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当代城市普遍涌现的社会隔离现象为切入点,引出上海里弄街区中出现的毗邻隔离问题,并以此展开毗邻隔离与居住混合辩证关系的论述。指出,物理空间的接近并不能带来社会层面的混合。在对历史向度的里弄变迁进行梳理之后,选取虹口港里弄街区的日常生活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社区认知边界的测定和生活空间利用模式的分析,对里弄街区中有关"三个世界"的日常生活空间异化与毗邻隔离展开讨论。最后,在明确日常生活空间社会意义的基础上,从国与家两个维度对社区融合视角下的日常生活空间组织做出总结。认为基于物质层面的日常生活空间维系,与社会层面的社区参与和居民赋权,是当前语境下上海里弄街区修补毗邻隔离问题,实现公共空间统一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对于北京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共空间系统优化和社区邻里活力恢复,上位规划中已提出相关要求。以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为典型案例,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以街巷建成环境为核心的“公共空间网络”和以居民社会活动为核心的“日常生活网络”之间的关系,探究大栅栏空间结构的网络结构特征,以及成为日常生活载体的公共空间位置和功能特征与产生社会隔离的公共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公共空间网络形态影响日常生活轨迹;空间公共性和多元性的培育是街区层面社区活力营造的关键;空间分异触发街区社会隔离。以期为下一阶段的街区更新规划提出以公共空间结构优化配置和社区邻里日常生活活力恢复为导向的更新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注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普遍存在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形态双重隔离现象,重点分析了住区公共空间异化与社会隔离问题;在明确公共空间社会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既有住区更新居住融合的社会目标,指出了通过公共空间重构促进居住融合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最后,以公共空间重构为切入点,探讨了居住融合导向下的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空间营建是城乡统筹发展阶段下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研究湖南典型城郊融合型乡村转型背景下的社区空间变化。研究发现:(1)湖南乡村转型以农业现代化转型为主,且处于初级阶段,近郊乡村社区不存在如苏南模式中的空间转型现象。以空间形态变化为主,主要表现为居民点增加与农用地规模化、内聚性秩序分散、建筑空间形态的多样化。(2)土地流转制度是空间形态变化的基础力量,乡绅企业家是重要推动力量,村民角色转变是内在动力,而农业转型升级是核心动力。(3)湖南城郊融合型乡村社区主要空间问题是产业空间规划与配套不足、公共空间弱化、建筑空间品质差。最后以燎原村为例提出“延续”“整合”与“提质”的可持续空间营建策略以回应当代湖南城郊融合型乡村社区发展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5,(Z2)
邻里公共空间是社区居民休闲游憩活动的重要场所和精神文化载体。文章以青岛小村庄居住片区邻里公共空间为例,分析了老城区邻里公共空间的人群特征、使用频率、居民满意度和商业综合体内公共空间的特点。通过室内与户外公共空间的对比研究,总结出老城区邻里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为老城区邻里公共空间的改善提供一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是大学生公共生活的重要活动场地,在公共空间使用过程中出现空间荒废、功能变更等现象普遍存在。文章就西南科技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异化现象,采用百度热力图及实地定点调研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避免校园公共空间异化的规划思想及策略。  相似文献   

7.
大审美经济时代的社会背景为国内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历史机遇,当代公共艺术的介入呈现出怎样的空间艺术形态和效应。文章以4个不同城市公共空间为例,对"日常生活审美化"下国内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现状展开以点带面的记叙与梳理,对其呈现的状态、成因、文化内涵进行分析,通过对视觉现象及观念形态的审视去揭示其内在的问题及原由,并尝试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旨在为推动公共艺术事业发展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章明  吴尤 《中国园林》2023,39(5):21-26
当代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既 有模式,造成了人地关系的异化。“游目与观想”以更积极的 方式,重新构建人与环境更丰富的联结,形成综合认知。通过 辨析“游观”的审美文化意涵,从艺术感知的角度,梳理“复 合意象”的生成机制:“具身性感知”“全局性认知”“延伸 性觉知”;与之对应,结合景观实践的具体语境,构建“感知认知-觉知”3个层级的认知体系:关注身体经验、拓展认知 维度、构建身心契合。从以人为本的视角,紧扣人地关系的议 题,为当代景观设计介入城市公共空间营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合肥市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PSPL调研法对五种类型的微型公共空间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发现:合肥市老城区内,社区类、公共游览类微型公共空间普遍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余类型相对较差;公共游览类微空间和交通类微空间的穿行活动占比最高,停留活动占比与微空间品质、微空间面积有直接联系,质量越好、设施建设越多,居民对其使用越频繁、满意度越高,空间活力程度越高.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文章最后提出清理被占用微型公共空间、加强空间开放与可识别性、注重空间设施人性化设计等措施,期望自下而上地改善城市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社区作为城市重要构成和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承载,对其公共空间的更新和活力提升,为居民营造更宜居的空间环境成为城市更新中的重要工作。论文借鉴空间―行为互动理论,从人本角度结合人群大数据和传统调研数据对社区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因子展开研究,构建体系构成层面和要素构成层面的社区公共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市劲松街道既有社区为例进行案例分析。通过数据识别人群密度,结合实地调研观测等方法分析人群活动与空间使用,总结社区公共空间活力特征与突出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提升策略,为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提供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11.
