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稳亮  励娜 《规划师》2011,(1):62-66
在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地处城市近郊的大遗址区内的一些村庄建设活动与遗址保护产生了难以协调的矛盾.针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村镇发展长年来相互掣肘的窘况,遗址区内的周家河湾村新农村规划提出以遗址保护与历史展示为基本前提,以整村近地搬迁为技术路线,以遗址保护与村庄发展的协同为终极目标,通过土地功能置换与空间整合,在遗址保护与展...  相似文献   

2.
历史城市的故事因大遗址的保护与创新利用而延续.在历史城市上建设城市往往会面临道路切割严重导致破坏遗址空间格局的困境,这种现象在都城、帝陵等大遗址区域尤为明显.如何在发展城市的同时,寻求一种既能彰显遗址格局、完整展示文化内涵,同时又不会造成太大社会、经济成本的遗址保护利用路径,是摆在遗产保护利用行业面前的一个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3.
王思元  曾琦琛 《风景园林》2018,25(10):104-109
柏林墙是柏林近代史上重要的一段政治事件遗迹与历史见证。从1990年6月至今,柏林政府对柏林墙遗址地区进行了不同层面的保护和开发。梳理了柏林墙与柏林城市发展的关系,从政府工作、遗址构筑物与户外公共空间3个方面,研究了柏林墙遗址地区的保护与规划内容,认为针对柏林墙遗址地区,德国政府及人民对历史予以足够的尊重,以政府为主导的多维度、持续性的规划工作对遗址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灵活多样、高品质的公共空间营造方式与丰富的纪念性活动,使得衰败的地区得以激活和复兴,为中国遗址地区保护与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遗址保护对于当代城市空间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二者矛盾也十分突出。阐述遗址多元价值内涵,建立多元价值分析框架,采用多案例综合分析方法,从城市发展的宏观层面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城区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不同模式,探讨遗址的保护利用如何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在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维度实现其多元价值。总结多元价值理念对于当代城市遗址保护的意义,并对遗址多元价值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和规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遗址型村庄群"的概念为切入点,在论述其与遗址保护之间矛盾与统一的基础上,寻找二者协同发展的策略。笔者以平陵遗址村庄群为例,对其发展方式提出相应的实现路径,为日后发展遗址型村庄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自考古遗址公园新概念提出以来,如何平衡考古遗址的科学保护与利用,使其良性循环,是学术界一直在探索的课题。阐释文化空间与遗址公园之间的关系,提出遗产保护领域中文化空间的3个属性:场所物质属性、精神文化属性、社会生活属性,并进一步从文化空间生产的核心理论体系、属性与理论实践3个维度将考古遗址公园文化空间保护利用的内容分为3个层面:遗址本体场所、空间表征形态和文化旅游体验。以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为例,划分核心区、展示区、辐射区分析其目前的保护利用措施,并提出其文化空间生产的优化策略:虚拟文旅开发完善遗产活态展示、数字技术支撑公众参与保护营建、高校产学研助力广富林文化传播、协同发展促进文化产业集群构建,以期为遗址公园保护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曲江模式的推进,曲江池遗址在新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设计理念指引下,进行了遗址公园的建设。通过对遗址的保护与设计来探究遗址公园模式对城市人文有何影响。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高速阶段,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城市人文建设。城市人文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更是一个城市灵魂之所在。历史文化遗址能够体现城市的文化面貌,对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与修复,也是对历史文脉的发展与延续,能够唤醒人们对古老文明的思索与怀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目的:将城市的两大元素——文化与空间结合起来,实现城市空间发展与大遗址保护的协调。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与座谈获取一手数据,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当前城市空间与大遗址保护的协调性进行评价。结果:城市不同区位大遗址在文物保护、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以及社会环境方面面临不同的发展境遇。结论:通过促进大遗址区空间“再生”、构建大遗址区多元特色开放空间、建设大遗址区和谐社会空间、发展大遗址特色文化产业空间等路径实现城市空间与大遗址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整体设计是一种综合协同的设计观念。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对于文化遗产环境保护的要求、"因址建馆"的特点、与遗址文化相关联的特征,决定了遗址博物馆建筑在对待与遗址环境的时空环境关系上,更应该进行整体设计。通过理论与案例分析,基于遗址环境保护的遗址博物馆建筑,应当在整体上做到建筑与遗址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和文化环境相和谐,以实现对遗址环境进行可持续性保护、延续地域文化、保护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重庆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其抗战遗址是全国最具地域特色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不仅延续了重庆的历史文脉,而且也丰富了城市人文景观。然而,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其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如何处理好历史遗址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对促进抗战遗址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重庆抗战遗址的价值及保护和利用现状的研究与分析,提出如何保护好有价值的抗战遗址和合理的再利用这些遗址的方法与措施,从而赋予抗战遗址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战争遗址纪念碑作为城市雕塑的一种,是创伤记忆的载体,聚焦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作为战争遗址纪念碑最基本的价值——历史价值和景观价值却未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诸多纪念碑沦为简单的"标志牌"。以南京大屠杀遗址纪念碑作为典例,对其从历史价值与景观价值结合的视角构建战争遗址纪念碑评价体系的雷达模型,基于雷达模型的评价结果,将其划分为3个类别,并针对各类别的不同特性及现状问题,从空间标志性的增强、空间参与度的提高、空间融合度的加深等方面提出保护彰显建议,通过不同价值结合的视角对战争遗址纪念碑的价值彰显进行探索,以期营造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2.
