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研究以荔枝果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DietaryFiber,SDF)为原料,探讨碱水解法去除其中的结合酚后SDF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荔枝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中结合酚含量为4.53 mg GAE/g。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去除结合酚后的SDF结构变得较为松散;傅里叶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SDF的主要成分为果胶和半纤维素,去除结合酚后的SDF未发生官能团上的转化。单糖组成和流变特性分析结果表明SDF和去除结合酚后的SDF单糖组成相同,且都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但相同剪切速率下,去除结合酚后的SDF表观黏度大为降低,这与其更加松散的结构有关。相同浓度下,去除结合酚后SDF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了15.06%~29.02%,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了42.06%~78.98%。此外,去除结合酚后SDF对3种益生菌的体外增殖作用也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证实,结合酚与荔枝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生物活性息息相关,为荔枝果渣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番茄皮渣是番茄制品加工业的副产物,其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但是目前对番茄皮渣的综合利用程度不高。本研究通过考察番茄皮渣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葡萄糖吸附值、葡萄糖延迟指数等指标评价其理化性质,并借助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气质联用等技术设备分别对其官能团结构、微观结构及单糖组成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番茄皮渣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和葡萄糖吸附值分别为9.33 g/g、9.29 m L/g、9.84 g/g和19.206 mmol/g,在透析30 min时GRI达到最高36.78 mmol/g。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结构分析表明其具有明显的糖酯特征吸收峰;组成该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单糖主要是半乳糖,其次是阿拉伯糖和木糖;超微结构分析表明番茄皮渣SDF为不规则片状结构,且具有蜂窝状孔洞。番茄皮渣膳食纤维是一种高品质功能性食品原料或辅料。 相似文献
3.
改性葡萄皮渣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和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葡萄皮渣为原料,并以葡萄皮渣中的膳食纤维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微粉碎和挤压超微粉碎技术对其进行改性处理。通过测定改性前后葡萄皮渣膳食纤维的组成、物化性质及纤维颗粒的形貌结构变化,研究不同处理对膳食纤维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改性处理均能有效增加葡萄皮渣膳食纤维中水溶性纤维的含量,并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显著改变。其中超微粉碎处理有助于增强膳食纤维的阳离子交换能力与抗氧化活性,而挤压超微粉碎处理则有利于提高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及阳离子交换能力,但其抗氧化活性则显著降低。形貌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改性后纤维颗粒的粒度急剧减小,但其主要成分及化学结构基本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荔枝果渣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理化、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通过酶解、超声波、高压热水和高静水压4种方法制备荔枝果渣IDF,利用激光粒度仪、高效液相色谱等仪器分析荔枝果渣IDF的粒径、单糖组成等理化结构特性,并探究荔枝果渣IDF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能力。结果表明:酶法提取的荔枝果渣IDF平均粒径最小为(11.88±1.19) μm,酶法和超声波法提取的荔枝果渣IDF含有更多的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各纤维样品均存在典型的纤维素多糖特征吸收峰和纤维素Ⅰ型结构,其微观结构存在差异。功能性质表明,高压热水法提取的荔枝果渣IDF总酚含量高达(13.23±0.32) mg GAE/g,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最为显著。高压热水法和高静水压法提取的荔枝果渣IDF表现出最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超声波法提取的荔枝果渣IDF的葡萄糖束缚能力和葡萄糖透析延迟能力均显著高于其它样品。结论:荔枝果渣IDF具有潜在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可作为功能性产品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5.
以欧李果汁果渣和果酒果渣中的膳食纤维为研究对象,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面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探究二者的理化性质和纤维结构,并对比分析了二者的不同之处。结果表明:欧李果汁果渣和果酒果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为12.54%和19.83%;膳食纤维的水合性质分别为:持水力5.35、6.43 g/g;膨胀力1.93、2.14 mL/g;结合水力4.52、5.18 g/g;阳离子交换能力0.18、0.25 mmol/g。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果汁果渣膳食纤维和果酒果渣膳食纤维中均具有C=O键、O-H键、C-H键等特征吸收峰;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果渣的形貌观察表明果酒果渣膳食纤维较果汁果渣膳食纤维结构疏松,在2θ=14.30°、15.13°、32.25°处有明显衍射峰存在,结晶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该文对碱法提取的花生壳膳食纤维DF(A)和酶法提取的花生壳膳食纤维DF(B)进行了理化特性研究。研究表明,DF(A)及DF(B)的理化性质均高于花生壳原料理化性质。DF(B)具有较好膨胀力、持水力、结合水力、吸油力、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明显高于DF(A),但是DF(B)的阳离子交换力却低于DF(A)。DF(A)和DF(B)吸附NO2–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大,DF(A)和DF(B)对NO2–的吸附能力逐渐减弱,在pH 2.0条件下吸附能力最强,DF(B)对NO2–具有较强的吸附力,在pH 2.0条件下吸附率可达98.4%。DF(A)和DF(B)吸附胆酸钠的测定结果表明:DF(B)对胆酸钠的吸附作用强于DF(A),且吸附率随DF(B)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不同的提取工艺对花生壳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影响很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根据不同需要,采用适宜加工工艺,以便使花生壳膳食纤维最大限度发挥其功效。 相似文献
7.
