、锗、锌合金、锂-铌合金、镓-砷等都适于用单晶金钢石切削加工。  相似文献   

5.
模具激光热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试块实验,研究了模具材料Cr12在激光热处理时主要工艺参数的影响;对微熔工艺和未熔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用激光处理的模具,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证实了激光表面硬化是提高模具寿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前的热处理工艺,无论是整体热处理,还是渗碳、氮化、高频淬火等表面硬化处理,常常是分别独立地被应用。众所周知,采用氮化能提高钢铁材料零件的表层硬度、耐(?)性、疲劳强度和抗蚀性等,而离子氮化比气体氮化更具有缩短氮化时间和减少氮化层脆性的优点。然而,不管是气体氮化  相似文献   

7.
提高HPb59-1铅黄铜塑性的热处理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提高HPb59-1黄铜塑性的热处理工艺的特点,多年在生产上的实际应用表明该工艺能有效的提高HPb-1黄铜的塑性,同时,本文探讨了该热处理工艺对HPb59-1黄铜的增塑机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电子元器件用TRX镀锡铜线生产存在的质量问题,介绍了几种国外公司采用的镀锡工艺,保定无线电材料总厂为提高TRX镀锡铜线的产品质量水平,从联邦德国NIEHOFF公司引进了一套电解镀锡生产线。本文主要从工艺角度介绍了NIEHOFF电解镀锡工艺的技术特点、工艺参数及产品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工艺影响金属膜电阻器的阻值和性能。本文分析了热处理过程中的退火效应、凝聚效应、扩散效应和氧化效应。实验结果表明,660%是最佳热处理温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同步辐射硬X射线荧光微束技术,对模拟实验获得的熔融黄铜、固态还原反应生成的黄铜和姜寨黄铜片(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金属)进行微区扫描测定,获取了锌、铅元素的面分布信息。结果表明:姜寨黄铜片的铅、锌分布规律与固态还原反应生成的黄铜类似,而与熔融黄铜明显不同,据此推断姜寨黄铜片为铜、锌矿经固态还原工艺获得。这一分析结果支持了中国冶金本土起源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锌(Zn)扩散是制作InP基光电探测器(PD)的重要工艺过程.分析了锌扩散的机制,利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设备对InP基PD及雪崩光电探测器(APD)材料进行了锌扩散,由于MOCVD设备具有精确的温度控制系统,所以该扩散工艺具有简单、均匀性好、重复性好的优点.对于扩散后的样品,采用电化学C-V方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退火、扩散温度、扩散源体积流量和反应室压力等主要工艺参数对InP材料扩散速率和载流子浓度的影响,并将该锌扩散工艺应用于InP基光电探测器和雪崩光电探测器的器件制作中,得到了优异的器件性能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了用HJ-1型CO_2激光器对六种金属材料进行的相变硬化实验结果.研究了激光工艺参数对材料硬化层组织与性能影响.提出这些材料激光相变硬化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将激光硬化V型导轨的实验结果和普通热处理结果作比较.  相似文献   

13.
快速轴流CO2激光器激光相变硬化处理HT250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快速轴流CO2 激光器对HT2 5 0进行激光相变硬化处理 ,优化出处理HT2 5 0所需的合理工艺参数匹配 ,并从硬化带尺寸、微观组织形态、硬化带内硬度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快速轴流CO2 激光器进行激光相变硬化处理过程中 ,工艺参数对硬化区的影响 ;实际试验证明只要工艺参数选取适当 ,轴流激光器也可用于热处理 ;实验中发现当用某些参数处理材料时 ,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 ,试样的表面精度有所提高。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出所有工艺参数中两个最重要参数 :激光功率密度 q ,激光扫描速度V 的关系曲线 ,给出了相应的公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性能碲镉汞红外探测器对碲锌镉衬底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研制高质量的碲锌镉衬底材料势在必行。本文采用真空高温热处理温场与源控制的衬底高温热处理工艺,系统地研究了主要热处理参数对碲锌镉衬底中Zn组分的影响,给出了Zn组分控制的热处理经验公式,初步获得了碲锌镉衬底中Zn组分的成分控制和高组分均匀性分布的方法,提高了碲锌镉衬底质量。  相似文献   

15.
对三种模具钢激光表面热处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珍  闫钧 《激光杂志》2004,25(3):74-75
研究了三种模具钢 ( 3Cr2W8、Cr12、T8A钢 )在激光热处理和交叠处理下材料表面显微组织的分布特征和表面硬度分布 ,激光表面热处理后硬化表面由过渡区和相变硬化区组成。加工后的硬度三种模具钢各有不同 ;激光交叠处理后的差异表现在回火软化区 ,硬度的下降幅度也不相同 ,并分析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这些技术在实际中已经得到应用 ,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型的化学镀锡在无铅焊接之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线路板的绿色表面涂覆的化学镀锡工艺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化学镀锡应用是实现取代热风整平表面涂覆绿色化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我司第三代化学镀锡应用是突破目前化学沉锡的供应商共拥硫脲作为电位改变剂配方此环节,是一种新型独特的科技。  相似文献   

17.
;激光激发超声波为评价材料近表面弹性性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考虑到由于冲击硬化、表面热处理、表面氧化等引起的金属材料近表面层弹性性质的变化,建立了一种激光在基底上的梯度材料中激发超声波的理论模型,用有限元方法(FEM)模拟了热弹条件下脉冲激光作用于材料上表面激发出的声表面波及其传播过程.当表面层"变硬"时,讨论了不同的硬化层厚度和不同的弹性性质的变化对激光声表面波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近表面层的弹性性质及材料性质的反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于众多应用中的钢构件表面硬化,Co2激光已被证明是最优秀的。这种激光很适合各种部件的相变硬化(热处理)短期运转和重型机械部件或高临界值构件的相变硬化长期运转。大多数钢构件制造商认识到激光热处理对这些应用的价值。但在美国激光热处理推广采用进展缓慢,因为难以证明高功率CO2激光和操作维护激光材料加工应用所需设备的技术经济合算。另外大多数用于材料加工的自用激光系统利用率很低。费用问题常常是某些困难工程技术难题的根源。部件的最佳设计常常与广泛使用的热处理方法不相容。这意味着部件必须另行设计,或要有附加的后…  相似文献   

19.
位于法国北部专门研制铜合金压铸件的FAVI公司多年来一直在研究一种制造压铸铜转子的新工艺。FAVI公司将其五十多年在黄铜压铸方面的专业知识用于鼠笼铜转子的压铸(和铝转子的工艺是一样的,但是压铸温度却高很多,融化温度约为1100℃)。和焊接组装工艺相比,铜转子新工艺具有工艺简单和凹槽填充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铜互连电迁移失效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u/低k互连的电迁移失效与互连材料、工艺、结构和测试条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论述了近年来铜互连电迁移可靠性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电迁移的基本原理、失效现象及其相关机制和微效应以及主导失效的机制——界面扩散等,同时探讨了改善铜互连电迁移性能的各种方法,主要有铜合金、增加金属覆盖层及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方法,并指出了Cu互连电迁移可靠性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