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上转换荧光法同时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与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的含量 方法 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两种油酸封端的核壳型上转换纳米材料,通过表面改性法和戊二醛法制备了表面分别偶联OTA、ZEN适配体的核壳型上转换荧光探针。同时制备了表面原位生长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二硫化钼纳米片,作为淬灭剂。OTA、ZEN和适配体特异性结合后,通过磁分离后检测溶液的荧光强度值,从而实现OTA和ZEN浓度的检测。结果 该方法在最佳检测条件下,OTA与ZEN的浓度在0.05~500.00 ng/mL的线性检测范围内,与两种上转换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的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9和0.9972,对OTA的检测限为3.97×10-2 ng/mL,对ZEN的检测限为3.11×10-2 ng/mL,应用于玉米粉和燕麦粉中OTA和ZEN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1.7%~109.4%。结论 该方法成功检测灵敏度较高,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用于食品中OTA和ZEN的高灵敏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检测玉米中赭曲霉毒素A (ochratoxin A, OTA)的方法。方法 以微孔板为载体, 采用偶联生物素和Cy3荧光标记的核酸适配体与OTA的特异性结合, 而与偶联黑洞淬灭探针(black hole quencher 2, BHQ2)的互补序列无法配对, 导致荧光值变化从而实现对OTA的定量检测。结果 优化的条件为链亲和素质量浓度为100 μg/mL, 核酸适配体浓度为200 nmol/L, 互补序列浓度为400 nmol/L, OTA在0.05~10.00 ng/mL范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与赭曲霉毒素B、黄曲霉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的交叉反应率均低于1%, 玉米样品中添加OTA的平均回收率为89.0%~93.8%。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 交叉反应率低, 可用于样品中OTA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3.
郭婷  叶志杰  周鸿媛  张宇昊  马良 《食品科学》2021,42(20):305-309
构建基于核酸染料Genefinder和适配体的荧光传感体系用于检测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OTA适配体与其互补链形成双链结构,Genefinder染料与双链结构DNA结合后产生较强的荧光信号,加入OTA后,适配体与OTA结合形成四链体结构,双链打开,Genefinder染料荧光强度降低。结果表明,该荧光传感体系的线性范围为50 pg/L~300 ng/L,实际检出限为50 pg/L,对OTA有较强的选择性。这种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的荧光传感体系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一步法快速检测 赭曲霉毒素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目标物诱导核酸适配体构象变换的电化学传感器一步法快速灵敏检测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A,OTA)的含量。方法适配体一端标有巯基,另一端标有羧基二茂铁,通过Au-S共价作用将适配体固定到电极表面;当加入目标分子OTA时,引起构象变换,使二茂铁远离电极表面,电信号降低。结果OTA与核酸适配体最佳作用时间为20 min。在0.1~100 ng/mL浓度范围内,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和OTA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08,检测下限达0.08 ng/mL。在5、10和50 ng/mL 3个浓度加标水平下,OTA回收率为89.2%~106.9%。选用含10%异丙醇的PBS(pH 7.4)缓冲溶液清洗反应电极并连续使用8次,测定OTA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2%,说明该传感器可再生重复使用。结论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操作简单、样品消耗少、易实现阵列化检测和仪器微型化,可用于OTA污染的农产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核酸适配体为识别元件实现对赭曲霉毒素A(OTA)的高选择性识别,以及采用金纳米粒子做为比色探针,建立了适用于OTA快速检测的比色适配体传感器。研究结果表明,该比色传感器对OTA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操作简单快速,能用于实际食品样品中OTA的快速筛查检测;该比色传感器在520nm和650nm下吸光度的比值(A520/A650)与OTA浓度在0.05~5μM的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检测限为0.02μM。  相似文献   

6.
由于简单、低成本和快速的特点,侧流层析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和农产品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本实验基于适配体与靶标物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建立了基于适配体互补链同时检测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 OTA)和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 AFB1)两种真菌毒素的荧光多残留试纸条,通过优化两种适配体的浓度以及缓冲体系的PH值,提高了共同检测OTA和AFB1的灵敏度和准确性。OTA和AFB1的T线(TO和TA)和C线荧光强度比值与对应真菌毒素的浓度对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5~50 ng/mL,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87和0.9910,检出限低至0.51和0.38 ng/mL。通过对花生和葡萄干进行加标回收和实际样品检测,使用多残留试纸条检测的OTA和AFB1的回收率分别为82.06%~109.69%和83.34%~110.06%,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1.89%~8.17%,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一致。该生物传感器可以在20 min内同时检测OTA和AFB1,并且具有成本低、检测速度快和易于操作等优点,可以满足花生和葡萄干等实际样品中OTA和AFB1残留量的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为真菌毒素多残留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该文构建一种基于靶标诱导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的无标记适配体快速检测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生物传感器。该生物传感器探针由RCA 引物与OTA 适配体两部分组成,在OTA 存在的环境中,OTA 适配体特异性识别靶标,探针结构被打开,RCA 引物与环状DNA 模板(circular DNA template,CT)结合开启RCA 反应,加入核酸染料SYBR Gold 产生荧光信号。此生物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检测限为6.6×10-2 nmol/L,线性检测范围为6.6×10-2~660 nmol/L,可用于具体的分析检测。此生物传感器无需复杂化学修饰且操作简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将赭曲霉毒素A(OTA)适配子与Fe3O4磁性纳米粒子结合,CdTe发光量子点标记于OTA适配子互补短链上,结合荧光分析技术、适配子识别技术与磁分离富集技术,建立一种OTA的高特异性和灵敏性的新型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9.