侯晓蕾  苏春婷 《园林》2021,(5):17-22
基于"人民城市"理念的老旧社区更新强调居民在空间更新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以"美好生活"为目标,关注社区居民自主参与度与空间治理关系,关注居民切实需求,鼓励打造自我造血的健康社区。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基于居民需求导向和参与式设计理念,研究老旧社区公共空间中居民的5大需求,记录和分析空间中居民的行为活动,提出社区文化与生活原真性的挖掘、碎片空间的整合利用、社区触媒介入激活和参与式设计营造等老旧社区景观微更新途径,并以北京市常营小微绿地参与式设计为例进行分析,旨在为老旧社区更新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老城的街巷空间从发生到发展,均由生活于其间人们的需求而成就。当代老城街巷的空间更新和品质提升,建设的规则与逻辑亦当如此。就北京老城的物质空间而言,其保护与更新从整体到合院有多个层级,各层级涉及到的价值和内涵又存在差异,由此落实到空间更新中所聚焦的关注点就各有侧重,并使得老城空间更新在方法上有了类型乃至流程的差别。北京老城的保护与空间更新,在街巷和合院层级与人群日常生活的对应最为紧密。基于此,在这两个层级的空间更新中,将关注点从硬环境的“器物”转向软环境的“人群”,即从器物空间更新转向对基层居民需求的关注,以延续老城空间在街巷和合院建造上的规则。老城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层级不同,关注点和类型的多样,利于形成各层级之间的相互协同,以完善老城空间更新的规则逻辑和持续管控。  相似文献   

13.
谢冰  王晖  吴黎梅 《华中建筑》2014,(9):151-155
该文基于测绘资料和实地调研,对杭州旧城区传统民居内部的庭院、过厅、廊道等公共空间进行了类型分析和尺度研究,把握其空间构成类型、空间尺度等方面的主要特征,通过量化分析探讨了传统民居固有的空间和环境品质。进而从维护民居空间特色的角度,提出了技术性策略和建议,希望对改善目前旧城更新改造中"重实体轻空间"的状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保持旧城城市生活的多样性是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重要途径和本质追求,也是传承地域建筑文化、提升旧城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现场调查数据及环境行为学分析,以参与观察的视角,从环境与行为相互作用的角度,总结了若干承载广州西关传统城市生活的行为空间模式,以期对未来广州西关的环境改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卢峰  常青 《室内设计》2009,(5):59-62
本文以重庆市酉阳县旧城中心区滨河空间的改造为例,反思了我国中小山地城市建设中地域性缺失的问题,并以延续城市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独特性为目标,将滨水空间作为重新建构山地城市整体格局的景观要素与核心公共空间,提出了相应的改造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化线路以其整体性、连续性、动态性对于遗产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已成为共识,多维度、多尺度发展文化线路视野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从城市尺度出发,将传统区域尺度的文化线路内涵活化引入老城空间,强化历史遗产保护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总结凝练出整体价值、连接廊道、动态视角三大关联特征,为老城更新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围绕"要素识别调查-适宜评价分析-空间规划布局-分类营建策略"的基本框架展开文化线路视野下的老城复兴路径探讨。并以陵川老城为研究案例,提出以空间线路为载体,遗产保护为核心,兼顾生态修复、社区营建及城市公共空间整治的老城整体性复兴策略,形成了一套综合且翔实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7.
罗丹 《建筑与文化》2016,(4):139-141
以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建设问题为切入点,讨论了旧城发展过程中空间形态的变化和历史风貌的丢失,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传统空间形式与现代生活的冲突以及公共空间监管机制的非系统化,指出公共空间更新是从单一的、物质形态的、孤立静态的保护方式向多层次的、文化内涵的、动态发展的保护转变的方法,符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求和旧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浙江的小城市发展在全国处于较高的水平,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推进,尤其是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些城市旧区的更新进入了高峰期,市民对于公共场所的需求越来越多,大量的公共空间更新项目随之而来,包括旧城区广场,街道,公园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翻新改造。本文以长兴县人民广场改造为例,从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对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诉求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当城市进入存量发展的背景下,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微小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设施为改造对象的局部更新方式,成为城市更新的趋势。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更加注重公众参与的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社区营造强调公共空间的参与性和过程性,是社区微更新的设计和实施途径;而多元共治则强调公共空间的多元性和可持续性,是社区微更新的实施和维护手段。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的途径非常多样化,分别体现在社区历史、文化和邻里关系原真性的保护和挖掘、参与式营造设计和共建、社群协调与社区自组织培育和参与式建立后期运营和维护机制等方面。基于以上思考,以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的典型类型微花园的研究和实践为例,从微花园的观察记录到参与式设计,再到参与式共建和后期维护,探讨北京老城区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的方法、策略和机制,论证基于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的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李国亮 《华中建筑》2009,27(9):93-95
公共空间因其不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城市更新中极易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然而,这个典型的城市空间元素将在城市旧区的复兴中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该文从价值的视角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发现在以城市更新发展为主体考量公共空间时.公共空间是有价值的,而且其价值是绝对的,而非相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