广州南汉宫苑药洲遗址保护与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谦  李晓雪 《风景园林》2016,(10):105-112
广州药洲遗址作为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重要的文化景观遗产,历经时代变迁,是岭南古典园林高峰时期南汉宫苑现存唯一的园林地面遗存。2015年,药洲遗址新一轮文物保护与环境整治,以原真性、完整性为原则,突显药洲遗址文化景观遗产的核心价值,以南汉宫殿遗址的考古出土文物为依据,从遗址本体保护与景观环境两个层面,对景观环境、园林空间、建筑构造细部与色彩方面进行更新设计,并从城市角度重新思考遗址与延续城市文脉与城市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址,始终是研究者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历史文化遗址保护,西安作为一座古城,保留着和曾经拥有过许多历史文化遗址,也经历过战乱和大规模城市建设,在遗址的保护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从景观生态学角度讲,客观上存在着使历史遗存消亡的力量,因此对历史文化遗址单纯地保护是困难的,往往也是不成功的。必须使其社会功能和城市发展尽可能相协调,寻找到使这些历史文化遗址存在下去的理由,使其景观要素从非稳态类型转化为稳态类型,成为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理念和整体性保护方法,旨在应对历史城市面临的大规模开发压力,对我国历史地段保护的“碎片化”和“孤岛式”问题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基于整体性视角看待历史与发展、文化价值与自然价值、历史遗产与其背景环境等关系,强调结构关联和历史可读。以嘉兴子城遗址公园为例,进行基于关联性的整体性评估,基于可读性对历史格局、空间尺度和风貌进行空间整合,提高历史地段公共开放性,将保护同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相结合,整合历史地段保护与城市各系统,结合一系列建设开发行动构建动态保护体系,以期为保护历史地段整体性和有机更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乔治  刘雅炜  王丹  贾新新  王红 《工业建筑》2021,51(3):22-29,109
在古墓冢遗址保护、空间建构的背景下,探索城市公共空间、公共建筑景观的设计路径,优化古代墓冢遗址的保护模式;依据智慧城市的理念,通过开放空间导向、光伏发电系、发光二极管夜景照明、立体绿化的应用,营造人性化的园区景观.从理念创新上,围绕对古代墓冢独有历史价值的保护、场地适应性改造以及与科技手段融合的理念,建立墓冢遗址建筑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城市化的胁迫作用使得地处城市郊区的一些大遗址保护区在保护与发展之间产生明显博弈。作为遗址保护的重要利益群体,遗址区居民的保护态度与行为对遗址区保护与发展的协调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对地处西安市近郊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的居民生活质量与遗址保护态度进行了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遗址区居民生活满意度表现出了一定的社会经济特征与空间特征,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同其遗址保护负外部性影响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于生活质量满意度愈低的居民群体对遗址保护的认同感愈低,保护知识越欠缺,愈不容易与遗址保护妥协,对遗址保护的支持态度也就愈低。  相似文献   

17.
遗址是人类历史发展与变迁的产物,其所蕴含的价值能否有效地传递至现代空间,是遗址保护与开发的关键,也是城市文化特色传承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兔子山遗址为实例,通过对遗址价值的分类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并对遗址价值传递受阻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探讨了遗址现存价值中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类型及其途径,最终总结出现代城市中遗址价值的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国内对历史遗址区范围的城市更新与改造方法,基于历史遗迹区在更新和保护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该文论述了泰安市蒿里山历史遗迹区的更新保护的指导思想,在历史遗址区的更新和保护过程中,以商业作为平台,在空间和形态上承载历史文化信息,达到强化城市区域职能和保护历史遗址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工业遗址公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废弃工业场地作为城市历史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存,一直是城市设计领域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工业遗址公园是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主要形式。研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工业遗址公园的社会意义及其存在价值,提出工业遗址公园的意义不仅在于保存工业文明,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场地生态环境及社会价值的重新塑造去传达一种对城市发展及环境保护进行理性思考的价值观,将工业遗产与现代设计观念、当代生活方式相结合,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产业遗址保护的本质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介绍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国宾馆方案的设计思考过程,尝试以现代建筑语言阐述对传统的理解,在历史城市与遗址公园之间、大遗址与新建筑之间的制约关系中寻找设计线索:从历史古城和传统建筑中解读空间文化原型;从高端体验式酒店的空间诉求和文化诉求中实现历史与当代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