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城市中工业废弃地生态恢复、滨水区开发、生态公园建设、城市自然地保护等实践的总结,论述了生态恢复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成为城市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对社会发展及进步的重要意义,而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也逐渐成为解决社会发展中各种问题的有效方法与根本策略,进而使得人本设计和生态设计成为实现人类改造自然、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人化自然"对人本设计和生态设计的现实意义为基点,详细的对设计自然观中  相似文献   

3.
李佳伟 《城市住宅》2021,28(7):70-75
以黄草湾郊野公园为例,基于生态保护视角,将城市公园景观文化作为发展方向和设计思路,针对公园的历史背景、现状条件、空间布局、构造技术等进行初步梳理和归纳,同时将道教文化和郊野公园的野性美结合,形成新的改造策略,为城市郊野公园的更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
本文论述了自然保护区在林业建设重点作用和地位,介绍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和河北省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状况,说明了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河北省承德县的林业资源情况,提出了建设自然保护小区,加强公益林保护,发挥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态的研究是城市生态文明实践的理论基础。梳理城市生态保护区理念的缘起、国际上城市自然空间设计思想的演变和我国对城市生态保护区的研究进展,分析城市生态保护区的生态反馈机制,得出在城市设立生态保护区相对于乡村的自然保护区有更高的生态服务功能。最后以深圳、澳门的城市生态保护与生态规划设计实践为例进行阐述,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探讨城市生态保护区如何实现:开展城市生态体系规划,对城市生物保护区制定多目标、多物种需求开展生境设计,引导其发挥正反馈作用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并在生态容量容许范围内开展适宜的科普、游憩活动,制定长效的生态本底跟踪调查制度,为城市生态文明的构建打下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6.
林书轮  陈红萍 《园林》2006,(9):38-38
关于"生态绿化"有两句描述非常形象,"我们的土地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而不是从祖辈那里继承来的。""尊重自然的人,才能受到自然的呵护。"保护生态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维护生态就是为了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应把生态理念充分运用到日常的绿化实践中。生态理念运用的关键是规划设计生态理念的形式实际是绿化的系统化,即创造完整的生态系统。规划设计要突出生物链,植物配置宜注重鸟类的吸引和种植群落化,模拟自然生态群落,使绿地建成后保持稳定,达到生态平衡,很少需修剪、养护。应多选择浆果类植物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城市主题公园经历了第一代微缩景观、静态观赏式,到第二代动态参与型娱乐公园,再到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深度体验的生态旅游型三个发展阶段。深圳东部华侨城是国内最有代表性的生态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8.
李迅 《小城镇建设》2012,(11):26-30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美丽中国”这一新概念激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共鸣。“美丽中国”重申了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之美,强调了绿色宜居、生态这一美好的愿景和目标。另外,“美丽中国”展现了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  相似文献   

