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陈朝霞 《园林》2013,(6):54-58
在地产界,从楼盘景观发展到现在的景观楼盘,景观已从配角变为主角,正成为楼市博弈中新的竞争高地。而在景观建设的"前期策划—设计—招标—施工—竣工验收—建成后评估"这一管理过程中,建成后评估对检验景观建设所起的作用与意义,正受到越来越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房地产楼盘品质的提高,景观质量日益受到重视,分析住宅小区不同位置住宅单元的景观特点,对于掌握住宅单元的品质,确定合适定价策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设计了表示住宅单元景观特点的指数。应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可视域分析方法,提出了对住宅单元可视景观特点进行定量分析方案。对典型住宅小区多个住宅单元的可视景观特点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的景观特点,从而为住宅单元景观质量定量评估提供了技术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居住区绿化景观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两年一度的上海市优秀住宅评选已进行三届,绿化景观的设计一直作为评选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第三届获得金奖、银奖的48个楼盘来看,上海市住宅绿化景观的质量大有提高,绿化景观布局都比较理智,以往的大广场、大门面、大地坪、大廊柱、大雕塑的做法有所改变,生硬的水泥硬质景观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充满灵性、变化的、多彩的软质景观,绿化配置建设也有了很大改观.从居住区绿化景观的发展趋势来看,以下问题应予思考:  相似文献   

4.
房木生 《景观设计》2008,(1):I0040-I0045
该项目的设计源于一种对扩大居住空间的思考,即认为一个社区或者一个城市是“家”的外延。该项目是一个商品居住楼盘的室外景观,设计师认为它更应该是“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景观绩效 多功能景观的度量和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绩效以量化的方式衡量了景观设计的效益。每一个景观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需要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度量绩效。在确定绩效类别时,景观的多功能性就会显现出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以及2个景观绩效案例的研究得出结论。其中一个案例研究探讨了一个旨在促进可持续和健康生活的非盈利性组织总部设计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的效益。另一个案例研究揭示了市中心的交通环岛同时也是当地社区中心的聚集空间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虽然这2个景观都提供了可持续性的重要度量方式,但是它们各自的度量方式都是根据其独特的问题和解决方式而专门制定的。  相似文献   

6.
售楼部作为楼盘的"代言人"是小区的景观样板区,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起到宣传楼盘的作用,还能给人们带来良好的印象,增加业主对购房的兴趣。通过福州旗山领秀售楼部景观设计,提出了针对性的设计思路,并结合场地自身具体条件,合理景观布局,营造出客户较为满意的景观效果,使其很好地配合了楼盘销售。  相似文献   

7.
莫娜  张伶伶  刘大平 《华中建筑》2009,27(3):115-119
中国传统景观意境属于美学范畴,但意境的建构又与景观空间密不可分。根据其本身的这个特质,该文设定了景观域的概念:景观域是建构景观意境的介质。并由此衍生出景观域值等概念,试图以新的角度展开对中国传统景观意境的探究。从景观域的角度出发可以使景观意境的研究更加直观,使原本虚幻的意境概念更清晰。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的成熟,地产景观不再追求奢侈、相互攀比,正在逐渐回归理性,事实上景观效果和质量的好坏与投入成本的多少并非成必然的正比关系。因此越来越多的地产企业希望通过运用合理的景观元素来创造经济、宜人的居住区景观,并借此来吸引客户,实现产品溢价、提升楼盘附加值。本文主要探析在居住区景观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效果与成本控制之平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景观特征评价可以为城市景观科学建设提供实践指导和参考。研究以福州市晋安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定量聚类分析,对景观特征类型进行了识别,并对景观特征分类图斑块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晋安区景观具有良好的多样性,地区分离度较高,优势较为明显。晋安区6类景观类型的斑块共为2 647个,其中以平原林地景观的斑块面积、斑块密度、景观分离度和景观形状指数等均为最高。晋安区作为平原林地景观和休闲景观等重要斑块,其中山地林地景观优势明显,存在一定的景观异质性与丰富度。城乡景观、休闲景观、园地景观以及休闲景观形成了一个比较集中的分布区域,是该地区重要的景观类型,可以作为该地区旅游发展的首选景观类型。  相似文献   