基于快速合成无标记核酸适配体(aptamer,Apt)模板金纳米簇(gold nanocluster,AuNCs),并以核酸Apt部分互补的单链DNA修饰的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s)结合,构建新型荧光复合纳米生物传感器。利用检测靶标与核酸Apt之间更强结合力,使已荧光猝灭的Apt-AuNCs@cDNA-AuNPs复合纳米传感器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最终体系荧光强度值恢复的特性,用于快速准确检测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结果表明,OTA质量浓度在0.01~2.5 ng/mL之间,荧光强度对应峰值(FI)与OTA质量浓度(C)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FI=689.84lgC(OTA)+8 315.31;检出限为0.025 ng/mL(信噪比为3)。该荧光生物传感器具有合成及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稳定性好及检测下限低的特点,预期在食品中相关有害因子的安全检测等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平台。  相似文献   

10.
为构建一种基于链置换扩增技术(SDA)和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技术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OTA)的方法,根据OTA特异性适配体设计发卡结构,并在发卡结构的茎部设置SDA反应识别位点,进行SDA扩增。将扩增产物与修饰二茂铁(Fc)的电化学探针进行杂交,使电信号发生变化,从而建立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检测OTA的方法。通过对7组不同毒素的测定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测定其灵敏度和检出限,并与赭曲霉毒素A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国家标准(GB 5009.96-2016)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下,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灵敏度线性范围为0.1 pg/mL~10 ng/mL,检出限(LOD)为0.05 pg/mL。当OTA存在时,检测结果为阳性,当OTA不存在时,检测为阴性,说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在人工加标试验中,该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加标回收率为96.60%~99.04%,ELISA(国家标准)的加标回收率为94.00%~98.50%,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优于国家标准。结论:该方法能够快速检测食品中的OTA,具有实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进口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进口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和污染状况,本研究建立了无需净化、浓缩,直接进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赭曲霉毒素A空白基质标准溶液在1.0~2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测限达到0.05 ng/mL,添加浓度为2.0 ng/mL质控样品的回收率为98.7%~113.2%,精密度<5.7%。应用该方法测定了84个进口葡萄酒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结果表明,赭曲霉毒素的检出率为100%,含量为0.14~1.10 ng/mL,平均含量为0.32 ng/mL。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上转换发光纳米技术建立了一种灵敏、稳定的检测食品中含五元杂环磺胺类药物的方法。利用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作为能量供体,金纳米颗粒作为能量受体,构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通过荧光量的恢复量来定量游离抗原以达到快速检测含五元杂环磺胺类药物。结果表明,与抗体相偶联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和包被抗原的金纳米颗粒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荧光的恢复量与磺胺类抗原浓度(范围在0.08~100ng/mL)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371,可以检测到磺胺类药物的最低检出限为0.08 ng/mL。同时,该方法成功应用于牛奶中,能够识别出含五元杂环磺胺类的药物,且操作简单、特异性好。基于上转换发光纳米技术构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检测含五元杂环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方法可为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种快速定量检测谷物产品中黄曲霉毒素(Aflatoxin B1,AFB1)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微球标记黄曲霉毒素B1抗体和玉米赤霉烯酮抗体,研究了如p H值、标记抗体浓度、荧光探针使用量、检测T线包被原浓度、质控C线羊抗鼠Ig G浓度、样品前处理方法等因素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方法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FB1的检出限为0.80 ng/mL,线性范围(IC20~IC80)为0.81~5.67 ng/mL,半抑制浓度(IC50)为2.15 ng/mL。在ZEN检出限为4.58 ng/mL,线性范围(IC20~IC80)为4.76~85.60 ng/mL,半抑制浓度(IC50)为20.19 ng/mL。方法特异性良好,与T-2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伏马毒素、赭曲霉毒素A多种真菌毒素交叉率小于10%。通过选择玉米、麦麸、大豆、小麦进行添加回收试验,AFB1的添加回收率在97.1%~108.7%之间,ZEN的添加回收率在92.8%~109.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选取经HPLC-MS/MS检测过的FAPAS标准质控样本进行测试,检测结果与其结果一致。在实际产品检测对比中,与市售胶体金免疫层析卡,ELISA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定量,检测过程约25 min,适用于谷物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现场快速筛。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同时测定玉米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试样经乙腈-水溶液(体积比80?20)提取,复合免疫亲和柱富集和净化后,采用Syncroni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固定相,以0.5%冰乙酸-乙腈-甲醇(体积比10?45?4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荧光检测器检测(Ex:333 nm,Em:470 nm)。结果表明: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检出限分别为5.65×10-2μg/kg和4.53×10-1-μg/kg;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0 ng/mL(r=0.9999)和10~500 ng/mL(r=0.9999);3个不同水平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5.81%~98.31%,RSD值为1.24%~1.65%。20批试样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测定值分别为0.59~0.69μg/kg和3.84~5.22μg/kg,均无过量残留。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佳等优点,适用于同时检测玉米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下转换荧光-适配体免疫层析试纸条用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快速高效检测。体系中AFB1存在会减弱下转换荧光-适配体纳米颗粒层析至T线时与AFB1半抗原的结合能力,从而导致下转换荧光信号衰减,进而实现对AFB1的高效检测。该方法在AFB1质量浓度1~40 ng/mL范围内与荧光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4,检测限为0.287 ng/mL。该方法利用稀土掺杂荧光纳米颗粒的长寿命发光及近红外荧光特性,有效降低了生物背景荧光干扰并提高了检测体系的特异性。该方法在AFB1的快速高灵敏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