9.
通过2010年上海世博中心绿地的定位研究和设计案例,探讨了大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定位研究方法,以及工业棕地的生态恢复和工业遗产的利用途径,在满足大型会展功能的同时,为创造城市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性,提供一个可持续的景观。方案综合解决滨江洪涝、生态重建、人流疏散、遗产利用、文化展示等问题,使世博成为一块滨江的绿地、世博绿地和城市的绿地,满足会展期间和会展之后的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0.
尚卫嘉 《风景园林》2007,(2):124-126
马峦山坐落于深圳市东北方向约30km的龙岗区坪山镇马峦村,西与盐田区三洲田水库相接,东临大鹏湾,与小梅沙、溪冲相邻,属丘陵台地,总面积31.66km2,是一处少有邻近市区而未被人为破坏的美丽山林。登峰可俯瞰南部蔚蓝的大海,与深圳的三洲田、大梅沙海滨公园等旅游风景线处于一个中轴线上,南北交通十分便利。马峦山以山为秀,山峰起伏,山体海拔高度分别为最低峰300m,最高峰为600m,海拔150m处为水质清澈的赤澳水库,山水相间,环境十分古朴、洁净、秀美,是远足,露营的好去处。马峦山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日前,本社记者就人们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到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处进行了专访,以便人们更清晰的了解马峦山郊野公园的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11.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自然保护地①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和重要区域,其规划也应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1]等生态文明思想和理念,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针对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特征和困难,将生态优先、科学利用、统筹社区发展等方面作为规划研究的重点,使规划既成为各自然保护地工作的基础和管理的依据,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等多项改革均进入关键时期,全国各地正全面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的核验和划定工作。自然保护地与生态保护红线的相互关系成为红线划定的难点,相关研究亟须开展。通过对相关政策文件的文本分析,研究生态保护红线的内涵演变、发展特点,以及自然保护地与生态保护红线的相互关系,提出自然保护地与生态保护红线相互关系的2种模式,即包含模式和交错模式,并认为交错模式更能充分发挥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2种体制在保护最重要和最美丽国土空间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针对当前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提出2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再野化是提高城市生态空间质量和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新兴方法。梳理柏林城市生态空间规划发展历程,发现其具有鲜明的再野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萨基兰德自然公园、柏林墙绿带和滕珀尔霍夫公园等三个典型再野化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了柏林城市再野化实践方法与实现机制。研究发现:二战后柏林城市生态空间以生境调查为基础,并通过生境制图发现了再野化的诸多生态效益;柏林城市再野化采取了以人类行为退出为起点、分区空间为手段、设置留野区为特征的规划方法;科研与学术界引领是柏林再野化实践成功的关键,城市生态提质离不开扎实的生态调研、多方共识和政策机制推动。思考城市再野化的价值,以期通过柏林的城市生态空间发展与再野化实践为我国城市生态空间的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动物园行业面临由传统动物园向现代动物园的战略转型。经营和管理好一家现代城市动物园,需要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理清思路,妥善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平原农业乡村地区长期的农业生产对生态系统造成 了持续广泛的影响,林地、湿地等生态斑块萎缩,自然过程受 到干扰。乡村生态修复是提升农业生产系统可持续性的途径, 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过程的依赖性强,在地性的生态特征和生 态问题分析是提出适应性强的生态修复策略的前提。在识别区 域自然过程分析和在地性生态问题识别的前提下,梳理遵循自 然过程的平原生态农业区乡村生态修复逻辑,提出面向生态问 题的平原农业区生态修复实践框架,并以典型的平原农业城 市——辽宁省黑山县为例进行实践研究。基于对黑山县生态特 征的认知,通过多尺度分割将研究区域划分为3 969个具有相 似特征的研究样本,采用K-Medoids方法聚类为8类。进一步 将黑山县分为6个生态修复单元,提出在地性修复策略,修复 区域主导自然过程和林水生态微循环,增强平原农业乡村地区 生态韧性。  相似文献   

17.
宋萧纹 《中州建设》2014,(12):52-53
郑东新区湿地公园位于商务内环路和外环路之间、南运河的东侧,是郑东新区首次大规模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主体公园和生物环境教育基地,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由1个温室、1个控制室、16个碎石床和16个生物塘组成,是郑东新区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全国城市生态水处理系统中水处理能力最大的人工湿地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任蓉  金鑫  张骞 《中国园林》2022,(S1):96-101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洋湖生态湿地是目前中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二期项目在设计和施工中围绕“生物多样性展示”这一主题,通过水体设计、动静分区、多样性生境营建、多样性植物群落配置等途径,培育激发生物多样性;同时通过湿地科普馆、湿地观鸟屋、观察栈道、科普认知标识系统等展示方式来实现科普展示功能。湿地公园建成2年之后,场地生物多样性大幅提升,植物种类约有89科233属331种,共观察记录鸟类13目44科116种,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水生动物、昆虫等各类动物百余种,实现了项目组的设计初衷。  相似文献   

19.
熊劲松 《中外建筑》2008,(4):109-112
保护与利用原生态的自然湖泊、果树,结合优美的丘陵地貌,创造出自然和谐,山水与人文共生的生态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