10.
陈文 《建筑知识》2014,(7):123-124
通过对慈溪市景观大道综合改造工程景观规划设计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表现方法及规划策略。重点强调对兼顾交通功能性及景观展示性的景观大道,作为一个城市的展现其城市面貌的一张名片,提升城市形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丹 《城市规划》2011,35(12):57-61
对欧盟景观政策产生的背景和过程进行分析和阐述,总结了欧盟政策产生的阶段和特点。对欧盟景观政策发生、发展及背景进行解析有助于对欧洲景观学科研究现状的了解,有助于我国景观政策的研究,进而推动景观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欧盟景观政策使我们认识到综合协调环境政策的重要性,为景观保护、管理和规划提供了一个新工具,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景观未来的新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城市理解成一个生态体系,从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阐述了景观都市主义在描述与解读城市化过程、构建城市结构方面的优势所在,提出一个新的更具弹性和适应性的城市发展模式:景观城市,以适应当今乃至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试论城市景观特色定位——以武汉滨江景观为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余柏椿 《新建筑》2000,(4):14-17
通过城市景观特色的再认识,提出了有关城市景观特色保护和创造的一个全新概念--城市景观特色定位,并以武汉滨江景观离城市景观特色结构、城市景观特色定位的依据、方法及意境表达。  相似文献   

14.
山石构造景观在现代城市环境中呈现出多样化形式,利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山石景观展现在城市公共绿地、风景区、广场、居住小区等多种空间中,表现了石在环境中较强的造型能力,成为创造个性空间的一个重要手段,山石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自然的气息为人们生活环境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和遐想。在现代环境艺术中,其独特的景观特质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理想景观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易 《工业建筑》2002,32(3):19-21
通过对不同的时代景观概念的阐释 ,说明景观是一个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化和升华的概念 ,人类对理想景观的审美标准也不断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指出 ,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才能有意识地创造理想景观。  相似文献   

16.
城市景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艺术性原则是塑造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不断恶化的环境现状使全球追求生态平衡的潮流此起彼伏,生态效益在城市景观中的意义尤为突出。因此,怎样将城市景观达成美学与生态学的统一,这成为如今人们应当加以重视的一个课题。文章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案例,研究其景观设计艺术、景观规划的生态追求以及对未来城市景观建设的借鉴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重庆主城区滨江地段鳞次栉比的高层楼盘"围江"而建,严重削弱了城市视线进深,公共景观逐渐成为高档住区的私家花园。本文从社会资源的角度提出,滨江景观是一种属于城市空间和城市环境的社会公共资源。滨江景观资源私有化的症结是"政府-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突出表现在滨江土地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高密度、高容积率的居住用地过多占用景观资源良好的地段。改变这一现象最好的手段是建立多元的资源配置决策主体,重塑政府、市场与公众在资源配置决策上的三方关系,通过优化城市滨江地段建设用地分配,控制开发强度与提供多途径的共享渠道三方面内容,保护社会资源的公共性,避免优质景观资源被浪费。  相似文献   

18.
陈根生 《山西建筑》2007,33(19):47-48
通过对校园景观建设内涵的思考,指出应以自然、和谐、生态的理念,高标准地建设校园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提出构造植物景观的原则,强调了景观的维修和养护,从而为学校师生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9.
赵骏  李子健  吴雪飞 《城市建筑》2023,(19):178-186+216
民俗景观是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分类研究不仅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民俗文化的类型及分布,也是整体认知我国乡土景观特征的重要内容。从民俗景观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景观基因识别相关理论,筛选出民俗景观特征识别指标因子,构建适用于省域尺度的民俗景观特征分类体系。从自然环境基因、物质文化基因与非物质文化基因三个方向对湖北省民俗景观进行识别,分别运用景观特征评估和文化区划研究的方法,得到自然环境特征类型与民俗文化景观区划。并基于自然—文化景观类型分布的相关性,将自然环境景观与民俗文化景观进行空间制图上的融合,得到湖北省民俗景观特征分类图,为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方向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景观的感知:走向景观符号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位 《世界建筑》2006,(7):47-50
本文介绍了景观感知理论的两种阵营。一种是从客观的景观元素出发,研究景观传递给人的信息。另一种是从主观的人出发,研究人的感知过程。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在景观感知理论中的重要性,景观符号学成为了研究景观含义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