对采用绿色木霉发酵改性的苹果渣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苹果渣膳食纤维显示较佳的理化性质,膨胀力为6.25mL/g,持水力为4.53g/g。改性苹果渣膳食纤维在pH 2.0条件下对NO2-吸附率可达98.8%,可以将NO2-浓度降低至3.5μmol/L,有效避免该物质对人体产生危害。吸附胆酸钠的测定结果表明,3g改性苹果渣膳食纤维对胆酸钠的吸附率可以达到72.8%,对降低血清胆固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橄榄果渣制备橄榄渣总膳食纤维(OPTDF),测定其理化性质及体外模拟吸附性能,并从OPTDF中分离出可溶性膳食纤维(OP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OPIDF),采用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电镜扫描对其结构进行表征。[JP2]结果表明,OPTDF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及葡萄糖吸附值分别为(4.96±0.51) g/g,(2.45±0.26) g/g,(6.00±0.16) mL/g,(18.11±0.31) mmol/g;其对油脂、胆酸钠、胆固醇及NO-2有吸附能力;[JP]OPTDF、OPIDF呈纤维素I晶型,其结晶度分别为41.39%,46.07%,OPSDF呈非晶态结构;OPSDF中含有纤维素、氢键及醚键,可能含有聚木糖,纤维结构疏松多孔、片状层较为明显;而OPIDF中含有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和氢键,纤维结构疏松、纤维束有一定的螺旋程度且交错缠绕形成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纤维素-木聚糖复合酶分别对马铃薯渣膳食纤维进行改性,研究酶法改性对膳食纤维理化性质和单糖组分的影响。单糖测定结果表明,3种酶法改性后膳食纤维中均含有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木糖5种单糖,但不同酶法改性膳食纤维各单糖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酶法改性后膳食纤维的持水力、结合水力、溶解度强弱次序均为复合酶改性>木聚糖酶改性>纤维素酶改性;持油力和阳离子交换力的强弱次序均为复合酶改性>纤维素酶改性>木聚糖酶改性,复合酶改性后膳食纤维理化性质明显优于其他酶法改性。复合酶改性后膳食纤维持水力、持油力、结合水力、溶解度、阳离子交换力分别为6.29 g/g、2.89 g/g、5.99 g/g、32.28%、0.60 mL/g,与原膳食纤维相比较分别提高了115.22%、16.73%、27.18%、45.27%、173.18%。马铃薯渣膳食纤维改性前后均具有糖类特征官能团,在某些波长处出现相似吸收峰,吸收峰的强度和面积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1.
生物解离大豆残渣中膳食纤维含量丰富,为明晰生物解离提取法对大豆膳食纤维的改性效果,获取高品质大豆膳食纤维,本研究测定生物解离大豆膳食纤维的纯度、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并与水提法天然大豆膳食纤维,化学法、发酵法及挤压膨化法改性大豆膳食纤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生物解离大豆膳食纤维纯度可达82.58%,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约占总膳食纤维的60%,属于优质膳食纤维;生物解离膳食纤维的持水性、持油性、膨胀性和溶解性分别为6.87 g/g、5.48 g/g、8.22 mL/g和5.07%,均明显高于其他方式提取的膳食纤维。功能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方式提取的膳食纤维功能特性强弱次序均为生物解离膳食纤维>挤压膨化法改性膳食纤维>发酵法改性膳食纤维>化学法改性膳食纤维>水提法膳食纤维。生物解离膳食纤维在pH 7.0时对Pb2+、As+、Cu2+ 3 种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分别为351.2、304.1、214.1 μmol/g。此外,生物解离大豆膳食纤维的葡萄糖吸收能力、α-淀粉酶抑制能力和胆汁酸阻滞指数分别为6.56~35.78 mmol/g、18.42%和33.12%~35.52%,均显著高于其余提取方式的膳食纤维。因此,生物解离提取法对大豆膳食纤维改性效果显著,生物解离残渣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膳食纤维来源进行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明析离子液体对豆渣膳食纤维成分及物化特性的影响,从而拓宽豆渣在食品中的应用,以富含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鲜豆渣为原料,研究不同种类离子液体处理后膳食纤维成分变化和物化特性。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豆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其提高效果随着离子液体阳离子基团的延长而减弱,含乙酸根的离子液体的提高效果优于含氯离子的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的效果最好,可将豆渣中SDF含量从最初5.97×10-2 g/g提高到0.17 g/g,SDF/IDF比值从0.17提高到0.69。离子液体处理改变了豆渣中SDF和IDF的单糖组成,豆渣的微观结构因溶胀而变形,结晶结构遭到破坏。离子液体处理后,豆渣膳食纤维的持水力增加10%,持油力增加16%。