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不可再生、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它的稀缺性决定了人类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一定要把节约与保护放在同样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作为一个水资源短缺性的国家,更应该把建立节水型社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长期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3.
<正>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必须抓紧抓好。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党全社会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抓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5.
吴晓磊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Z1)
<正>1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行政管理措施1.1符合中国实际的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国家对水资源管理的理念、方针、政策和策略应通过法律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以保证连续性和稳定性。市场经济是 相似文献
6.
数字校园—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数字校园的概念和数字校园的构建组成进行了全面整体的阐述,介绍了数字校园给教学,科研,管理,商务等方面带来的便利;并就数字校园的具体实践作了一个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这一切,是建立在资源快速消耗,环境急剧污染的基础之上的。众所周知,像煤、石油、天然气等国家急需而又短缺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简单地说,就是用一点少一点。在此严峻的形势之下,中央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北京市郊区节水型农村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北京市是资源型缺水地区,农村是全市的用水大户,抓好节水型农村建设,对北京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北京节水型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标准,并从建立三级水务管理体制,计划用水、定额管理,装表计量、明确初始水权,加快节水设施建设,建立群众参与的管理体制和监测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节水型农村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结合目前北京农业使用微灌技术情况,分析了大田作物、设施农业、再生水利用采用微灌技
术节水的潜力,对缓解水资源紧缺现状,实现北京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析北京市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问题,提出采用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在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充分挖潜,开发非常规水源。在水源调配方面,优先使用南水北调水,其次为地表水,最大限度地涵养地下水。增加环境用水,加大工业、生活、农业的节水力度,提高水价。在进行水资源分配时,优先保证生活用水和必需的生态环境用水,对经济用水实行以供定需,在经济用水内部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优水优用,分质供水。形成以本流域供水为主,外流域调水为辅,常规水源与非常规水源相结合的综合开发网络,实现国民经济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兼顾,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15.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节水型社会是针对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而进行的一项制度建设,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的产物.必须根据水权水市场理论建立水权制度,培育和发展水市场;遵循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有效性规律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法则,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水资源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加强和重视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通过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和水道德意识.节水型社会的核心是制度建设.准确地把握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和特征,积极、稳妥协调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对于减少制度的变迁成本,平稳地度过制度转型的"阵痛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在分析节水型社会建设组织构成基础上,提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政府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主体,企业(市场)是效率主体,社会组织是公益主体,社会公众是基础主体.通过分析多元主体的运行机制可以发现,多元主体的节水型社会组织形态是呈现网络化,而不是科层制,需要根据各自的性质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补充、共同参与,构建成相应的组织体系.从当前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来看,需要政府逐渐转变其职能,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服务体系,为其他主体的成长和功能发挥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纯的行政规划已经不能满足水资源配置的需求,需引入市场机制,通过价值规律使水资源得以更高效、高价值的利用。本研究从干旱地区的实际情况入手,用不确定规划的方法构建水量权交易模型。该模型可在保证水资源配置收益的同时,以节水为目标,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