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讯     
《热力透平》2012,(3):187+192+204+229
"十二五"太阳能发电将翻番,2015年达2 100万千瓦据2012年8月9日《中国新闻网》报道,6日,《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力体系中将上升为重要电源,其中,2015年我国太阳能发电将达到2 100万千瓦,较原规划的1 000万千瓦增加一倍多。  相似文献   

2.
《能源工程》2012,(4):65-65
我国"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4.78亿t标准煤,其中商品化年利用量达到4亿t标准煤,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9.5%以上。2015年各类可  相似文献   

3.
2007年,中国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总额已达120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二。中国2007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约2.2亿吨标准煤,占一次消费总量的8.5%。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45亿千瓦。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34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6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200万千瓦,大型沼气池1500多处,年产气达到10多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能源和环境需求的日益增加,发展取之不尽、清洁无污染的生物质能已经成为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2007年国家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生物质周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440亿立方米,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0万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也提出,要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相似文献   

5.
《能源》2012,(9):22-23
8月6日,由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简称《规划》)正式发布。根据《规划》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9.5%以上。这将意味着在国内电力体系中,占比较小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正在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2008,(3):5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月18日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近1倍。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2008,(3):51-53
综合类 发改委公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月18日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近1倍.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2013,(10):30
根据2013年1月颁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我国将建成1000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10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分布式太阳能发电达到1000万千瓦,建成100个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为主的新能源示范城市。发展光伏、风电、天然气等分布式电源,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9.
“十三五”发展目标 《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生物质能基本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生物质能年利用量约5800万吨标准煤.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年发电量900亿千瓦时,其中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700万千瓦,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750万千瓦,沼气发电50万千瓦;生物天然气年利用量80亿立方米;生物液体燃料年利用量600万吨;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3000万吨.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2012,(20):62-63
综合类江西"十二五"规划出台聚焦可再生能源江西省近日出炉"十二五"新能源发展规划,规划内容聚焦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今后许多新能源的规划应用将直接服务民生。规划指出,江西各地将建成越来越多的垃圾发电厂,多个垃圾发电项目正在筹建之中。到2015年,江西省垃圾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5万千瓦,  相似文献   

11.
《可再生能源》2008,26(2):11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t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近1倍。《规划》认为,加快发展水电、生物质能、风电和太阳能,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西藏自治区政府近日在拉萨签署了能源项目合作协议,大力开发水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发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项目。“十二五”期间,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在西藏将投资30亿元至50亿元,建设投产12万千瓦的尼洋河多布电站、1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2万千瓦地热发电项目,开展帕隆藏布和易贡藏布流域选点规划和雅鲁藏布江中游下段冷达、  相似文献   

13.
北京     
正北京打造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近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发布,到2015年,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为550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力争达到6%左  相似文献   

14.
国外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能与环保》2006,(12):5-7
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要求通过制定总量目标,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其发展。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1000万千瓦和6000万千瓦。为此,了解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和作法,制定我国相关的产业政策,有利于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篁 《节能技术》2001,19(6):3-3,5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现状及背景我国目前已拥有 3亿千瓦的电力装机 ,国电公司全额投资、控股或掺股的电厂占总装机的一半左右。全国发电量达到 1.2万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 74 .5 % ,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足 1‰ (未包括小水电 )。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 34万千瓦 ,风机国产化率可达 4 0 %以上 ;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 2万千瓦 ,9个国内生产厂家的年生产能力达 1万千瓦以上。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传统模式是“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集中供电”。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国电力行业还将继续沿着这样的模式发展。但是这种模式是…  相似文献   

16.
《节能与环保》2013,(4):28-30
《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暂行)》、《国家电网关于做好分布式能源发电业务的管理细则》等一系列相关的方便民间光伏发电并网的举措的出台为分布式发电的建设提供了条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无障碍接入电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发展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快太阳能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已拥有3亿千瓦的电力装机,国电公司全额投资、控股或参股的电厂占总装机的一半左右.全国发电量达到1.2万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74.5%,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足1‰(未包括小水电).几力发电总装机容量34千瓦,风机国产化率可达4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2万千瓦,9个国内生产厂家的年生产能力达1万千瓦.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传统模式是“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集中供电”.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电力行业还将继续沿着这样的模式发展.但是这种模式是否能解决我国的用电问题呢?  相似文献   

18.
鹏飞 《太阳能》2013,(8):27
国家"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中国太阳能发电的累计装机将达到21GW,分布式发电将达到10GW(后再度提高"十二五"末光伏装机目标到35GW)。其中,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灵活配置、经济高效"的原则,到2015年,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和具备多元化利用条件的地区,建成100个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为主的新  相似文献   

19.
<正>受一系列利好政策因素影响,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截至10月初,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4亿kW,达4.043 7亿kW,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比例超过30%,继续保持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第一大国地位.其中:水电规模以上新增装机容量1565万kW,溪洛渡、向家坝等一批西电东送标志性大型水电项目投产运行,累计装机容量超过2.9亿kW,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风电新增装机容量858万kW,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 497万kW;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400万kW,累计装机容量超过2 000万kW;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容量90万kW,累计装机容量超过  相似文献   

20.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总目标是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解决无电农村的用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即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t标准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