离子液体可作为提高豆渣中SDF含量,改善豆渣膳食纤维水合性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红枣果汁果渣与果酒果渣膳食纤维功能特性的差异,以红枣果汁果渣和果酒果渣为原料制备膳食纤维,通过测定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溶解性、持油力、阳离子交换能力以及吸附胆固醇、胆酸钠、葡萄糖能力,评价红枣果汁果渣与果酒果渣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红枣果酒果渣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溶解性、持油力、阳离子交换能力以及吸附胆固醇、胆酸钠、葡萄糖能力均显著高于果汁果渣膳食纤维(P<0.05),且随发酵天数延长,红枣果渣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均逐渐增加。发酵8 d时,果酒果渣膳食纤维持水力、膨胀力、溶解性、持油力、阳离子交换能力以及吸附胆固醇、胆酸钠、葡萄糖能力较果汁果渣膳食纤维分别提高了1.10、1.11、1.75、1.39、2.03、1.49、1.10和1.83倍,表明发酵有助于提高红枣果渣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14.
15.
以夏波蒂、白玫瑰、黑玫瑰、克新1号、费乌瑞它、冀张薯8号6个品种的马铃薯为研究对象,自提薯渣并采用中温α-淀粉酶、碱性蛋白酶和糖化酶水解提取膳食纤维,研究了不同品种干马铃薯渣(dried potato residue,DPR)和马铃薯膳食纤维(potato dietary fiber,PDF)的化学组成、微观结构及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品种DPR的各化学组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夏波蒂、黑玫瑰的总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分别为43.16%和31.87%。PDF得率最高的是夏波蒂(62.19%),最低的是白玫瑰(42.99%),黑玫瑰为51.27%。与DPR相比,酶解后得到的PDF中淀粉和果胶含量较低,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较高;DPR结构紧密,而酶解得到的PDF结构更疏松,有褶皱和很多空洞,表面积大。黑玫瑰PDF的淀粉含量最低,蛋白质含量为7.69%,显著低于白玫瑰(P0.05),纤维素含量高达21.30%,木质素含量与含量最高的白玫瑰差异不显著(P0.05),果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综合比较,黑玫瑰PDF的持水性、持油性、膨胀性和葡萄糖束缚能力在6个品种中均较大,因此黑玫瑰是一种适合提取PDF的马铃薯资源。 相似文献
16.
以菠萝果渣为原料,分别采用酸法和碱法制备水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初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制备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酸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条件为温度90℃、pH1.0、时间90min、料液比1:10,其得率为8.1%(以干渣计),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条件为温度60℃、pH2.0、时间60min,得率为24.4%(以干渣计),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膨胀力高达9.25mL/g,持水力为5.85g/g,持油力为1.35g/g、阳离子交换能力为0.21mmol/g;碱法制备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条件为碱液质量分数1%、料液比1:15、时间40min、温度50℃,其得率为62.80%,持水力为3.82g/g、膨胀力为10.66mL/g、持油力为1.75g/g、阳离子交换能力为0.27mmol/g。故碱法制备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更高,性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滇橄榄果渣为原料,优化其膳食纤维的碱法提取工艺,同时探讨了滇橄榄果渣、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er,TDF)、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及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理化性质及其体外吸附能力。结果表明:碱法提取滇橄榄果渣膳食纤维的最优工艺为:NaOH浓度为8 g/L,料液比为1:35(g:mL),70 ℃处理40 min,IDF和SDF的得率分别为61.72%±0.04%、17.57%±0.03%。滇橄榄果渣及其膳食纤维均具有较好的水化特性和持油力,TDF的持水力最低但膨胀力最高,与滇橄榄果渣、SDF和IDF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DF的持油力、膨胀力和对脂肪的吸附能力均较低,但在模拟胃环境(pH2)的条件下对胆固醇和NO2?的吸附能力均高于滇橄榄果渣、TDF和IDF,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滇橄榄果渣及其膳食纤维对胆固醇和NO2?的吸附与pH有关,TDF和SDF在模拟胃环境的条件下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强于模拟小肠环境,滇橄榄果渣和IDF则相反;四个样品在模拟胃环境的条件下对NO2?的吸附能力均强于模拟小肠环境。本文对滇橄榄果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及性能研究,可为其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